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表格信息的阅读能力
一、数学阅读的特点。
数学读物不像语文读物那样易懂有趣,主要是因为数学语言的特殊性。
一是数学语言形式的多样性。数学语言有三种形式:书面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是数学特有的语言形式,与自然语言有很大不同。通常,一个数学符号代表一个数学概念。如果学生不清楚数学符号的含义,阅读就会很困难。在数学阅读材料中,三种语言交替频繁使用,因此数学阅读往往需要大脑建立灵活的语言转换机制,如将符号语言或图形语言转换成书面语言;把书面语改成符号语言或者图形语言,阅读起来很困难。
二是数学阅读材料的严谨性和简洁性。数学材料在语言叙述上讲究简洁,一个字的意思相差甚远,比如“分”“分”“增加几倍”“扩大几倍”。读者一定要努力思考,仔细思考每个单词的意思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真阅读,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
三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数学材料中很少有反映数学知识生活原型、表现知识发生过程的成分。大多是经过多次抽象后的纯理论,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从概念、公式、定理中得出结论。在数学阅读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记忆、理解、抽象、综合、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活动,才能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可见数学阅读难度比较大,只有用心培养,阅读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1,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寻求问题的答案。
比如教“鸡兔同笼”的问题。在开始上课时,让学生试着解答古老的著名问题“笼子里有几只鸡和几只兔子。从顶部看,有35个头,从底部看,有94只脚。有多少只鸡和兔子?”有些学生在尝试解决后急于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有些学生则为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焦虑。此时,老师让学生读课本上的例子,“鸡和兔子在同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一只脚。”有多少只鸡和兔子?“该方案满足了学生自主寻求答案的需求,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指导阅读的方法
(1)在查询中读取
“学贵疑,小疑小,大疑大。”在开始阅读数学课本时,学生可能会浏览一下,不知道读什么或如何读。教师可以及时“怀疑”,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加工”课本提供的“原材料”。
比如“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根据除法中的“商不变定律”猜测和验证分数的基本性质,得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然后老师通过不断提问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问题1:请再读一遍这句话。猜测是“数”,不是“整数”。但我看到你在验证中引用的例子都是“整数”。我们还学了哪些数字?以他们为例,猜想也成立吗?(学生举例验证)
问题2:打开书,上面写着“在一个乐谱里”。请问:我们学过哪些种类的分数?你举的例子都是“真分数”。那么,这句话对于“假分数”和“有分数”是否也成立呢?(学生举例验证)
质疑三:在猜想论证中,需要“证明真理”和“证伪”。要证伪,只需要举出反例证明猜想是错的。请思考:
(1)“自然”要求分子和分母同时相乘或相除。如果他们不一样会怎么样?
(2)到目前为止,除了乘除法,我们还学了加减法。如果把“同时乘或除”改成“同时加或减”会怎么样?
(3)“属性”需要“一个不为0的数字”。如果是0呢?
通过这样的提问和质疑,学生观察更仔细,思考更仔细。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时也会抓住重点,多问“为什么”,思维的深刻性也就培养起来了。
(2)多感官参与阅读
阅读不能只靠眼睛浏览,要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充分协调。第一,鼓励学生逐字默读,反复咀嚼;二是教学生用各种符号标注重要内容,如“曲线”标注关键词和“?”标出有疑问的地方,用“…”表示注意等。三是引导学生用提纲标题提炼要点,用短文段表明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用典型例题讲解课本中的抽象表述,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比如在“画平行线”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先自学,仔细阅读书中的画图步骤,尝试用几个关键词概括画图步骤,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线的画法;然后让学生按照书上的步骤试着画一组平行线,把自己画的和书上画的对比,交流实验中的问题。最后老师会简单抓住重点和易错点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画“平行线”,还提高了自学能力。
(3)比较阅读
数学内涵的真正获得离不开比较和辨别活动。比较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相似题目的比较,也可以是新旧知识的比较。
比如在讲授“乘数末尾为0的乘法”时,可以让学生先尝试计算“25×30”,然后让学生打开书本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书上的计算方法和原来的两位数乘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0乘以25的步长不写成竖式?为什么要在产品末尾加一个0?你喜欢哪种方法?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可以突出重点,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3.培养阅读的习惯
(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理解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避教。”那么,为了“不用教”,教师应该如何“教”?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真正转变观念,把学习的动力、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渐养成先看题后做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2)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
数学教材是学生学习材料和阅读材料的来源,不仅是教师自己讲课材料的来源,也不能成为“习题集”。为了增强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兴趣,可以精心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
例如,在讲授“圆角”时,一些学生很容易被“圆角”的出现所干扰,错误地认为“圆角是一条射线,射线就是圆角”。在教学中理解“圆角”后,让学生判断“圆角是射线”的说法是否正确。果然,学生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此时,老师并不给出简单的判断,而是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上“圆角”的定义,打消他们的疑虑。通过阅读,进一步明确了圆角作为一个角,应该有一个顶点,它的两条边是从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而这两条射线的位置恰好重合。通过对教材的思考、辩论和认真学习,学生理解了圆角和射线的区别,牢固地掌握了概念。
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从详细到粗略地写一个阅读提纲,促使学生迅速掌握课本的精髓,使他们逐渐掌握一些数学阅读的技巧。
(3)培养学生解题前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当学生解决不了一些习题时,只要老师让他重读题目,有时甚至读到一半,他就会大喊‘哦,原来如此!我能做到。“有很多同学没有认真看题,对题的意思一知半解,造成了很多不该出现的错误。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一般都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关。在教学中,我经常要求学生“先把问题看三遍再动笔”,先把问题的意思读出来;第二遍我会用自己的话解释问题的意思;第三遍,要找出重点,找出数量关系。学生逐渐养成了解题前仔细阅读题目的习惯,正确率大大提高。
(4)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将数学阅读延伸到课外活动中,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更多更广的渠道获得所需的信息,还可以增加他们收集、阅读和展示的经验,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比如,学生在学习了“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之后,可以在课后探究“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学习比较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比较,了解黄金分割在生活中的应用。我学会了“我能使用计算器吗?”之后,安排学生收集有关计算工具的演变和发展过程的相关信息,并将其制作成“数学小报”在班上展示。
此外,老师还可以推荐一些面向小学生的大众数学书籍和数学期刊、报纸,如《故事里的数学》、《院士数学讲义集》、《数学小灵通》、《小学生数学报》等,作为他们长期的课外读物。久而久之,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也使数学课外阅读的学习过程成为他们的独立行为,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