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好故事》入选小学课本,让老师们很困惑。小学生能看懂吗?
正因为如此,现在小学课本上去掉了一些鲁迅的文章,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以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然而,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面旗帜,仍然在小学课本中保留了一些内容,让学生了解这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主题是“走近鲁迅”,一个单元介绍鲁迅及其文章。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小跑者》、《好故事》、《我的鲁迅叔叔》和《一些人》,其中两篇是鲁迅的文章,两篇是与鲁迅有关的文章。
《飞跃地球的男孩》几十年来一直被选为教科书。“深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瓜田,手拿钢叉的小男孩”是很多人童年的回忆。在鲁迅的文章中,这篇文章比较好理解。而这次选的另一个“好故事”就没那么好理解了,老师们都被蒙蔽了。这个怎么操作?不如说说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潭印月。
《好故事》选自鲁迅散文集《野草》。单看标题,很多人会觉得这篇文章描述的是一个故事。既然是故事,就应该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过程、结果等叙事要素。但鲁迅先生的这个“好故事”,没有时间,没有地点,没有情节。这个“好故事”不过是鲁迅先生除夕躺在藤椅上午睡时的一个梦。
在鲁迅的梦里,各种美好的事物都是“如一日云锦,万星如飞,同时铺开,以致无穷无尽。”鲁迅《好故事》里美好的东西是复杂的:乌桕、新河、野花、狗、鸡、伽蓝、和尚、竹子、天空、云和竹子...这些“美好的人和事”交织在一起,天马行空,让人不知从何说起。
也许,在鲁迅看来,这些东西都是美好的,但学生真的很难把这些复杂的东西与“美、雅、趣”联系起来,更谈不上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他认为“美丽、高雅、有趣”的鲁迅的梦的镜像,其实是作者对梦魂萦绕的故乡浙江绍兴的回忆。作者把“好故事”写在梦里,人、事、景都写得很朴实。把握整个景物流动变化的特点,构成一种奇妙的、诗意的境界。只是这样的写作手法,老师和小学生都很难理解。
更难解释和理解的是文章的内在含义。文章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如年底的黑夜,象征着黑暗的社会,也是作者当时特定的心情和压抑的感情的外在表现。而“一个好故事”是作者希望的象征。作者怀着美好的人和美好的事物的理想,期盼着美好社会的到来。
本文写作背景为1925。当时的中国人民正遭受着三座大山的压迫,生活艰难而悲惨,处于“昏昏欲睡的夜晚”。鲁迅和广大人民一样,希望光明的未来早日到来。其实鲁迅所说的“昏昏欲睡的夜”,不仅仅是指一般的环境,还隐含着他当时的生活。
当时鲁迅刚刚被免去教育部的职务。从鲁迅的文章中可以看出,鲁迅对教育部的这个差事是相当满意的。其次,鲁迅与弟弟周作人关系破裂。在过去的1924中,他去八道湾府取书和器皿时,遭到周作人夫妇的辱骂和殴打,使鲁迅十分沮丧。也是在1924,鲁迅认识了许广平,而此时鲁迅已经有了妻子朱安...
一系列的不如意,生活就像一团乱麻,这让鲁迅很苦恼。他觉得“眼前是一个昏昏欲睡的夜晚”“他很失望很失望”。他希望回到童年的美好时光,无忧无虑。他希望梦里的“美好的人和事”早点到来,可是一觉醒来,现实还是现实,现在还是昏昏欲睡的夜晚。
这些道理老师都很难懂,更别说学生了。难怪有老师说“上课四十分钟,备课两小时”“鲁迅的茴香豆太有嚼劲了”。其实鲁迅写的文章很多,也有很多比《好故事》更好理解的文章,比如《从百草园到三潭印月》原著,《藤野先生》等等。为什么非要在小学课本上安排这么枯燥难懂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