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然的,教案是教学蓝图,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学防艾主题班会教案。欢迎阅读,希望你会喜欢。

小学防艾班会教案1教材分析:

《艾滋病知识读本》是小学《健康与安全》课程的内容。其具体要求是:了解国内外艾滋病流行趋势;了解艾滋病对人类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积极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

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质,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生活态度。

教学目标:

(1)组织知识目标,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艾滋病的危害性和预防艾滋病的紧迫性;通过学习,我熟悉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预防艾滋病的侵袭,并尽可能地帮助身边的人预防艾滋病。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尊重和关爱生命,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激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互相帮助,紧密团结,为社会预防艾滋病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来指导日常行为。

教学程序:

这节课教学的主线是:第一节课复习艾滋病的相关概念——认识艾滋病的危害性和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的紧迫性——学习和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可用于指导日常行为——引导学生关注和投身于全社会的艾滋病预防工作。

教学过程:

1,导入

引领话题-透过艾滋病图片看艾滋病

2.回顾

复习艾滋病名称的由来、HIV、潜伏期等相关概念。

3.深化内容

通过艾滋病患者的真实照片,学生们受到强烈的震撼。结合相关图表和实例,说明艾滋病的巨大危害和青少年艾滋病预防工作的紧迫性。

4.关键内容

通过分析日常行为的具体案例,学习和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进一步强化和巩固相关知识的实施。

5.学习延伸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防治艾滋病的实际行动中来,以国际艾滋病日和“红丝带”为龙头,进一步推动学生关注和参与防治艾滋病的社会公益活动。

6.学习和发展

以课后作业的形式,用现代化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中,按照多媒体课件的详细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在导入部分、复习部分和延伸部分,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通过本课的学习,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升华。

小学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2班会主题

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的预期目标

艾滋病教育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体现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渗透。

主题班会的意义

让学生认识和远离艾滋病,让他们有一颗帮助关爱、不歧视艾滋病患者的爱心,通过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起源、传播途径和危害,让学生学会判断艾滋病病毒传播的相关行为,呼吁社会宣传和关爱。

主题班会课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艾滋病并不可怕,主要是正确良好的行为规范可以远离艾滋病。

难点: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道什么是良好的行为规范,艾滋病不可能的传播途径和主要的预防措施。

主题班会设计

一、强调班会主题:预防艾滋病,平等关爱,携手奏响生命的美丽乐章。

二,学生解释

(一)介绍艾滋病流行趋势

图片1显示亚洲和非洲的艾滋病趋势。非洲是最严重的国家,这和经济、当地健康状况、人口等原因有关;亚洲是感染率上升最快的国家,以中国为例。

图2 1985年,中国和河北的艾滋病感染者只有少数。1995,除青海、甘肃、内蒙古外全部感染。仅仅三年后,1998全国各地都有感染者。

问题:同学们,一分钟能做什么?

解说:世界上一分钟就有六个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强调速度快,分布广,危害大。

(B)艾滋病和艾滋病毒简介

1,了解艾滋病的全称和中文名;

2.分别介绍艾滋病死亡的窗口期、潜伏期和发病时间;

图片1 HIV结构图,分析核心外核的结构了解病毒;

图2是HIV吞噬宿主细胞生成新HIV的全过程;

(3)介绍艾滋病的临床症状

图:早期没有任何症状,然后会出现感冒咳嗽之类的症状,然后会出现严重的卡波济氏肉瘤。

分别介绍艾滋病在呼吸道、消化道和其他器官的症状。

(4)介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问题:刚才学生看的短片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回答

引出传播的话题,除了输血还有其他途径:

图:艾滋病通过传播途径感染易感人群的循环图。

游戏: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张纸。有的是专业人士,有的是行为方法。你认为他们有被感染的危险吗?无论是高危感染人群还是低危感染人群,都请贴在相应位置。

游戏目的:通过这个游戏,让大家知道,无论什么职业,只要有好的行为方法,行为规范就能远离艾滋病,艾滋病并不可怕。

(5)宣传和关怀

1.介绍一下国内的防艾大使:他们是宣传防艾的志愿者,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并不歧视他们。

2、游戏名称:解开8个人绕一圈随便拉别人的手,然后像解开一样解开,中间放不下,最后完成一个大圈。

游戏的目的:预防艾滋病,我们应该携手抵抗,共同努力。

(6)结尾: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共同抵抗,奏响一曲美丽的生命乐章。

班主任总结

班会结束了。班会主要分六步进行。通过学生一步步的讲解,让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一目了然。中间是同学们播放的短片和游戏,先烘托气氛,再通过这些形式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艾滋病。

小学预防艾滋病班会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中“轩然大波”、“平静”、“呼吁”、“痛苦”等词语的含义。

3.默读课文,可以把重点放在“恩科西为什么被称为艾滋病斗士?”仔细思考,才能科学地了解艾滋病知识,学会关爱艾滋病患者。

4.阅读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小战士”的战斗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战胜“灾难”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恩科西为什么被称为“小斗士”。

教学难点:

理解nkosi为什么会因为它的招生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为什么艾滋病会在全世界受到如此多的关注,为什么拥抱艾滋病儿童不会传染。

教具准备:多媒体

班级安排:

两个课时

第一类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词,理解由生词组成的单词。

2.能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

教学难点:

阅读课文,把它分成几个部分,总结段落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揭露问题解决问题,推断大意。

1,揭示题目,点名读题目,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2.老师简单介绍了一下艾滋病的知识。

第二,第一遍读课文,感受大意。

1.展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课文。

显示自学要求:

(1)正确读发音,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单词。

(2)小斗士是谁?为什么叫他“小斗士”

2.检查自学情况。

(1)按姓名读课文,随时纠正发音。

(2)读后感“小斗士”是谁?文章通过几件事展现了“小斗士”的勇气和力量。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3)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从整体上理解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讨论段落。

(2)分段交流,总结段落意思。

第一段:(第一节)写恩科西之死引起了世界上很多人的关注。

第二段:(第二-四节)写恩科西的遭遇。

第三段:(第5-7节)写恩科西与病魔顽强斗争,照顾和他一样患病的孩子。

第四段:(8-9节)写如何应对自然灾害。恩科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第三,指导写作。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课后写单词。

第二节课

教学目标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

2.默读课文仔细思考中心问题,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重点:

感受“小斗士”的尊重。

教学难点:

树立战胜“灾难”的信心。

教学过程:

第一,复习检查。

点名读课文,说说“小斗士”是个什么样的人。

二、细读课文,感受内容。

(1)仔细阅读课文第2、3、4节,体会“不幸”。

1,看正文第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你从这篇文章中读到了什么?

(2)让学生抓住相关单词,大声朗读,理解本段所包含的情感。

交流讨论。

(3)指导学生朗读。

2.阅读第三和第四部分。

(1)让学生默读第三、四节,体会艾滋病的恐怖。

(2)指名读文,体会恩科西的不幸,他的命运是无辜的,不幸的,可怜的。

重点在“庭”字上。可以用“坚持”和“支持”这两个字来换吗?

指导朗读。

(2)阅读课文5、6、7,体会“奋斗”。

转场:乔治·w·恩科西是如何对抗这场巨大的不幸的?

1,免费阅读第5、6节,恩科西知道自己的病情后做了什么?

2.自由阅读第7节,告诉我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小恩科西是个怎样的孩子?

3.指导学生带着感情阅读课文第5、6和7部分。

(3)细读课文第8、9节,体会“关注”。

1.自由阅读课文第8节和第9节,告诉我恩科西是什么时候去世的。

2.演示:第9节的内容。

(1)按名字读。

(2)理解曼德拉话中的含义。(就是激励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像恩科西一样正视现实,敢于拼搏,做顽强的战士。)

第三,联系实际,树立培养信心。

1,带着感情看完全文,说说学习这篇课文,你怎么看?

2.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不开心的事情。遇到挫折、失败、残疾、疾病等“灾难”,我们该怎么办?

(1)号召同学们在遇到“灾难”的时候顽强拼搏,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对自己和人生充满信心。

(2)同情、帮助、尊重遭遇“灾难”的人,培养他们战胜“灾难”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