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万燮的人物经历

钟万燮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钟兆林是Xi交通大学著名教授,我国著名的电气工程专家和教育家,中国电气制造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科学和民族电气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对钟万燮的一生影响深远。

钟万燮从小在科学之家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还在上海南洋模范小学读书时,父亲就为他订阅了《科学画报》等刊物,并指导他和哥哥一起制作各种轮船、滑翔机模型。

65438-0952,钟万燮进入同济大学学习桥梁与隧道工程。大学期间,他非常努力,自学了很多课外书,为他将来在力学领域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时代,他写了两篇颇有见地的学术论文。其中《弹性力学中的接触》一书被李国豪院士推荐到1956全国力学学会成立大会上,受到一些著名力学家的重视。

65438-0956,大学毕业后进入中科院力学所,师从钱伟长、胡海昌院士。第一年担任清华大学钱伟长教授举办的工程力学研究班助教。1958后被钱学森分配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教授理论力学,从事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和变分原理的研究。长期的艰苦努力,使他具备了广泛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跨学科科学洞察力,因此能够居高临下,游刃有余地开展多个学科的创新研究工作。

1962年,钱灵犀来到中科院力学所。在胡海昌的推荐下,他把钟万燮调到了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就像伯乐的千里马,他们之间的合作如鱼得水,研究工作不断取得进展。1963年,在全国塑性理论与极限分析学术讨论会上,两人共同宣读的论文《壳体极限分析的一般变分原理》在力学界引起巨大反响。“文革”初期,他们正在承担核潜艇壳体结构的研制和计算任务。尽管压力很大,他们仍然忘我工作,为中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在lO年后受到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在完成分配任务的同时,钟万燮还敏锐地发现了潜艇设计中一个不为人知的隐患,完成了一篇对核潜艇设计非常有价值的论文《腰鼓壳体的稳定性》。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计算机的应用,国际力学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中国的学术界几乎停滞不前,这让一些有识之士焦虑。

从65438到0972,钟万燮带着一个小团队到上海,探索用计算机让力学更好地为生产服务的方法。他在备受关注的上海电视塔整体提升重大工程中,将“群论”原理引入计算结构力学,在一台小型计算机上出色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个团队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用当时国内很少有人能应用的计算机自动化语言编写了一个又一个程序,交给设计院使用。上海电视塔、辽宁体育馆、上海体育馆、上海卫星地面站等许多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工程的关键力学分析,都借助这些软件成果得到了圆满解决。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个团队的工作不仅得到了上海多家设计院的认可,而且这些程序也迅速传遍了全国。多次在上海科学馆举办大型讲座,邀请钟万燮详细讲解,听众热情极高。虽然没有拿到一分钱的报酬,但这些科研成果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让钟万燮无比欣慰。之后,他以非凡的勇气和魄力,组织开发了大型多层子结构三维分析集成系统。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基本调试好了这个名为JIGFEX的高水平大型软件系统,它在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65438年至0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大连理工大学颁发的四项机械成果中,钟万燮在其中三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年被第一批讲师晋升为教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辽宁日报》都用很大篇幅报道了他的成功之路。后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三、四等奖,多项部级科技进步奖。

1984年,中国计算力学协会正式成立,钟万燮当选协会首任理事长。1986年率团出席世界计算力学协会成立大会,当选为协会执委会11执行委员之一。十多年来,他经常主持国际会议或在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成为我国计算力学领域的代表人物。

80年代,他发表了极限分析的新的上限和下限定理。然后,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思想,建立了参数变分原理,构造了有效的参数二次规划算法。它在土木工程、机械、交通运输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钟万燮深入分析了现代控制论的基本方程和基本解,发现其最优控制线性二次理论和结构力学中的子结构理论有相同的数学方程和变分原理,因此可以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基于这一发现,我们可以将一个领域的优秀方法应用到另一个领域,从而享受已有的成果。因此,他将最优控制理论和哈密顿数学理论引入弹性力学,开创了辛数学方法在工程力学中的应用。将结构力学中的混合能量变分原理和子结构聚集算法移植到最优控制中,形成了Riccati方程的精细积分法,并在计算机上得到精确解。这是一种精度高、稳定性好的算法,解决了现代控制论中的关键难点。精细积分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和科学领域。

钟万燮,中国科学院学部副部长,国际计算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理论与应用力学学会原副理事长。1993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因其在中国及世界计算力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被威尔士大学和香港大学授予荣誉教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