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汉语教材之争
旧启蒙语文教科书始末
叶至善
七十二年前——也就是1932,上海明凯书店出版了一本小学国语课本,共八册。我父亲叶圣陶先生(邵云)写的文字和我父亲的好朋友丰子恺先生画的插图。教材一上市就有点轰动,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好评。尤其是小学老师,说有的课本陈旧,语言枯燥,插图枯燥,孩子看了就烦。他们从哪里能对学习产生兴趣?俗话说“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应该是这样编的。父亲和冯老师受到鼓励,于1934完成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四册。
父亲和冯老师编这十二本教材的时候,我已经上初中了;我仍然记得七十年前的一些琐事。我能背诵我父亲写的一些课文,尤其是歌谣。我还记得冯先生画的一些插图的轮廓。初中上册第一课只有两行:一行是“早上好,先生!””孩子的语气;一行是“早上好,孩子们!”老师的语气。两句话很短,初学者会听一遍;七个单词中有一个是重复的,只有六个新单词。笔画不多,架子清晰易认,比写字方便。把这两句话放在第一本书的开头,似乎有点讲究。开学第一天,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踏入学校,感觉一切都很新鲜,很陌生。看到老师,他们走上前,鞠躬问好。老师微笑着欢迎他们。上普通话的时候,老师发课本。当他们打开它们时,他们发现教科书已经在那个温暖的时刻写好了,并且有像快照一样的插图。插画中是校园的一角,绿叶红花的美人蕉正在盛开,正是初秋时节。如果老师善于启发,一定会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逐渐形成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明凯书店处于战火之中,损失很大,所以许多书不得不停止印刷,包括所有的小学课本。直到1980,父亲到了我现在的年纪,有人让他写一篇《我和儿童文学》,他才回忆起半个世纪前自己编过这样一本小学语文教材。他说,这本教材小学生八册,高中生四册,* * * 400篇课文。400篇左右,“形式和内容都很复杂,大约一半可以说是创作,另一半是基于再创作。总之,没有一个是现成的,抄袭的。”他还说,“给孩子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重培养孩子的读写能力,所以课本必须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律和程序。但这还不够。小学生既然是孩子,那么他们的语文课本一定是儿童文学,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开发他们多方面的智慧。我编这本国语教材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
《启蒙小学国语课本》70年就要绝版了,早就难找了。突然传来好消息。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找到了一本完整的,将影印出版,作为“文献”。题目简单明了,叫做“老明凯语文课本”。我很高兴按照指示写这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