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与翻转课堂
关键词感知重在动态生成。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G633.6文献识别码:A篇号:1002-7661(2012)15-0087-02。
一,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最真实的课堂。师生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真实想法可以得到充分的暴露,学习的意愿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无论是大部分学生的想法,还是个别学生的“怪理论”,都应该引起重视。
【案例】:在讲授退位减法32-8时,我要求学生用简笔画仔细观察。学生发现从2根棍子里拿出8根不够,于是借了一捆打开,从12里拿出8根,还剩4根,这样就得到了32-8 = 24。然后引导学生摆脱简笔画,得出逻辑:单位数不够,十借一做十,12-8 = 4,20+4 = 24。就在大部分同学都掌握了这个方法的时候,有一个同学突然喊道:“老师,这太麻烦了。我有更好的办法。”我停下来说:“那我们来听听你的好方法吧!””他兴高采烈地说,“如果二减八不够,我就用二减八得六,然后30-6 = 24。我的号码和你的一样。“哦,这样做没事。其实减数分成2和6的算术也差不多。先减2再减6。于是我鼓励他:“这个方法很好,是你创造的,姑且称之为xx法吧!" "这个学生非常高兴。我当时就明白了,在过去的教学中,有一个学生的缩减,比如“32-8”,他们会是8-2 = 6,然后是30+6 = 36。我不知道答案错了,就让他上台当小学老师。我问他,我们能换个问题吗?他点点头。我给了他一道题“41-9”来教。他很体面地说:“41-9,因为1-9不够,所以我们可以9-1 = 8,然后40-8 = 32。”我问大家:“你们明白了吗?”大家点头。于是我说:“老师也懂。我能告诉你吗?”大家都说好。我说:“因为1-9不够,所以9-1 = 8,然后40+8 = 48。”底层的孩子很焦虑。“错了,错了,你的分数大于被减数。”“老师,老师,应该是40-8 = 32。”我笑着问:“为什么要减8而不是加8?”“因为我们要从题目中减去9,所以先减去1,当然也要减去8!”
老师及时抓住了这种动态的智慧火花,在引子里验证了是加减法。通过师生互动,教学获得了成功,学生获得了感悟。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有感情有想法的人。承认差异和个性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贯彻人文生命意识。
第二,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堂教学的价值在于,每一堂课都是不可预测、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在生成的课堂中,教师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自主探究。有时候这种研究和探索恰恰可以产生新的知识。
【案例】:《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老师教完1/2后,让学生把各种图形的1/2掰出来贴在黑板上。结果一命折了1/4。老师就是这么处理的。首先,他把它贴在黑板的顶部,然后问道:
老师: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4份),这个多少钱?(14) 1/4是什么?
生: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这样一份就是1/4。
老师:如果再画一份,会出现多少?(2/4)
2/4有几个1/4?(2)
老师:如果再画一份,会出现多少?(34)。你有其他想法吗?
生:再画一份,就都完成了。
老师:所有的画都画完了,还有一个1/4。现在是什么?(44)。四分之四是多少?
生A:整件事。
生B:是1。
老师:现在老师发现问题了,老师让大家打多少折?(12)。那他们怎么得到1/4呢?
生甲:坏了。
生乙:不对。
生丙:也许他在耍小聪明。
老师:你是欣赏还是反对他的做法?
生A:不反对,也不欣赏。
生乙:我觉得他很聪明。
生丙:我觉得他是在教我们新知识。
他很有创造力。
老师:你能听听老师的意见吗?这个学生做了1/2,然后利用业余时间做了1/4。这种学习被称为智能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你也想试试吗?
(很快,学生们折出了1/6,1/8,2/16...并把它们贴在黑板上。)
老师:今天只教了一个1/2,学生创造了那么多分数。今天我觉得要感谢这位给了1/4的同学(同学们鼓掌)。
我们不管这位同学怎么折。然而这位老师却以这个1/4为起点大做文章。第一,他用它来渗透小数单位的意义,让其他同学评价这种情况。在评价的过程中,他巧妙地将可能的错误转化为聪明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学习热情,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保护了这个1/4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并把它交给了他。学生满意度的表达恰恰说明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来源于这些新兴的“生成因素”。教师必须具有动态的观点和强烈的课程意识,将各种有意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引入教学,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第三,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子曰:“知者胜于善者,善者胜于乐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快乐的情感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开朗还是冷漠,快乐还是悲伤?随着数学知识的习得,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是变强了还是变弱了?这一切都必须引起我们教师的关注,而这种关注也要求我们教师要“用心”教学,不要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
比如我们教计算的时候,学生会想到很多方法,但是老师在总结的时候往往会指出最好的方法,比如20以内小数位加法中的十点法。老师这样做,完全无视学生的心理感受,相当于暗示大部分学生:你的思维是失败的。其实课本上说的方法并不是对每个人都绝对好。只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方法,就应该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老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这是对学生自己最好的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说,优化后的方法不一定是统一的算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态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远比能快速算出几道题重要。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呼唤原生态教育,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让学生充分舒展生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一代,我们任重而道远。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吸收各学科教学的精华,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课堂,从生活的高度指导教学行为,使教学要素和教学过程展示完全改变,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真正的认知收获,同时对生活有或多或少的认识。这是成长型人一生的履行,也是对社会发展的真正责任。参考资料:
万伟。动态生成的理论阐释与案例分析[J].江苏教育研究,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