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师需要提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哪些?

一、选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当前教育改革浪潮中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强大的学习工具。“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改进英语学习方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然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与我们的预期相差甚远。主要问题如下:

(一),高投入,低产出

现代信息技术确实给许多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英语教学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信息技术合理地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是每个英语教师的追求和探索。但目前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待加强,网络资源有待系统化和完善。为了制作一个多媒体素材,有的老师要花很长时间查找整理素材,有的还要找电脑老师帮忙甚至带电脑老师去上课。投入的时间、人力、物力远远超过资源本身带来的课堂效益。这种投入与产出的不平衡在实验区普遍存在,急需解决。

(二),重形式,轻效果。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如声音、图片、flash动画等。有了这些资源的配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更加生动有趣。但是,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和手段,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目前,一些教师只要求课堂上有各种形式和手段,不管教学内容是否合适,盲目使用信息技术;有些老师为了追求高密度大容量的课堂教学,为了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堆积了大量的资源。这些老师走入了一个教学误区,总以为能用信息技术的课就是好课,用媒体材料多的课就是优质课,于是把教室变成了老师演示多媒体的剧场。学生没有时间和机会在这样的课堂上交流和体验。一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你得到了什么?更不用说在英语方面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了。

面对各种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堂教学,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反思。为什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如此之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环境下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最有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哪些部分使用信息技术最有效?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因此,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主体的定义及主要理论基础

(一)、主体的定义

《教学有效性》1、有效教学效果是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符合程度的评价,重点是对学生的评价。2.有效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3.有益的“教学效益”是指教学活动的收入和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二)主要理论依据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西方20世纪的科学教学运动,尤其是在受到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心理学影响的验证教学有效性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中,并引起了世界各地同行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它主张教学是一种没有“公共方法”的教师个性化行为,是一种“凭良心行事”和“既定行为”,认为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很难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和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明确提出教学也是一门科学。换句话说,教学不仅有科学依据,而且可以用科学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师生行为分析、检查教学效果的指标体系、教学行为-结果变量等。

有效教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其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为了更好的把握这个概念,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本义。所谓“有效性”,主要是指学生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所取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换言之,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效果的唯一指标。教学是否有效,不在于老师是否教完了内容,而在于学生是否学到了什么,或者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不到东西,即使老师教的再努力也是无效的。同样,如果学生努力学习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

有效教学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2.有效教学注重教学效率,要求教师具有时间和效率的观念;3.有效教学更注重可测性或量化;4.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反思意识;5.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