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家风故事

家风是无形的,但它潜移默化地规范着家庭行为,指引着人生航向,影响着家庭成员的前途和家族的兴衰,决定着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让我们来看看名人的家庭故事。欢迎阅读并向他们学习。

名人家庭故事1 1,丰子恺强烈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

丰子恺有七个孩子。他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强烈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

生活中,丰子恺称出门办事“无聊”。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他满心欢喜,抱着孩子,喂着孩子,唱歌逗他们,画画逗他们笑,和他们特别亲近。有一次,大儿子詹湛让丰子恺背着他去车站买香蕉,“抓了满地的手才回来”。回到家,他趴在父亲的肩膀上睡着了,手里的香蕉早就不见了。丰子恺在《为了我的孩子》一文中感叹道:“多么令人钦佩的真理、自然和热情!世界上所谓的‘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跟你比起来都是不自然的、病态的、虚假的!”

丰子恺除了让孩子在爱的空气中自由成长,还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1947年,他进入了知天命的年龄,与子女约定。最重要的是“独立”。其中一条写道:“子女大学毕业后独立生活,没有义务赡养父母,父母也没有义务赡养子女。”同时,孩子独立后要和父母分开。“经双方同意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是邻居,决不是义务。”

2.司马光把儿子教得很好

司马光,本名石军,人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然身居高位,但对教子要求严格,非常重视培养孩子自律自强的意识。他写了一篇流传至今的文章《节衣缩食以显健康》。他总结了历史上很多高官显贵的儿子因为在祖宗的阴影下无法自立而颓废颓废的教训,告诫他的儿子们:“德来自于俭。”“俭以扬名,奢以败绩”。

由于受过良好教育的孩子,司马光的儿子们都谦逊有礼,不依靠父亲的权力或家庭财富而拥有成功的人生。结果,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容止,但他们都知道司马的儿子。

3.总统的教子自立了。

美国前总统里根不仅有名,而且富有。但他严格要求孩子自立,绝不让孩子依赖父母。他儿子失业后,他一边找工作,一边靠救济金生活。

4.鲁迅的教子顺其自然

鲁迅和许广平只有一个儿子,即周海婴。儿子出生时,徐光平出现了难产的迹象。当医生向鲁迅请教是养大人还是养小孩时,他果断地回答:“养大人。”结果母子平安。

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鲁迅基本贯彻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使他“彻底解放”,他说:“我现在想当然的,不过是爱。”根据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的说法,鲁迅的教育模式是“顺其自然,尽量不要给他太多的打击,甚至不愿意违抗他的爱,除非到了极不可忍极不可理喻的程度”。一天,周海婴死活不肯去上学,鲁迅用报纸打了他的屁股。后来鲁迅给母亲写信解释说:“打仗的时候声音大,但是不疼。”

5.钱基博对他的儿子非常严格。

钱基博是国学大师,也是学者和作家钱钟书的父亲。

钱基博对他的儿子非常严格。钱钟书十六岁的时候,也打了他一顿。1926年秋至次年夏,钱基博北上清华任教,寒假未回无锡。此时,钱钟书正在中学读书。他没有复习课本,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世界。父亲回来问功课,钱钟书考不上,就被打了。

1929年,钱钟书考上清华大学外语系后,钱基博经常给他写信。有一封信说:“做一个仁者君子,比做一个学者更重要。”然后一封信说:“现在外物论说你的文章比我的好,你向我学习了,我很庆幸;不过,不如说你一直对我忠心耿耿,对我身体力行。我特别安慰。“希望钱钟书能“淡泊其志,宁静致远”。“我希望你是诸葛公,陶渊明;不像你是胡适之、徐志摩”。

钱基博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保持距离,潜心研究国学。他这样警告钱钟书,是出于一个儒家的文化立场。

6.梁启超对子女的爱是全方位的。

梁启超有九个孩子。在他的教育和引导下,他们都成为了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产生了“一院士三院士”的故事。这三位院士是建筑师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勇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此外,四儿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二女儿梁思庄是图书管理员,三女儿梁思怡是社会活动家。

梁启超对子女的爱是全方位的,不仅在学习上,在为人处事上,甚至在理财、时事等诸多方面,都是以平和平等的心态。读读梁启超的书信,你会明白梁启超在《致儿童书》中教育儿童的表现堪称典范。

梁启超写信时毫不掩饰自己的喜爱。在一封6月1927的信中,他写道:“你要知道,你的父亲是最感性的人,他对你的爱极其热情。不管你的功课有多忙,你必须每隔几个月至少写一封信,短短的几个字就会告诉你,你是安全的。”

在求学方面,梁启超根本不看重文凭,而是强调打好基础,掌握“火候”。他对梁思庄说:“考不上大学也没关系。‘要文凭不是要文凭’。墙越厚越好。”并教会孩子如何提问和学习——“总要有‘强炖’和‘慢炖’两个工作循环交替使用。”

同时,梁启超强调责任的重要性。1923,他给大女儿梁写信说:“世上的事业无论大小,只要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尽了力,你就是第一人。”当然,梁仁公在写作教导子女的同时,也不忘夸奖女婿和儿媳。

7.季梁对梁漱溟的“信任与放手”。

1918 165438+10月7日,自杀前三天,季梁问儿子梁漱溟,“世界会好吗?”当时在北京大学当哲学讲师的梁漱溟回答说:“我相信世界一天比一天好。”“好好的就好!”说罢,季梁离开了家。

梁漱溟也曾两次试图自杀,但最终,中国和人生的问题萦绕着他,他不断思考,积极出走。梁漱溟有两个儿子,梁培宽和梁培树,被赋予最大的自由。梁培树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可能拥有别人没有的最自由的教育和最大的自主权。”这种教育也与季梁对梁漱溟的“信任与放手”有关。可以说,这也是一种“中国传家宝”。

梁培宽回忆梁漱溟的时候,经常提到一次考试。当时梁培宽考了59分,他给父亲看了学校要求补考的通知。“他只看了一眼,就还给我了。”梁培宽说,他后来明白了父亲的用意,“我自己的事我自己负责。”

与课堂成绩相比,梁漱溟更关心的是教人过社会生活,“生活本身的教育”

8.胡适提倡“独立、社交、重学问”

胡适和他的妻子江冬秀有三个孩子。女儿在五岁时死去,大儿子胡祖望和小儿子胡思杜包围了江冬秀。胡适忙于公务,无暇顾及。虽然江冬秀出生于一个官员家庭,但他只在私立学校读过几年书,而且他喜欢打牌。对于孩子的管教,他投入的精力少,责备的多,效果也不是很好。

在家庭教育方面,胡适虽然提倡“独立、合群、重学”,但也有不懂得爱孩子的嫌疑。1929年,胡适给胡祖望写了一封信,希望培养他过独立、合群、勤劳的生活,信中说:“那是什么?”一班要赶上一班顶排,一校要赶上一校顶排。功课应该是最好的,品行应该是最好的,做人应该是最好的。这就是那个雄心勃勃的孩子。”这时,胡祖望已经十岁了,离开父母独自去上学。对父亲如此高的期望,恐怕他只会感到“不知所措”。次年,胡适大失所望,收到学校“成绩差”的报告,气愤地说:“你的成绩有八个‘4’,是最差的成绩。你不觉得羞耻吗?你自己看看这块表。"

最后,虽然胡祖望上了大学,但他远远没有达到胡适的期望。胡思杜在两所大学学习,没有毕业,但他染上了许多坏习惯。晚年,胡适对他的秘书说:“娶妻,须有较高的学历;学历高的老婆,其他方面有缺点,但一定会把孩子管好,教育好。母亲有耐心,孩子教得不差;如果孩子教不好,对妈妈来说是一种不耐烦的关系。”可以说,语言是痛苦而有意义的。

胡适在给江冬秀的信中也反思自己:“我真不配做老子。平时不跟他们亲热,只是怪他们功课不好,习惯不好。祖希望你给我,不要骂他,和他做朋友。”

25日上午,不是周末也不是假期,还在下雨。位于光禄坊28号的三坊七巷名人家训馆依然迎来了不少游客。

“我路过这里来看看。没想到三坊七巷出来这么多名人。他们的家训对我很有启发。我想把这本小册子拿回去告诉我的孩子。”来自江西的游客李晓辉在口袋里放了一本印有名人简介和家训的小册子,并写道“我深受感动!”希望后人永远铭记,弘扬我中华优秀家风。

三面七巷名人家训馆是国内较早的家庭教育基地,全国妇联多位领导都曾到访。现已成为省市家庭建设示范基地,一年多来接待全国各地游客超过65438+万人次。

展厅保留了古朴典雅的风格,展示了林则徐、冰心、林觉民、严复、沈葆桢、陈等50多位历史名人的家风家训。在讲解员的口中,看似单调的展板橱窗活了起来,励志的家风家训故事让游客流连忘返。

“挖掘和展示名人家风家训,开辟一个常年公益宣传的专门场所,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关丽萍是展厅三位专业讲解员之一。她说,周末和节假日人很多,最多的时候一天有上千游客。“对于老人、孩子和年轻人,我们的解释是不同的。为了写一篇接地气的评论,我们走访了很多名人的后代,查阅了很多史料。这项工作还没有停止,所以评论不断更新。”

三坊七巷社区学习促进会会长、名人家训馆馆长金文告诉记者,展厅占地300平方米,原为刘佳大院东花厅。为了让记者们更深入地了解展馆过去的生活,特别邀请了今年71岁的刘氏后人。老人的爷爷的爷爷是林则徐的女婿。他说:“我从两岁开始就在这个房子里住了58年,对它有很深的感情。现在每次踏进去还是觉得离家很近。”这位老人退休前在一家跨国公司工作。他感慨地说:“刘氏家族的后代都很有出息,这和我们家的家训息息相关。老祖宗定下的‘庚欣’这个名字还在催我。”正是因为对展厅的认可,刘老多次以刘氏家族后裔和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展厅活动。

金文介绍,展馆自开馆以来,得到了省市妇联的资金支持。今年,他们计划邀请名人的后代开设一个家风大讲堂。目前有10人有兴趣做讲座,他们会尝试录制成视频,在更多的公众平台上播放。他们还计划与钱塘、吴山等多所小学开展双向互动,邀请孩子们参观,将家庭课送到校园。最让金文感动的是,一些参观过展馆的游客也报名成为志愿者解说员。“他们有厦航、农行、移动等企业的工作人员,也有老师。现在我们已经挑选了10人进行培训。周末节假日,还有组织活动的时候,只要有需要,我们都是随叫随到。”

山东潍县(今山东潍坊市)县令郑板桥,为人清廉,关心民生,政绩很好,百姓也对他评价很高。后来,这个地方遭遇了荒年。他要求救济受害者,却因此被判有罪。他辞职回乡,靠卖字画为生。

郑板桥出身贫寒,所以他能理解穷人的艰辛,从来不谈人与人的贫富。他读书的时候,偶尔会翻家里的旧书箱,看到仆人前辈签的卖身契就立马烧掉。他从来不会自己还给仆人,也不会自己仔细看房契的内容,生怕仆人知道了会觉得尴尬。多么体贴的仆人啊!多么微妙的心情!

当郑板桥长大后,他成了一个家庭。他在雇佣仆人时,从不要求对方与他签订合同。仆人自己留下来,如果他认为合适;如果你不满意,你可以离开。郑板桥的本意是不让后人去强迫勒尔苛求国内的仆人。

郑板桥后来去了山东的范县、魏县等地做官。他不在家,经常给家里写信,教育他的表弟莫争,他在家当家。他谆谆告诫莫争不要以贫富来判断人,而要对家里的仆人宽宏大量,并告诉他的堂兄,他已经悄悄地烧掉了仆人们的前任缔结的契约,从来没有要求仆人们在契约上签字。他还教导莫争善待他人,看到他人的优点,而不仅仅是他们的缺点。

在他给莫争的信中,有这样的话:“人可爱,我也可爱;做人可恨,我也可恨。东坡一生都觉得世界上没有坏人。这是东坡最好的好处。愚兄一生无礼,但人有一才一艺,言行皆美。”郑板桥引用宋代苏东坡和自己的例子,告诫莫争要多看别人的长处,言语中充满了人生哲理。

莫争把他哥哥郑板桥的工资带回家后,郑板桥特意给家里寄了一封信,让他哥哥挨家挨户地把信发给邻居。信上说:“南门有六户,朱横岗有十八户,夏甸有一户。派系虽远,但也是一脉,都要共担。无父无母的孤儿最能被村民欺负,要去看望慰问。从我曾祖父到我哥四代亲戚,很久没见面了,每人都要给两黄金。许和,老同学了,没日没夜的追来追去,今天没有见面,也要分工资好一点(维持过去的感情)。遁族,近亲结婚,读旧友,大量兼而有之;其余邻乡皆感同身受,你自己也要做,钱到山穷水尽也要收手。”郑板桥恳切地指示他的堂兄把他所有的薪水都用来帮助亲戚朋友、邻居和困难时期的新兴人士。多么善良的心啊!

郑板桥还教育莫争要一心务农,收拾好一切农具和家用器皿,耕田男织女,养成了一种“靠农村养子孙”的风气,丝毫没有贬低农民的思想。他教导莫争要同情穷人。人要借钱,就要履行。如果你不能偿还,你应该原谅他。总之,郑板桥总是耐心地开导他的弟弟,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

板桥52岁才得了一个儿子,所以他很爱这个孩子,但他并不只是宠他,而是教他正确的方法。他在魏县做官时,曾写信给堂弟,要求莫争在家教育儿子,让他懂得善良,养成忠厚仁爱的性格,避免养成吝啬、急躁等恶习。他特别关心为儿子延长教师教育,要求六岁的儿子尊重老师,关心同学。

他还特别嘱咐莫争:“我的儿子今年六岁,是最小的。对他的同学、长辈要叫某君、某弟,不能直呼其名。纸、墨、砚都是我家的,要不定期分发给所有同学。每次看到穷人家的儿子,寡妇家的儿子要十几块钱,买不起川纸,钉个字帖十天,就无心搭理他们。如果下雨,你不能立即返回,所以你不必留下来吃饭。黄昏,带着旧鞋,穿走了。他父母的爱子,虽然没有好衣服,却要做新鞋袜去上学。他一旦浑了,就很难复制了。老公选老师很难,但是尊重老师很重要。在选择老师的时候,你要接受评判。既然选择了,就要尊重。何必去找它的缺点(怎么能找到老师的缺点)?"

为了更好地教育儿子,郑燮特意抄写了四首简单易懂的古诗,并请堂弟莫争教儿子读书唱歌,从中受到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