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为什么会“怒”环保局?
上海某小学四年级学生梁夏福对学校运动会盼望已久。然而,就在她和朋友们穿上篮球服准备比赛开始前,学校突然宣布比赛取消。原因是空气重污染临时预警。
市环保局在调查中被学生“气”了:不能早点发布空气污染预警吗?她希望“空气污染预警能像天气预报一样预测未来七天。”市环保局局长寿向她承诺,她将尽最大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小学生的沮丧是可以理解的,主动“激怒”环保局也体现了他的真诚和坦诚,值得表扬。但从现实和专业的角度来看,这种“愤怒”难免幼稚和夸张,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过度的批判”。
“愤怒”背后的关键是空气污染预警的时间。实际上,空气污染预警还处于研发阶段,预报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和考量的因素很多,具体的判断和选择也很考验预测专业人士的经验和水平。?
虽然根据目前的技术条件可以预测更长范围内的空气质量,但应该认识到,随着预测时间的增长,污染源和具体气象条件的不确定性会增加。这样,污染形势的变化和大气对污染扩散传输的影响就相对难以判断,最终预测的准确性也会降低。一些专家表示,很难准确预测超长持续污染。提前100小时以上预测的准确概率很小,甚至要看运气。这样一个预测的质量和意义会大打折扣,这也是需要认识到位的客观事实。?
所以,小学生的“愤怒”和建议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意义——当然,我们也不能苛责他。毕竟小学生对污染预测的原理和机制了解有限。相反,其关心民生、敢于发声的勇气应该得到肯定。但这件事也告诉我们,在提出自己的诉求时,要考虑现实,兼顾科学。
来源,凤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