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撮箕”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温友军(高加文曲部)、龙威(Apu吉谷)
?贵州李白杜鹃管理区彝族文化研究所
“撮箕”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几年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应该发展的不错。但据了解,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撮箕”的传承、保护和发展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撮箕;人物翻译;继承;保护;发展
?在平均海拔2250米的路宏高原脚下的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地乡,至今还保存着一部古老的戏剧《撮箕》。1984,165438+10月,11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民族节目演出被发现以来,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1],“人类的祖传戏剧”[许多专家学者积极进行深入研究,给予高度评价。大家的研究、观点、评价各有千秋,使“撮箕”逐渐推向国内外,为“撮箕”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此,基于对“撮箕”的认识和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评价,我也想谈谈对“撮箕”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供大家探讨和研究。如有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论《撮箕》内容中人物的翻译
措吉是彝语的音译,有专家翻译成措吉、措吉、措吉、措吉、措吉、措吉等。“措”是“人”的意思,“泰”是“变”的意思,“姐”是“玩”的意思。整个连接的意思是:人变剧,简称“换人剧”。一些专家说它是一种原始宗教——同情巫术;有专家说,它包含了“扫火星”的内容,这是一种吉祥、庆祝丰收的民俗活动;有专家说是彝族舞蹈的一种;有专家说这是伊诺的戏曲活动。有专家说,它具有戏剧的各种基因,是一种古老的戏剧形式;有专家说它不是傩戏,而是面具戏[5]。
过去《撮箕》一般有13个演员,其中6个演人物,3个演狮子,2个演牛,2个演锣鼓。这六个角色的角色是:
贾加·阿布:山上的老人,没有面具,留着白胡子。
Abomo: 1700岁,戴白胡子面具。
亚当:1500岁,戴口罩没必要。
马宏模:1200岁,戴黑胡子面具。
嘿卜:缺嘴,1000岁,戴兔唇面具。
安:小娃娃,亚当的孩子,你不需要面具。但是现在,因为他们逐渐把阿安变成了道具,不再用孩子来真正表演,所以现在演员变成了12人。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祭祀,第二,农耕,第三,丰收,第四,扫村[6]。
许多专家学者撰写了关于“措吉”的学术研究文章,表明他们将上述六个字的“马洪莫”翻译成苗族老人,“黑布”翻译成汉族老人。如有的写:“马穆弘——(直译:苗族老人)1000岁(注明年龄)。”;有的写道:“马洪莫,老苗(“马洪”意为苗),自称1200岁,戴黑胡子面具。”;有人写道:“留着黑胡子的苗族父亲马洪莫戴着木制面具。嘿布,汉族父亲,没有胡子,戴着一个兔子嘴唇的木制面具。”[7]对此众说纷纭。原因是:
(1)误译可能是由彝语中“苗”字的发音引起的。“苗”字在当地彝语中称为“马洪”,彝语的音标是“m?胡?”。
(2)这些专家学者大多不太了解当地的彝语。他们基本上是听了当地人的翻译后编的,但民众的文化素质有限,加上“撮箕”传承的局限性,造成了误译。
(3)直到现在也无法真正确认措吉的出处,无法考证。那么在历史这么悠久的过去,彝、苗、汉三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也不会这么繁荣。记得10年前很多小学生入学的时候,有很多人除了母语,一句中文都不懂。
(四)“兵”字的彝语读音为板底“咒”,彝语字符为“”,彝语音标为“m?”板底“阳”字的彝语读音为“胡”,彝语音标为“胡?”也就是说,“杨冰”和“苗”的彝语发音在棋盘的底部非常接近。只有熟悉当地彝语的人才能分辨出谁是谁。彝文“杨冰”与音标“m”相连。胡?“彝语的音标是“mɑ?胡?“两者只有发音上的区别;
(5)据大方县凤山镇彝族毕摩人黄说,他家有一部经典著作《开一套书》(又名《道宫》,指为死者做六道超生。),有个彝神叫“骂洪”,彝语音标是“mɑ?胡?”。经文中说“诅咒洪水,坐地朝天,会使人长寿”,彝语音标为“mɑ?胡?米?ɡu,su?你呢。苏?mee?”。
(六)戏剧《活化石》与《撮箕》古代文献的第一次整理与翻译在《撮箕之根》一书中,关于马改名的章节中写道:“你是一个不变的颜色,你打算改变他的名字。在妈湾,他是头领,换个名字带兵,骂莫莫,让他带兵,教人,训人。我是总领队,他排第二。我会教他,让他好好学习。我会教他技能,让他养兵、招兵、练兵、练兵[8]。”
综上所述,“马洪莫”的翻译不是苗族老人,“黑布”的翻译不是汉族老人。
二、“撮箕”的现状
“撮箕”在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这几年确实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按理说应该发展得不错。但据了解,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撮箕”的传承、保护和发展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撮箕》原本是一部没有剧本,代代相传的戏剧。正是这种传承方式的局限性,才导致发现只有板地乡洛嘎院保留了这部经典剧目。目前,外界专家学者经常看到的徒弟罗带领的班地村表演队,却很少看到温道华先生和的个人表演。原因如下:一是偶尔的演出无法让演员养家糊口,演出团队基本都是为了生活出去打工;第二,老演员老了,尤其是扮演贾嘎阿布的“措吉”,继承了人道和道的老人,已经74岁了;三是“撮箕”的另一位传承人罗晓韵(温道华的徒弟)因身体原因无法继续演出;第四,由于表演队收入有限,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基本不在家,都去打工了。因此,洛迦场的“措吉”表演队有失传的危险。据了解,班地村表演队的几名成员都学会了表演“撮箕”,而不是在家参加表演,外出打工。去年有一段时间没有足够的演员来表演。直到今年,我认识了两三个会表演“撮箕”的人,在外面工作,所以表演队里的演员也在不断的更换,表演水平逐渐下降,表演内容也越来越简化。长此以往,他们将面临迷失的危险。这里难能可贵的是,坂地中心小学把“撮箕”引入了学校,很多学生已经会跳一些简单的动作了。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传承和保护,仅靠这一点是绝对不够的,也无法达到传承的真正目的。
据坂底村“撮箕”的演员介绍,政府平时请他们为外面的专家学者表演“撮箕”,每次给予每人约100元的补贴,但很多时候由于乡镇财力有限,往往不能及时拿到补贴。三天,两天,三月,二月,往往不确定什么时候能拿到补贴。正常情况下,演出当天他们不能干其他农活。平时没有演出,只干自己的农活。这几年他们基本没有在外演出,也就是说除了偶尔政府邀请他们在当地演出,拿一点微不足道的补贴,他们没有其他演出收入。
对“撮箕”传承、保护和发展的三点建议
(一)在温道华和两位传承人基本无法参加演出的情况下,能否考虑为罗申请传承人补助资金?因为现在真正带领大家传承的是罗,传承的重担落在了他的肩上。
(2)能否固定一批演员,政府可以给他们一定的低保,同时政府可以引导和提供平台,认真办好班地乡的阿西里西艺术团。将《措吉》的固定演员全部纳入阿西日西艺术团,让阿西日西艺术团充分盈利,在艺术团领取的工资中加上政府给予的最低生活补助后,勉强维持家庭的日常开支,让他们可以安心长期从事这项演出。
(3)《撮箕》的完整剧目能否根据资料和温道华先生的建议被表演团队及时了解并代代相传,从而得到保护,这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意义。
(4)艺术团能否聘请优秀的民间舞专家和老师改编《撮箕》使之更适合舞台演出,是适应时代发展,从经济角度赋予该剧一定的生命力,但这仅限于市场化欣赏,专家学者调查研究时绝不能演出舞台版。
(5)其他地方是否愿意学习《撮箕》参与到该剧的研究中,以进一步保证其传承和保护。
(6)能否聘请相关产品研发专家根据“撮箕”开发相关衍生产品,不断推动“撮箕”的发展。
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如果我们不重视这项工作,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在我们眼前逐渐消失。传承、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撮箕”迫在眉睫。
参考资料:
[1]戏曲理论家瞿与光明日报记者的对话。
[2]1987 165438+10月28日,文化部、国家民委学术委员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家协会邀请贵州民族学院教师和铜仁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代表参加傩戏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3]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何林专程来京参加“贵州民间傩戏面具展”、“撮箕”等视频题词。
[4]彝族人变人戏——《撮箕》考——潘,中原陆子(日),贵州大学出版社,2065438+2002年8月,《撮箕调查研究文集》,陆刚主编,p49。
[5]《析玛措丽宁姐的戏剧形式与翻译》—安田蓉,贵州大学出版社,2065 438+2002年8月,《玛措塔集调查研究文集》,陆刚主编,p236。
[6]《措吉——复译古彝民间戏剧演出实录》——罗德贤,贵州大学出版社,2065 438+2002年8月,《措吉调查研究文集》卢刚主编,p35。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9第4期。
[7]《措吉调查研究文集》卢刚主编,贵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
[8]《泰姬陵的根》,李洪友主编,贵州民族出版社2065438+2005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