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教学回归学生生活

第一,注意观察生活,拓宽学习视野。

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这些课文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有些课文展示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普遍看到的生活现象,有些甚至相当熟悉。然而,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些同学对这些东西漠不关心,无意关注,知之甚少或者根本不知道。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在观察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生活,拓展和丰富自己的视野,从而更好地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比如在江苏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荷花》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们说说谁见过荷花。话音一落,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高高举起了手。然后我问你们谁仔细观察过莲花?结果很少有人举手。这说明学生平时忽略了观察事物。为此,我引导学生看作者叶圣陶是如何观察荷花的,又是如何描写荷花的。让学生通过阅读感知整体。当学生意识到“我”是如何看待莲花的时候,老师就借机引导学生说出他们是从哪个自然段落中学到这些的。组织学生反复阅读相应段落。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他们认识和理解课文,使他们学起来得心应手。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小学生对时间和空间理解的局限性,不能完全理解文中的一些具体人物和事件,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甚至错误。为了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在教学前应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查阅相关资料,掌握背景材料,加深对课文所描述事件的理解。比如在《大作家的小老师》的教学中,我安排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和查阅有关伟大作家萧伯纳的资料,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萧伯纳的谦谦形象,同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第二,进行课文的情节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开展课本剧表演是促进有效学习的重要手段。课本戏剧活动教学能有效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于小学语文课文教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编自演话剧,这样不仅课文的故事再现得非常清晰,而且学生对课文含义的理解也有一定的深度。课本剧的表演使学生对课文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有了更好的把握和体验,从而理解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表情、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这对学习写作是非常有益的。比如在《负荆请罪》的教学中,为了再现历史生活情境,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教学效率,我要求学生在查阅资料,对历史背景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了解廉颇和蔺相如的社会环境及其生活状况。最后,每组表演一个课本剧,学生们都很投入的表演,从语言到动作,从表情到心理活动。观看的学生仿佛置身于遥远的历史事件中,教学效果非常好。

第三,延伸语文教学课堂,学以致用,锻炼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关注生命。如果学生对生活有切身的体会和深刻的感受,将来就能融入生活,理解生活,研究生活,享受生活。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教育学生学会生活、认识生活、享受生活。所以,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最终目的不是学会如何理解课文,而是把学到的语文知识很好地运用到生活中,特别是创造性地运用。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为生活服务,是语文课堂教学向生活延伸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生活。例如,许多学生在学习了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第12册第7单元后,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老师的感谢和赞扬。一些学生送贺卡表达他们对老师的感情,而另一些学生给老师写信表达他们的培养和感激。再比如,在学习了三亚的日落和烟台的大海之后,我安排学生做小导游,让他们给亲戚朋友介绍三亚和烟台的美景。在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能有效地改善和发展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第四,充分开发合理的想象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生活丰富多彩。如果你敢于想象和创造,生活将是丰富多彩的。对生活的想象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想象,引导学生在文本内容描述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并要求他们将想象的内容以作文的形式写出来,既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童话《天鹅的故事》中有一段话:“一只非常大的老天鹅高飞了,但它没有飞走。取而代之的是,它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一样在冰面上重击胸部和翅膀。经过这重重的一击,镜面般的冰被撼动了。然后第二次,第三次……”(引自:苏教版国家标准第八册第16课)我请学生思考这个问题:老天鹅是如何破冰的?要求学生按照“飞升”、“石像”、“重重摔”、“第二次”、“第三次”等关键词展开想象。学生脑海里会浮现出老天鹅舍命破冰的“壮举”场景,从而感受到老天鹅的智慧、坚韧和勇气。学生的创造潜力是通过想象开发的。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优化了教学方法,而且使学生能够观察和理解五彩缤纷的世界,发现和理解生活的万千气象,体验和感受生活的无穷乐趣,从而更好地理解生活的真谛,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