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普实践活动总结
小学科普实践活动总结一年多来,我校以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为指导,以“普及科技知识、提高科技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为理念, 有力地加强了我国的科技教育,充分发挥了科普教育基地的教育和普及功能。 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的无穷乐趣,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从小激发孩子热爱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孩子的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是营造科普文化氛围,充分认识加强科技教育的重要意义。
营造科普文化氛围,充分认识加强科技教育的重要意义。对青少年进行科技教育是向青少年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有效措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青春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加强对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引导他们参加科技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爱好和志向。能培养学生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研究的良好习惯;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科技教育是终身教育,从小接受科技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将使他受益终生。学校领导和教师以对社会和青少年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把科技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这项工作。学校充分利用广播、墙报、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宣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推动学习型学校建设,促进全体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深受学生欢迎。为了让学生始终带着高昂而激动的情绪参与科普活动,在活动中感受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创造的快乐,我们以学习为主线,挖掘教育教学、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中蕴含的各类宣传阵地,用天然相机渗透科普教育,让科普教育看得见、摸得着、用得着。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开展,形成了良好的科普文化氛围。
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建立和完善科普教育组织网络。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建立健全科普教育组织网络。科普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关键是开展科技教育和组织建设。学校科技教育网络分为三个层次。1,上级机关。福建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福建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南平市科技普及联席会议办公室、建阳市青少年科技辅导站。2、学校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学校领导对科普活动非常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处、德育处、少先队、班主任为成员的科普活动领导小组。德育处主任为副组长,主抓科技教育,下设科技教育总辅导员,组织各学科科技辅导员开展工作。3.科技辅导员队伍。成员包括:班主任、理科老师、理科老师、美术老师(科幻画)、科技兴趣小组老师、校外专家、学生家长等兼职辅导员。
第三,广泛开放科技活动场所。广泛开展科技活动。
青少年科技活动需要场地、设备、人员等必要的基础条件。为了有利于科技活动的开展,我校投入了一定的经费(用于基地建设、活动设备、师资培训和活动比赛),以多种方式为青少年开展活动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一是为科技活动团体提供活动场所(实验室、图书馆等专用教室),开辟50平方米左右的“红领巾”种植基地(在原有的西边小教室后面),购置必要的生产设备;二是利用学校现有的图书馆、实验室、机房,课后向科技活动组开放(65438+每周0 ~ 2次);三是利用社区内适合青少年活动的科技含量高的种植、养殖(场)和工矿企业作为科技教育基地。
四、积极组织各种形式和内容的课外科技活动。
积极组织各种形式和内容的课外科技活动。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技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活动的结果,更在于通过学生的实践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习惯、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主要活动:发明创造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环境保护活动、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活动、国家、省、市科技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的活动。2.主竞赛:科普知识竞赛;创新作品大赛;创新方案设计竞赛;科技征文比赛;科学幻想绘画比赛;其他科技竞赛。近年来,我校开展了以“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为主题的班会课和以“我与消防”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与市交警大队、消防中队、公安局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消防演练和应急疏散演练,组织学生开展禁毒教育活动,观看禁毒教育警示片《黑白记忆》,参与“珍爱生命,远离产品”签名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和禁毒教育,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同时,他们还组织学生参加了市教育局和林业局联合举办的森林防火知识竞赛,获得了市二等奖,参加了市教育局和环保局联合举办的小学生环保知识问答。3.普及型:(班级科技活动)(1)课内科技课:每周一次,教材为省理科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处重视科技教学研究,建立听课、评课、考核制度。同时,开展科普教育活动行动研究和科技教育研究是我校的鲜明特色。在过去的四年里,发表了65,438+00多篇论文,并获得了国家、省和市级奖项。(2)科普阅读:以科技报刊、书籍等作为科普教育的内容。学校开设“你知道吗?”专栏,每日提问,班级开设“科学博士”专栏,每周两次,每学期结合省“金钥匙”“未来科学家”科技竞赛举办科普知识竞赛,推动科普教育发展。(3)科普影视:以“科学博览会”、“走进科学”等栏目视频为内容,每周播放一次。4.改良型:(校级兴趣组)(1)综合实践组(3)科技生产组(5)环保组(7)生物十项全能组(9)创新发明组(11)实验探索组(2)植物标本组(4)剪纸技术组(4)
小学科普实践活动总结第二部分我校一直以“为每一个孩子构建科学探究的乐园”为目标,全方位、系统地为孩子们创造享受科学教育的平台,高度关注科普教育。目前,科普教育参与的广泛性、内容的层次性、形式的多样性和时间的持久性都成为我校实践中形成的科普特色。总的来说,近年来我们学校的科普工作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每个层次的活动都设计了不同的内容和项目,让每个孩子在不同的层次得到有效的发展。第一层次的科普活动遵循“人人有机会、人人平等、人人都能发展”的原则,科普教育“面向每一个孩子”。1,打造引人入胜的科学课堂。
在常规的科学课堂上,通过大胆创新教材,精心准备材料,以课堂为主渠道,引导孩子在课堂上进行科学探究,上好每一堂课,形成独特的课堂教学,让孩子喜欢上科学。我校理科教师中,省级名师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新教师1人。他们专业能力强,素质好,热心科普教育。在他们的带领下,我校的科学教学扎实而富有活力,孩子们置身于浓厚的科学学习环境中,处处感受到科学教育的魅力。2.开展各种科普活动。(1)科学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兴趣小组活动期间和周末参加学校组织的科学考察、调查、参观等活动,每周一、三、五下午兴趣小组活动期间由科技导师为学生提供服务。(2)科学竞赛:学校每年组织一系列科技节和科技创新大赛。
通过这些竞赛,丰富了幼儿科学活动的内容,提高了科学活动的互动性,及时展示了他们的观察日记、小论文、小制作、小标本等成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成功的喜悦。二级技能训练活动是针对孩子的二级活动,也是一级和三级活动平台之间的桥梁,让一些对科学有更多兴趣爱好的孩子得到培养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的机会,在普及的前提下发展个性。1.建立各种群众组织。由于课时的限制,常规科学课的时间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在每周的社团活动中成立了电子解谜社、探秘科技组、三迷社等等,让每一个对科学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在这里找到一个聚会的地方,与其他志同道合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2.实施月度科普活动。每年年初,学校以“在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提高”为指导思想,制定年度科普活动日历,指导学生每月开展以课堂科学实验为延伸的科学技能训练。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和兴趣随时参加活动。
20XX年学校的科普主题活动有:三月:科海中的遐想——画科幻画,写科普作文。4月:科普观赏——观看科普图片展,撰写反馈等。阿美:巧手——小发明、小作品和雕塑。6月:科技节——高年级金点子评比、中年级制作比赛、低年级小弹射、小橡皮筋比赛等。9月:个人科普网站大赛。10月:科技论文评价。11月:小学生科学项目展示。12月:小型产品和发明的展览和评估。第三层次的科学探究活动由于前两个层次活动的开展,许多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兴趣得到了激发。如何让孩子更好的发展,体现科学教育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性?我们开辟了三级活动。一方面让每个想做科研的孩子都能得到指导,另一方面也能照顾到孩子发展的个体差异,让对科学有特殊兴趣和天赋的孩子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这一级别的活动中,我们采用导师制,学校的教研部门负责管理学生的科研。小项目经导师确认后,我们可以向学校申请立项,学校也会发文给予立项,充分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学生只要向导师申请,就会一直得到导师的指导。导师会鼓励他们在科学课和生活中寻找研究线索,了解已有的概念和认识,提出各种问题,重点探索课题。但导师不会直接给学生指令,而是带着问题引导他们参与研究。比如20XX 65438+10月10上午,四(7)班的吴安东从仙都景区的石笋前水库带来了一些桃水母:它们很小,像一把把的伞,最大的大概一毛钱大小,最小的只有指甲盖大一点点;它的身体非常柔软透明,但是身体的某些部位有点白;它的身体上有许多小毛毛,每当它游泳时,就会随着身体左右摆动,仿佛在水中跳舞。于是他和几个同学决定研究桃花水母。
在导师的帮助下,他们确定了以下研究课题:(1)。在网上查询桃花水母的相关资料,了解桃花水母;(2)对发现桃花水母的石笋水库进行实地考察,分析水质及周边环境;(3)实地调查水库周边水域及好溪,看是否有桃水母;(4)对捕获的桃水母进行养殖,长期观察其生活习性;(5)研究不同水质对桃花水母存活的影响。后来,他们又完成了“缙云县仙都风景区石笋前水库桃花水母调查研究”,获得市级创新大赛一等奖,送省里评审。以上三个层面的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学科学、做科学、用科学的热潮,普遍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落实了科普目标,提高了学校科学教育质量。例如,近两年来,我们学生的科研成果在省、市、县级科学竞赛中获奖3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