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题的五种策略
新课标指出“人人都要学必要的数学,人人都要学实用的数学”,把数学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问题解决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自己面临的各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通过说、做、想的结合,最终形成联系实际思考的良好习惯,变被动解决问题为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和策略来引导问题。
第一,“解决问题”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在数学解题中,首先要明确问题目标的方向性,即要达到什么样的最终状态,然后让学生明确为了达到问题目标应该做什么。如果他们做不到,他们就会失败。一堂数学课,并不是问题越多越好。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出具有探索价值的“数学问题”,是这堂课成功的起点。然而,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不是轻易就能产生的,往往受到其课堂教学环境、学习资料、教师有效指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设计问题目标时应遵循以下三个方面:
(一)问题目标要有针对性。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追求开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要求学生积极探索,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也暗示着教师在设计问题目标时,一定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有的放矢,给学生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方向。如果问题目标没有针对性,就容易导致课堂教学偏离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从而导致教学内容重心的偏离,影响预定的教学任务。比如教授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时候,有老师在课前介绍过。老师要求学生“模拟相同的”书籍、练习本封面和课堂桌面,以便让学生比较哪个面积更大。老师设计的问题是:我们做一个书的模型,作业本的封面,班级的桌面,看看有什么新发现。这样,学生们发现更多的是:有写得流畅的;桌面粗糙的;有作业本封面没有文字封面等等。这种问题设计虽然开放但没有针对性,误导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导入时间过长,达不到老师的提问目标。相反,学生提出的观点没有得到解决,老师只好草草收场,把学生拉回初始状态,引导他们思考:“哪个面积大”。其实这个问题一开始就可以直接提出来:“大家都一模一样,看他们哪边大,好吗”。它很快解决了这个问题。
(2)问题的目标要循序渐进。数学问题的设计要分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积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在心理上每解决一个问题都会有一种自豪感、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样,我们就能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体验到学习数学带来的快乐。例如,在教授比例的含义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掌握比例的含义,他们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比例。怎么找比例?学生理解了比和比之后,再进一步引导两个比相等的比,就可以形成比,这样学生自然就能很快掌握它的含义:两个相等的比叫做比。明白这里的平等是指等比。有的同学还会想,两个商相等的除法公式怎么补比例。这说明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考虑从简单的问题到逐步深入,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受到“解决问题”并不可怕,而是有一种体验成功的快感。
(3)问题的目标应该是开放的。在课堂上,有时候很有价值的数学题也不能一下子提出来。需要学生自我反思和评价,或者师生相互反思和评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比如我在教分数除法的时候,总结了分数除法的计算规则:A除以B等于A乘以B的倒数,给学生看:让学生分组讨论,判断对错,说明原因。分组汇报时,大多数小组认为不可行。理由是:1。这个解只能表示分子和分母都是倍数的分数除法。2.这种解法违反了计算分数的规律。3.分子和分子,分母和分母不可分怎么办?当学生提出这些观点时,一组中有一个学生举手回答说他不同意这个观点,尤其是理由3。他说,如果分子和分子,分母和分母都不是倍数,也可以整除。即先找出除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被除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展开,使其可以整除。如果能求出2和5的最小公倍数为10,然后将被除数、分子和分母同时展开10倍,难道不能用分子除分子,用分母除分母吗?这样会得到同样的结果。这样让学生多做几道题真的很好。这样,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解决问题,进而实现创新。
第二,“解决问题”显然是战略性的。
(1)注重小组合作。与传统的教学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步骤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同时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的任务,学习内容和目标是什么?如何完成任务?评价标准是什么(小组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等等。)?同时,教师也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善于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当学生明白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就进入了小组探索阶段。在此期间,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巡视帮助学生提高合作能力。当每个小组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后,接下来需要的就是小组报告交流,师生结合每个小组的报告进行总结。最后总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数学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之一。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2)注重启发。往往在数学教学课堂上,为了解决提出的问题,教师需要善于结合生活实际,用简单的生活事例逐步启发,让学生去解决问题。比如在讲授乘法分配率时,可以通过看简单的生活例子来组织教学。a相当于一个苹果,B和C相当于两个兄弟姐妹。学生们肯定不赞成苹果可以分别给哥哥或妹妹。大家的要求是,如果哥哥分了苹果,妹妹也要分。老师走得更远难道不对吗?乘法分布率是这样的。A赋给B,A也赋给C,只是乘积的和或差。这样,学生可以快速掌握乘法分配率的关键。
(3)注意整理。数学问题往往不是单一不变的,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应用题,我们不断改变已知的条件和问题,但我们善于归纳和整理,我们会发现它的普遍特征:1,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不是标准量的对应分数=对应量;2、距离问题不是速度时间=距离;3、工程问题不是工作效率×工时=一般工会,以及价格、产量等问题都有其固定的数量关系,并且需要这些量中的一个,或者将数量关系作为方程,用方程求解;要么根据数量关系推导,用算术方法求解。当然,这并不是说只要我们老师看起来懂了,最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总结和整理,这样他们心里就明白了,遇到这样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四)注重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目前,远程教育资源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许多优秀的课堂记录、优秀的课件和教师的优秀教学案例。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解决课堂问题。但是再好的东西,也要和当地的实际相结合,所以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融合,最终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为我所用。比如老师教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用课件结合实物,效果自然会大不一样。当上下表面的圆出现在屏幕上时,它们会逐渐平滑下底面,最后重叠,学生很快就会明白上下表面的圆一样大。学生看到侧面慢慢展开成长方形(正方形),自然就明白圆柱体的侧面是什么形状了。这样,学生将结合物理观察和感觉很快解决本课的问题,即圆柱体的表面由两个相等的圆和边(长方形或正方形)组成。
第三,“解决问题”重在评价。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更加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现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课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这样评价学生:“尺子多,人才多;多一个角度,多一份美景;多一份情感,多一个世界。”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更加丰富多彩,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求异的思维。上课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如何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当然,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感兴趣。学生对问题感兴趣,就会主动去解决。这时候学生可以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就变得更重要了。但这时学生答非所问,老师又一棍子打死,还是冷冷的看着他。这是对学生感情的扼杀。这样既能解决问题,又能在问题中生存新的问题。那就是下下来的课,学生什么都没学到...所以老师评价课堂上的问题,讲方法,讲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