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养成教育综述
学生养成教育总结1我校坚持从学生、学校、社区的实际出发,遵循细致、灵活、实用、新颖的管理思路,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中,坚持全面贯彻《中学生新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大力开展学生养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注重学习指导,通过学习促进实践和规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请不要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关系到教育者教育目的的成败。”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可见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其目的是教学生做人。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这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
从每学年开始,我校重点学习新颁布的《中学生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断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树立良好形象。认真组织学生学习《规范》和《规程》,要求学生背熟。
第二,用制度约束来评价和促进规范的实践。
规范常规制度,强化学生的法纪意识,是养成教育的前提。学校制定了各项制度,根据新颁布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行为规范》,对校规、校纪、班规、校纪进行了重新调整和修订,努力做到时时、处处、事事符合规范要求。为了加强制度的执行,学校对各班学生的好人好事和行为习惯进行监督、记录、审核和评分,并及时向班主任反馈各班日常情况,便于各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同时,学校坚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规章制度》、《雅芙中心校中学生一日作息》为校纪校规,以《文明班级评定条例》、《文明学生评定条例》等措施评定文明班级、文明学生。特别是对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学生,及时帮助分析,跟踪监督,定期检查;对于“情节严重”的学生或暂时教育后难以改变的学生,校领导会密切配合班主任进行重点教育引导,必要时请心理老师进行心理辅导。此外,学校坚持每日值班通报制度:即每日值班老师在学校学习窗口向全校公开通报值班和巡逻情况,既反馈好人好事,又有针对性地指出各班学生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既在班主任的教育中引起重视,又对全校学生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这一制度的实施取得了特别显著的成效。
第三,靠环境熏陶,以小见大,遵守规范。
优雅的环境可以陶冶人,特定的环境可以教育人。我校在精心营造优雅校园环境的同时,根据学生个体现象,采取设置特定环境,在学校学习窗口张贴全校学习榜样和好人好事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我们学校,在楼梯和走廊的墙壁上贴有“请靠右慢行”的教育标语,在楼梯和走廊上标注右侧车道的分界线,有效地控制了学生不规则行走,基本形成了靠右行走的习惯。针对部分学生随意丢弃垃圾的不良习惯,学校要求所有老师不能只靠制度,还要以身作则。老师,发现学生喜欢吃零食,经常随意扔果皮纸屑,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当着学生的面捡垃圾,后来这些学生都不好意思随意吃零食,乱扔东西。我们学校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我们说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动了学生,渐渐的学生随地乱扔垃圾的现象在我们的校园里基本消失了。
第四,把握实践经验,以情促内化。
我校在全体学生中组织开展了道德实践体验活动。比如今年我们学校组织七年级学生开展了“清扫校园环境死角”活动。参加活动的学生非常热情。他们清理淤泥,捡垃圾,捡塑料袋,不怕脏不怕累。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非常珍惜。经常组织扶贫活动,对贫困学生进行慰问和资助。3月18日,团支部组织学生到雅芙街敬老院慰问,帮助老人扫地叠被子。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行动,不仅感受到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从而激发了他们对长辈的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了父母的恩情。
利用学生组织的共青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营造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自我教育、爱护集体、爱护公物、自觉遵守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良好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基本文明、道德、纪律等问题的监督管理,在参与中得到教育,杜绝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校园精神文化是通过校园的学风、教风、校风来体现的,是师生享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规范、文化传统、集体舆论和各种身份认同的文化自觉。优秀的校园精神文化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学习习惯,促进他们的基本文明教育和养成教育。通过这些作品,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变。
学生养成教育综述2。学校形成了“以德建校,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和“规范管理,开放教育”的管理模式。6月中学生养成教育总结5438+065438+10月。在办学实践中秉承这一理念,重视德育教育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志向远大、品德高尚、体格健壮、心理健康、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基础扎实、特长突出的优秀中学生。在坚持不懈的德育实践中,育人是核心,养成教育是主线,校园生活课程是载体,落实《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规章制度是抓手。抓基础、抓套路,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坚持理论引导、思想启蒙、情感交流、行为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状态。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育人意识。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什么?简单来说,就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有好习惯的人,必然会产生好的结果。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养成教育是育人的基础工程,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学生的养成教育不是一个人或一部分人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的长期工程,需要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参与。因此,确立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理念,要求全体教职员工以严谨的行为和良好的榜样,做养成教育的实施者,做教书育人的教师,做管理育人的职员,做服务育人的工作者,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时时刻刻受到教育。工作总结是“5438+065438+10月中学生发展性教育总结”。为此,学校在管理制度方面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以“勤奋、敬业、开拓、高效”为宗旨,制定了校领导的职责;以“立志、学习、求实、创新”为宗旨,制定了学生行为准则;以“爱学校、爱学生、爱事业、爱奉献”为宗旨,制定教师岗位职责。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十要十不要》、《教师文明用语、文明禁忌》、《禁止吸烟规定》、《职能部门工作职责》、《教职工工作考核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全校大会和其他多种教育形式落实到干部教师工作中,使全体干部、教师和学生都有章可循。这些规章制度也督促教职工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和谐有序的工作学习氛围,保证养成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二,构建德育网络,狠抓队伍建设
为有效挖掘和整合学校德育工作力量,形成“大德育”育人体系,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成员包括副校长、各职能部门主任、团委书记、年级主任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成员分工,将学校德育工作细化到每个人的责任,形成了“校长-政教处-年级-班主任”的管理网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学校在注重德育领导机构力量的同时,非常重视德育队伍的建设。重点加强“两支队伍”建设:教师和班主任。
德国教育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教师本身就是学校中最重要的教师,是最直观、最有教育意义的楷模,是学生最生动的榜样。”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是学校加强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前提和关键。俗话说“先纠正别人,先教别人,先教自己”。教师行为模式是经常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教师的模范行为是促进学生道德实践和行为模仿的榜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爱好,他们必须在老师中寻找自己的榜样。各学科教师的群体形象和平时的言行举止本身就是培养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最生动、形象、最有启发性的教育。因此,学校在狠抓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同时,强调师德建设,大力倡导“爱学生、爱学校、爱事业”的教育,努力用优秀的师德师风感染和教育学生。在师德教育中,要以治本为先,抓起点,抓风气,对教师提出高而严的要求,大力倡导“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事”的教育理念,从教师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提高入手。尤其是在gfd、礼仪、遵纪守法、关爱学生等方面,老师要做到礼貌温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
学生养成教育小结3。我校自20xx年6月5438+00开始开展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学校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分解学生行为习惯,以文明礼仪教育为重点,扎实开展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校被全国关爱成长行动委员会评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我本人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先进个人”。根据学生实际,坚持全面贯彻新《小学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守则》,大力开展各种学生养成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摘要如下:
一是注重学习指导,通过学习促进实践和规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请不要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关系到教育者教育目的的成败。”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可见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其目的是教学生做人。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这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
作为全国十大小康村之一,皇城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肯定更高。我校重点学习新颁布的小学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断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师生形象。首先,我们精心组织学生学习《小学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守则》,要求他们熟记于心,并不断检查自己的行为。
第二,靠环境熏陶,以小见大,遵守规范。
针对学生在楼梯、楼道行走不规范,经常出现拥挤、吵闹现象,教育学生“请靠右慢行”,并让值日生检查监督,有效控制了学生行走不规范,基本形成了靠右行走的习惯。针对学生喜欢在课桌上乱涂乱画的现象,我们要配合学校对各班的课桌进行清理,并定期检查,同时教育学生爱护课桌,保持整洁。采取这一措施后,学生在课桌上乱涂乱画的现象明显减少,对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同学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对在课桌上涂鸦没什么看法。”现在我知道,破坏公共财产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设施是错误的。“另外,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我们也尊重一些学生喜欢花的天性,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带进学校和教室,让学习环境更加优雅。针对部分学生随意丢弃废弃物的不良习惯,配合学校的折弯工程,我不仅靠制度约束,更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发现同学喜欢吃零食,经常随意扔纸屑。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当着学生的面捡垃圾,后来这些学生都不好意思随意吃零食,乱扔东西。我们说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动了学生,学生随地乱扔垃圾的现象在我们校园逐渐消失。
第三,把握实践经验,以情促内化。
经常组织扶贫活动,对贫困学生进行慰问和资助;组织感恩节演讲活动和家庭游戏。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感受到了父母的劳累和辛苦,从而激发学生对长辈的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恩情。
第四,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有一定的依据,在加强行为规范教育时也要把握具体可行的特点。例如,如果我们要求学生使用礼貌语言,我们应该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礼貌语言以及如何使用礼貌语言。称呼长辈为“你”,不要直呼其名;问别人的时候说“请”;给别人添麻烦的时候说“对不起”;当你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要说“谢谢”。不管你在生活中用什么,都要小心处理,用完后放回原处。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发现什么上交什么,等等。如果要求具体明确,学生就容易掌握。另外,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所以要分层次对待,尽量具体可行,贴近学生生活,被学生接受。
第五,重视家校合作
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视。有些孩子在家和在学校的表现完全不同。对此,我利用每天两次接送孩子放学的机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希望家长能配合老师的工作,把孩子培养成人。总之,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学生的长期努力和教师的不断监督和指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培养,必须持之以恒,一点一滴,滴水穿石,日积月累,让养成教育真正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督促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这些作品,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变。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创新,让我带的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人生中最重要的金钥匙——良好的习惯。
学生养成教育总结4“习惯决定命运”已经成为常识。习惯是人经过反复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特征。好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在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身受益。反之,从小忽视好习惯的培养,让坏习惯发展成坏习惯,就会贻误人生。
实践表明,养成习惯的教育越早抓越好。我们的教育不能等孩子上了大学,走了社会,再回来强调“节衣缩食,尊师重道”的要求,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因此,本学期我们两年一组高度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积极开展行为规范活动。以下是我在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面的工作总结。
一、确定指导思想:
1,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关键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必须遵循“从他律到自律”的规律。
2、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要落到实处,从细微之处入手,可以通过训练、强化训练、引导和主观意识来养成。
3.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不能一蹴而就。要在实践中体会,在活动中感受。
一、考试内容
行为和习惯
1,开发了好宝文具,照顾桌子凳子;遵守校规,安全第一;注意卫生,不乱丢人家的垃圾;多参加活动,锻炼好习惯。
2、严格到校、休息时间。
(2)学习习惯
读写规范,写作认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堂表现,主动性;团队合作,善于沟通;喜欢读书,注重积累。
(3)文明习惯
举止文明,对他人有礼貌;严格训练,及时反馈。行为规范教育必须建立在“以理会心,以情动人,以行导人”的基础上。
二、考试方法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老师评价。
第三,检查的结果
通过这次考试,全年级优秀率95%,部分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不到位。
同时也认识到,养成教育不是校长、政教处、少先队或者一个老师的事,而是全校师生的事。很显然,要把握学生的成绩和教学质量,必须从把握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树立“行为准则教育我有份”的理念,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注重养成教育”的氛围。
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不是几次教育和活动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坚持。
四。成就和努力
在全体学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每个人都能按照培养目标完成训练,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学生可以在头脑中形成一个* * *知识,学生知道以后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成绩也很显著,但不代表没有问题。行为准则培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重要的是坚持和持之以恒。今后要更加注重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学习和吸收别人的经验,把学生的养成教育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