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给予有效的亲子反馈?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经常出错,不知道如何在亲子互动中反馈给孩子。今天我们就根据埃里克森在儿童心理学中的发展理论来谈谈这个问题。
埃里克森认为,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进化过程。这一过程以个体自我为导向,按照生理成熟的顺序与内在成长和社会要求相结合,形成一个连续的、阶段性的心理和社会发展过程。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认同对人格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个人都有一个明确的危机,其特征是一个特定的任务。如果后续的开发要正常进行,这个开发任务一定要完成好。
这一理论对于思考“我从哪里来”的自我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埃里克森强调环境的作用(如中国孟母的三大运动),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重要。领导和老师的期望在一个新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皮格马利翁的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的古希腊雕塑家期望他的雕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但是经过多年的期望,雕塑变成了一个真人)。环境中的个体被其他人所期待,而体验在内部发生了变化。
第一阶段:0~18个月为婴儿期(或婴儿期前期)。
人格冲突:基本信任与基本不信任
目标:建立信任,克服不信任。
这个时候,不要以为婴儿只要吃饭不哭就行了,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时候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在这个时期,孩子开始认识人。当孩子哭闹或饥饿时,父母是否出现是建立信任的重要问题。信任形成人格中“希望”的品质,起到强化自我的作用。有信任的孩子敢于希望,充满理想,有强烈的未来取向。另一方面又不敢奢望,总担心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第二阶段:18个月到4岁是幼儿期(或称后期婴儿期)。
人格冲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
目的:培养自主意识,克服羞怯和怀疑。
在此期间,孩子们掌握了许多技能,如爬行、行走、说话等。,并开始“会”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因此,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孩子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孩子开始有独立的感觉,坚持自己的饮食和排泄方式,培养良好的习惯并不容易。这时,孩子会反复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的控制,家长一定不能放任,这样不利于孩子的社会化。另一方面,如果太严格,会伤害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自制力。因此,把握好“度”的问题,有利于孩子人格中意志品质的形成。
第三阶段:4~6岁为学龄前期(或幼儿期)。
人格冲突:主动对抗内疚
目的:培养主动性,克服内疚感。
在这个时期,如果鼓励孩子主动探究的行为,孩子就会形成主动性,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创造力的人奠定基础。如果大人嘲笑孩子原有的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孩子就会逐渐失去自信,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安排的狭小圈子里,缺乏创造幸福生活的主动性。当儿童的主动性超过了他们的罪恶感时,他们就具有了“目的”的品质
第四阶段:6~12岁为学龄(或儿童期)。
性格冲突:勤奋与自卑
目的:培养勤奋意识,克服自卑感。
这个阶段的孩子应该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培养孩子适应社会,掌握未来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将获得一种勤奋感,这将使他们对未来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充满信心。反之,你会自卑。另外,如果孩子养成了过于重视工作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态度,这种人的人生是可悲的。当孩子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就会获得“能力”的品质。
第五阶段:12~18岁是青春期。
人格冲突:身份与身份困惑
目的:确立身份,防止身份混淆。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在面对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时的困扰和困惑。因此,青春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己在他人眼中的新的认同感或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的情感地位。这个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淆。
埃里克森用身份危机理论解释了青少年的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他说:如果一个孩子觉得他所处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自我认同的所有可能性,他就会以惊人的力量去反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如果没有认同感,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愿做一个坏人,或者像死人一样活着,也不愿做一个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了这一切。
0-1岁,宝宝的发展以需求为主。在此期间,父母(尤其是母亲)需要与孩子建立早期的安全依恋关系。
在亲子互动中,妈妈要观察孩子的需求。宝宝饿了,尿了,拉了,难受。作为主要的照顾者,她必须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多爱抚、多拥抱孩子,给孩子更多安全感。
与宝宝交流的方式主要以妈妈的语言为主,通过语音、面部表情、手势模仿等非语言方式与宝宝交流。另外,家长要多给孩子做一些被动运动,帮助孩子锻炼和发展。
1-3岁,学龄前时期:
1岁以后,宝宝就能明白,当一个物体从视线中消失,被移到其他地方,它依然存在,这就是物体的永久性。当宝宝对这个物体有了永久性的认识,他的注意力活动就会更加持久和有目的性,不再受物体外观与否的影响,这也使他的注意力活动更具有探索性和主动性。
一般在宝宝1.5 -2岁以后,外貌的心理现象开始出现(外貌是指一个物体不在眼前时,其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所以宝宝的注意力也受外貌的影响。当眼前的和心里的有矛盾或者差距很大的时候,宝宝会最注意。比如第一次看到秃顶的人或者长胡子的人,第一次听清楚陌生的声音,宝宝就会全神贯注。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1-3岁宝宝的注意力时间在逐渐增加,关注的事物也在逐渐增多,可以关注自己的内在状态和周围人的活动。由于脑神经控制第二信号系统和语言的发展,宝宝的注意力转移能力和注意力分配能力也有了很大的发展。3岁时,宝宝的注意力能力开始提高,可以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并结合认知过程。
3-6岁,学龄前,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是学龄,他们开始有同伴意识,开始接触父母以外的重要人物。
6-12岁,童年,童年是指从6、7岁到11、12岁这段时间,属于小学阶段。在童年时期,个体的生活从游戏型向学习型转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校教学系统地掌握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态度。
父母应该为不同阶段的孩子做些什么?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按照每个阶段的节奏与孩子互动。其次,不同时期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在最早的亲子互动中,以对孩子的输入为主,并没有过分强调孩子的输出。
婴儿时期(更多的爱抚和拥抱,习惯形成)
童年中期(更多鼓励)
青春期(适当的软弱和投降)
另外,正反馈,看到孩子积极的一面,也是亲子互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反馈需要具体和有针对性。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方法,希望家长也能灵活运用。
方法:积极的话语表达积极的期望。
1.评价“学生行为”。
从“你是一个伟大的钢琴家”到“我真的很喜欢听你弹这首曲子”。
2、评价要具体
从“弹得真好”到“我喜欢他弹琴的节奏,我喜欢他弹的时候专注的表情……”。
3.使用我的信息
从“你是个给孩子玩具的好孩子”到“谢谢你和孩子分享玩具。他觉得很幸福,我也觉得很幸福”。
4.关注孩子的感受
“你是怎么想出这个故事的?”
反馈就是不加判断地说出你看到的,一个孩子的活动,表达对孩子活动感兴趣的词语和帮助孩子理解他们活动或侵蚀的句子。
最近怎么样?你看到这个有什么收获吗?
欢迎分享你的感受,关注@亵亵亵亵亵亵亵,共同抚养孩子,和孩子一起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