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学艺教案
(一)在暴露话题中“引导”激发学生“思考”
首先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审题,整体感受。
老师问:你听说过木工的创始人吗?好了,今天我们来学习最后一课——关于木工的创始人鲁班的故事。既然你是创始人,为什么还要学艺术?(时间:小时候)你在哪里学的美术?(地点:钟南山),扩展单词“学习技能”(事件:向老师学习木工技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并总结自己答案的“四要素”,进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其次,引言启发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
老师说法:我们只是通过看题了解了故事的大概情况。其实文字的内容比这丰富得多,也生动得多。正文说鲁班“学手艺”,我们都是“学文化”。学生读课文的时候,看看有没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这样,学生就会在阅读中积极思考。
(二)在最初的阅读中“帮助”学生“启蒙”
学生通过单一的浏览可能对鲁班有模糊的印象,所以当学生第一次阅读课文时,教师应采取“帮助”的手段,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在一开始就了解自学中的问题。
首先,老师提出初读的要求或步骤:
①第一遍读课文,谈课文大意;
②阅读中利用参考书理解生词;
③课后阅读思考第一题的七个问题;
根据课后第一个问题,试着把课文分段,想好每段写什么。
其次,教师检查初始阅读情况,指导学生解决难题,巧妙渗透思想教育。
比如,在引导学生理解“向老师学习”这个词的时候,不要孤立地解读,而要让学生先理解“向老师学习”这个关键语素的意思;然后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有关“拜老师”的段落和句子,联系上下文阅读。学生们不仅知道“拜师”是一种古老的礼仪,也理解鲁班尊师重道的行为。最后,让学生读课文,看看鲁班尊师重道的描写在哪里。学生通过读书知道鲁班等大师要来,向老太太问路,就体现了这一点。在这里,要理解“鞠躬”这个词,可以用示范的手段,让学生感受到尊重他人的行为。这样,“徒弟”一词的教学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不仅理解了意思,还感知了课文内容;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方法,还接受了思想教育。
(三)在细读中“讨论”引导学生“认识”
虽然学生在最初的阅读中受到了一些思想的感染,但只是片面的,零碎的,没有触及文章的中心。根据下面的线索,梳理文章的脉络,找出每段要写什么,然后直接进入“学艺术”关键段落的阅读
找老师——跟老师学——跟师兄学——不做老师。
(1)等师傅(1)磨,用工具。
(2)通过口试;(2)拆卸模型
(3)学习艺术的成功。
教学应以阅读为基础。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讨论,从而理解课文,掌握中心。老师问:这段话里说鲁班的手艺学得很好。现在请大家读一读,想一想,鲁班为什么能把手艺学得很成功?学生从阅读中学习:
(1)鲁班磨工具,白天磨,晚上磨,磨了七天七夜。斧子磨得快,刨得光,凿子磨刃。
(2)使用工具时,他砍树“十二天十二夜”;
③拆装模型时,更是睡不着觉。“每一双都仔细拆装三遍”,模特从不离身。经过这样的感悟和思考,我们就可以明白,鲁班在学习艺术上的成功,主要是因为他勤奋学习,刻苦训练。
在此基础上,老师进一步怀疑:那么,是什么驱使他如此努力?引导学生学习第一段,了解到鲁班去钟南山拜师学艺,途中克服了许多困难,明白鲁班的决心很大,这是鲁班学习艺术的巨大动力;这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当然,鲁班遇到的名师是成功的外在因素。教学,老师引导学生去了解师傅是怎么教的,主要是在师傅收徒弟之前,搞清楚“三考”鲁班的目的是什么(一看,你懂木工的基本知识吗;第二,看有没有诚意;第三,看学艺术是为自己发财还是为人民工作。对此,鲁班给出了满意的答案。这时老师启发理解鲁班回答的意思,从而理解鲁班的正确目的和正确思想。最后,围绕“鲁班的故事为什么广为流传”这一问题,总结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在总结“点”中促进学生“学”
概括文章中心后,教师要把课文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起来,以加强人物对学生的感染。总结时,可以启发学生集中注意力
你是如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的?
(2)有没有像鲁班那样的勤劳精神?
我们应该向鲁班学习什么?等问题,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并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
最后,老师在“结论”中指出,实现知识迁移,让鲁班的形象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影响和支配学生从“知”到“行”。结论可以这样设计:“鲁班结束三年学徒生涯,告别师傅的时候,师傅曾经对他说过一句话(停顿一下,让学生回答)。现在,学生们五年(或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即将结束,老师也有一句话送给大家。只要学生不辜负老师和母校的殷切希望,老师就应该像鲁班那样,不管上不上学,都以‘名声’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