卫辉府的主要景点

鲁王,即鲁建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九个孙子,明朝隆庆皇帝朱载垕的第四个儿子,也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唯一的弟弟,生活在明朝。四岁封为鲁王,万历十七年在卫惠府做了诸侯。他的一生相当短暂,在他在世的四十七年间,史书上只留下了寥寥几笔不光彩的记载。他小时候在宫里胡作非为。二十一岁去河南做诸侯皇后,更是骄奢淫逸。

鲁王在世时,不惜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在卫辉花了四年多的时间修建了鲁王宓。而在凤凰山脚下,我选择了一个风水宝地,修建了一座宏伟的鲁墓。其典雅程度完全可以和北京的十三陵相媲美。然而,当地人从不认真地称它为“王璐之墓”,而是轻蔑地称它为“王璐之墓”。“坟”的分量比“墓”轻很多,尤其是对于皇帝的弟弟。几代人以来,人们这样称呼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自然是人们仇视鲁王的情绪造成的。

在中原,一般来说,在这里有过政治经济活动的人,无论职位高低,逢年过节都会有一些祭奠仪式,比如盘古、女娲、老子、张仲景、朱元璋、岳飞等等。但鲁王在河南卫辉府住了20多年,死后葬在这里。然而,他的坟前从来没有任何香火。鲁王墓前有一个丁士那么大的香炉,与他死后的荒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鲁王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讽刺。现在卫辉市留下了大量证明姜太公故里的历史遗迹。

在卫辉市太公泉镇鲁村西北的山上,有一座高大的姜太公墓。墓前立着一块墓碑,是清康熙二十年卫辉知府贾仲春所立。碑文写着:“周下葬。”

姜太公100代孙吕梁先生亲笔在1995年姜太公墓前题写墓志铭:《姜太公吕尚墓》、《蒋公简史》、《吕尚故里姜太公墓志铭》。《蓟县志》载:“光绪二十八年(1902),知府于上书促学,在蓟县创办卫辉官立中学,并改为七泉书院,为建校之始。由知府俞为监(主)事,并邀夏进士、奠川、崔受命于青山,赐经、算术等科,并拟章程,请其立案。昭孚属九郡,学制五年,没有明确的阶级划分。年费二万两白银,由九郡(卫辉府辖九郡)缴纳。

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校生145人,教职员工11人,年捐银3650余两,钱24万两。学校在集贤小学礼堂附属时,选拔学生参加考试,听课在礼堂附属。到宣彤元年(1909),学生人数增加到206人,分为A、B、C、d四个班

宣彤三年(1911年),有学生253人,教师14人。

从民国2年(1913)到民国25年初(1936),学校一直保持着6个班的编制。

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魏青义所撰《蓟县志》记载,该校“分六个班,教职员工18人,学生269人,均为男生,每年经费支出21960元。”

民国25年(1936),我校与河南省立第二女子中学合并(女生在另一所学校任教,但学校董事会上加了“二校”二字以示区别),增至9个班,学生约400人。

学校流放蔚县期间,民国二十七年(1938)春,学校在蔚县春季招生500人。

民国二十九年(1940)附设高中班,仍编为9个教学班,学生约360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发展到高中三个班,初中九个班,学生480人。

民国35年(1946),在蓟县复课。据民国35年(1946)6月河南省蓟县中学同学录,高中4个班,初中7个班,教职工29人,学生455人。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学校几经更名,两次南迁。

清末建校时,名为“卫辉官立中学”,又称“卫辉钱起中学”。

民国二年(1913)命名为“河南省蓟县中学”,民国十年(1921),民国二十二年(1933)命名为“河南省中学”。

卫惠府学校校友档案由卫惠府师范学校校友档案和卫惠府官立中学校友档案两部分组成。两本书合二为一,分别是《清二年(1910)和三年(1911)同学录》,以潘为序。

卫辉教育历史悠久。清末,在“维新”运动的影响下,纪人李世灿与王希同先后创办“经书屋”,开始研究西方科学翻译,以抗衡封建教育。

辛丑清光绪年间(1901),清政府发函促学,蓟县相继建立中学。很多周边县的青年来到蓟县求士,奠定了清末民初豫北文化中心的地位。

校友录包含了官方卫辉府师范学校和中学的466名师生。姓名、字号、籍贯、地址、通讯办公室等。教师和学生都陈述了。其中,原河南省副省长纪()是卫辉市官立中学的学生,许多名字出现在县市志中。研究蓟县文教人物和卫辉一中、新乡第一师范的校史,是详实可信的材料。

校友档案现在在卫辉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