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课件
六年级数学课件1的教学目标
1,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2.理解并掌握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理解角度的含义和分类。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2.理解角度的含义和分类。
教学准备
PPT课件和练习纸
时间分配
1课时
指导学生第二次备课。
学习指导流程:
一.直线、射线和线段
1.画图:分别画直线、射线、线段。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2.说并填写。
端点的数量可以延伸还是长度可以测量?
直线
射线
线段
第二,垂直线和平行线
1,分别画一组竖线和平行线。
2、说:
(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什么?
(2)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垂直?
(3)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平行?
(4)你能找到我们生活中(比如教室)平行和垂直的直线吗?比较哪一组找到的最多。
第三,角度
1.画任意一个角,并标明该角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图形,说什么是角?
3.延伸角两边的角度大小有变化吗?带说明的图纸。
4.用量角器测量下面角度的度数,说说已知角度的测量方法。
5.角度的分类。说出各种角度的度数范围。
角度分类程度范围图
四,课件演示练习
(1)判断
1,一条射线有5公里长。( )
2.两条直线如果不相交就是平行的。( )
3.一个角的两边越长,角就越大。( )
4.大于90°的角是钝角。( )
5.如果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那么其他三个角也是直角。( )
6、1圆角是直角。( )
(2)画一幅画。
1.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在不测量任何数据的情况下,画一个与三角形ABC面积相同的三角形。
动词 (verb的缩写)总结:复习这节课的学习,说说你的收获。
第六,课后作业
学生们学习了由直线和射线组成的平面图形。你对线段组成的平面图形了解多少?请下课后整理一下。
板书设计
图形的理解和测量
1,直线,射线,线段
2.垂直线和平行线
3、角度和角度分类
六年级数学课件第二篇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圆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激发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极限思想。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两套多媒体课件,光盘。
学习辅助准备:
分成十六个相等的塑料圆盘。
教学过程:
首先,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1.前面我们学了圆和圆的周长。如果用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周长是怎么表示的?(2r)周长的一半是多少?(r)
2.给我看看教辅圈。谁能指出这个圆的面积?谁能总结一下圆的面积是多少?请用手摸一下学习工具圈的面积。
3.问题:你知道圆的面积是多少,你还想知道什么?如何求圆的面积?)
好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计算圆的面积。(板书题目:圆的面积)
第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1)之前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请回想一下,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学生回答,老师用课件演示。)
(2)回想这三个计算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你发现了什么?发现这三种平面图形都转化为有学问的图形,并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
如何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将圆转换成有学问的图形。)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圆可以转化成哪些平面图形来计算?(学生回答: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2.推导圆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问题:如何将一个圆转化成这些平面图形?请看你手中的学习工具,以及如何切圆。你剪什么样的图形?把圆分成16等份,剪成一个近似等腰三角形,然后拼出来,看能拼出什么图形。)
(2)学生开始操作。
请剪下并拼出来,看看你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手工做。)
谁能告诉你你把这个圆拼成了什么图形?(学生:拼的。请把你组装好的图形放到实物投影上,给大家看。)
(3)课件演示:看大屏幕,将圆分成16等份,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如果部分的数量更多,那么每个部分就会更细,拼接出来的图形就更接近于一个长方形。)
(4)长方形和圆形有什么联系?你能从计算矩形面积的公式推导出计算圆面积的公式吗?分组讨论。
学生报告讨论结果。答题老师继续演示课件。
回答:可以,因为矩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所以矩形的长度相当于圆的半个周长,宽度相当于半径。
因为矩形的面积=长和宽
所以圆的面积=圆周半径的一半。
S=r
S=r2
老师:用公式S=r2,圆的面积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5)有的同学把圆做成三角形和梯形。你能从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回答:三角形的底相当于一个圆的周长,高相当于一个圆半径的四倍。
因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所以圆的面积=周长半径的4倍。
S=4r2
S=r2
答: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之和相当于圆周的一半,高度相当于半径的两倍。
因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是2。
所以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的两倍。
S=2r2
S=r2
3.总结:刚才你把圆变换成各种图形,分别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r2)
关于圆的面积,我必须知道什么?(半径)
4.用公式计算。
(1)给出例3,并读出公式。
学生尝试练习并给出反馈。
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讲的不是圆的半径,而是直径,怎么回答?有人知道不计算结果是什么吗?
(2)完成116页的问题1。
(3)阅读题。
第三,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1.求下面每个圆的面积,只有公式不算。
2.测量圆形物体的直径并计算其周长。
3.农民伯伯在麦田里买了一台自动旋转喷灌装置,射程15米。请大家帮我算一下,它能喷灌多少平方米?
第四,全班总结
这堂课你用了哪些方法,学了哪些知识?
动词 (verb的缩写)布置作业
第118页的问题3和4。
黑板设计:
圆的面积
矩形的面积=长和宽
圆的面积=圆周半径的一半
S=r
S=r2
六年级数学课件第三篇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探索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技巧。
教科书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技巧。
教材编排内容比较简单。通过两个实例,说明了如何合理地制作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使其正确、全面地反映相关数据,正确地反映各统计图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统计学的意义,掌握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正确描述统计图中的数据。
2.使学生能够正确制作统计图,充分利用统计图的特点,准确、合理、规范地反映相关数据。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对数据的描述和分析过程,针对统计图表提供的不明确的数据,可以提出问题和修改建议,提高制作统计图表的技巧。
2.在用统计图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统计概念。
3.初步形成评价和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对自己结果的正确性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能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质疑的习惯。
重点、难点和关键
要点:画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难点:根据虚线统计图正确描述数量变化。
关键: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统一标准。
阶级划分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2课时。
第一节课:扇形图
课程内容
扇形图(课文第68页例1,对应练习11中的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部门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正确描述部门统计图所反映的相关数据。
2.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部门统计图反映相关数据,提高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初步形成评价和反思的意识。
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扇形统计图。
难点:发现统计图中数据不清晰的问题。
重点:仔细分析统计图反映的数据。
教学过程
首先,旧知识铺平了道路
电脑课件呈现扇形统计图
1,问: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什么信息?
(1)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45%。
喜欢相声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8%。
喜欢素描的人数占调查的25%。
喜欢其他文化节目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2%。
(2)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最多。
大部分同学喜欢同样的歌,同样的小品,同样的相声。
喜欢其他文化节目的人最少。
2.告诉我这个统计图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1)部门统计图表
(2)特征:能清晰地反映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六年级数学课件第四册教材小结;
本课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是综合之前所学的统计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通过简单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统计图表直观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或预测。但如果不仔细分析统计图表,就可能得到不准确的信息,得出错误的结论或判断。因此,应该认真、客观、全面地分析统计数据,以确保所有结论的真实性和判断的正确性。教材主要结合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帮助学生理解。
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几种常见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会从统计图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或预测。但对于信息不清晰的统计图,学生在对结论做出正确判断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根据新课程改革对三维目标的要求,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综合运用统计知识,学会从统计图表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读统计结果。
(2)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具体信息,理解统计图中各数据的具体含义,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简单的预测。
流程和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可以体验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统计图表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和认真观察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分析统计图时,能准确提取统计信息。
教学难点:分析统计图时,避免信息误导,综合运用统计学知识,认真分析数据。
教具:课件。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1,创造风景的激情法。本课将始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用几个相互关联的小例子进行教学。
2.讨论询问法。在探究根据统计图给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沟通中纠正自己的认识。
教学过程:
先以旧引新,做好铺垫。
老师:我们今天要学什么?(统计学)是的,我们每个学期都要学习统计学。它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你记得我们以前学过什么吗?
问题1:回想一下,我们学过哪些种类的统计图?(三种)
问题二:认真听!如果老师要统计参加每个体育项目的学生分布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应该选择哪个统计图?为什么?(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晰地反映部分数量与总量的关系)
问题3:如果要统计六年级每个班的人数,用哪个统计图最合适?告诉我为什么。(条形图,你可以很容易地看到数字)
问题4:如果要考察一个同学这学期数学成绩的变化,应该选择什么统计图?为什么?(虚线统计图,清晰看到数据的变化趋势)
问题5:以上统计结果用统计图表示。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板书:直观形象)
老师:看来学生们对以前学过的东西掌握得很好!于是老师决定带你去一个商场,看看统计知识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黑板标题:统计学)
设计意图: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复习三个统计图的知识,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第二,学情结合,探索新知。
1,学习例1,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老师:首先,我来到了三楼的电气区。为了了解各品牌彩电的市场份额,彩电促销员做了一个调查。你看,这是什么统计图?(粉丝图)
问题1:仔细观察这张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问题二:这里的“别人”怎么理解?市场份额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从该产品的市场份额得出结论。
老师:你能进一步找到其他信息吗?可以做个对比吗?
老师:这位同学说“一个品牌的份额最高”。你同意他吗?(前提:推广人和你一样,从这张图中得到了很多信息。他说“品牌A最畅销”。你同意他吗?)
老师:嗯,有同学提出了反对意见。请大家在群里交流观点,思考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原因是什么?(小组开始讨论和论证观点是否正确)
学生分组交流后,会有集体反馈。
老师:他说了你的想法吗?同学们的分析很有道理,因为“其他”的比例太大了,有可能某些品牌的份额会超过a。
好像是“A品牌最畅销吗?”现在可以下结论了吗?主要问题是什么?数据的“其他”部分不够清晰,我们需要更清晰的数据。
问题3:如果让你修改这个统计图,你会怎么做?
问题4:这张图也包含了刚才“其他”不确定的部分,但是你怎么确定E品牌现在是最畅销的,而刚才不是?
问题5: F品牌份额最低。你同意吗?
老师:好的,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你认为我们在制作或分析统计图时应该注意什么?认真全面地分析统计图中给出的信息,不要被表面信息误导。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空间,让他们探索新知,充分交流讨论。通过学生相互讨论的形式,学生不仅可以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还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
2.及时练习。
老师:好的,我们已经帮助发起人正确分析了统计图表。我们去别的地方吧。来到二楼日用品区。促销员正在统计某品牌洗发水一周的销量。你看,这是什么统计图?
问题1:你能从图片中获得什么信息?
问题2:你能说出什么时候销售最好吗?销售最差的一天是哪一天?为什么不呢?
问题3:如果今天是星期天,你能预测一下明天这款洗发水的销量吗?根据什么?
3.教学实例2。
老师:销售人员虽然工作辛苦,但是工作非常辛苦,所以这半年来两个销售人员的工资一直在涨。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每月工资的变化。这是什么统计图?
问题1:乍一看,你对这两条折线有什么感觉?折线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问题2:大家猜猜谁的月薪增长更快?为什么?
老师:他观察的很仔细,觉得不仅要看折线,还要看具体数据。这合理吗?你有什么发现?
问题三:为什么从数据上看两个人的月薪增长是一样的,但是折线的变化趋势是不一样的?
师:就是说纵轴的标准不一样,所以图形看起来不一样,容易被误导。那么在对比同样的数据时应该怎么做呢?(板书:统一标准)
问题4:通过以上学习,你对分析统计图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总结:一定要认真全面的分析,不要被一些表面的信息误导,得出正确的结论。(板书:客观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大胆猜测,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习兴趣和信心。
第三,及时练习,延伸提高。
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结合学校、诊所、羊村、气象局具体情况的四个练习,让学生通过更多的生活实例感受统计学的应用,进一步锻炼他们看图分析统计数据的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简单的预测。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及时运用所学。
第四,知识梳理,全班总结。
老师:今天,我们进一步分析了统计图表。你知道用统计图分析判断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你得到了什么?最后,我送给学生们一句名言:“要想看到真相,就要处处留心。”作为情感态度的延伸。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整节课结束时,给学生讲一句名言,以达到“班级尽了最大的努力,才能天长地久”的效果。]
六年级数学课件第五篇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种运算顺序,整理运算法则和结合律,应用运算法则或定律进行简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理灵活操作的能力。
通过归纳、计算、比较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四种运算规律和性质,并能根据题目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使计算变得简单。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应用运营运营四定律。
课前准备
课件
用字母在黑板上写名字的例子。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粉伴侣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
通过复习,可以加深对四则运算的理解和掌握,为灵活运用运算法则进行简单计算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进一步巩固估算策略,提高估算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认真的学习态度。
一、操作顺序(教材76页例6)。
1,说整数初等算术顺序,计算:(710-18×4)÷2=
2.分数和小数的初等算术顺序和整数的初等算术顺序一样吗?
3.计算:× [-(-)]
在不带括号的公式中,如果只包含同一层次的运算,则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有两级操作,先做第二级操作,再做第一级操作。
在带括号的公式中,先计算括号内的内容,再计算括号外的内容。
4.组内通信算法:
(1)( - )÷( ×42 ) (2) ÷〔( + )× 〕
5.完成课本第76页的“做”。
二、运算法则(教材77页例7)。
1.填写表格。
名字用字母来表示。例子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粉伴侣
2、计算,同学们说说简单的计算过程和应用的运算法则。
六年级数学课件第六条的教学目标:
在本单元的复习中,学生将通过圆知识的整理,进一步理解同一圆内半径与直径的关系,了解圆的本质特征以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并能熟练地用圆规画圆;能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教学理念:
讨论-组织-练习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过程:
第一,知识的整理
1.关于圈子,你学到了什么?
2.知识的整理
画圆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圆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多少对称轴?圆的对称轴是什么?
圆心、半径、直径和周长与圆的关系;圆的半径、直径、周长和面积的关系。
该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整理,以加强记忆。
第二,巩固练习
1,判断(小黑板)
3、选择(小黑板)
4、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小黑板)
第三,总结
黑板设计:?对圆的理解
中心: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确定圆的大小。在同一圆或同一圆内,所有半径相等。
直径:在同一个或相等的圆内,直径是半径的两倍,所有直径相等。
被圆包围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C=∏d C=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