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梦和金庸的故事是怎样的?
夏梦在金庸写的所有戏里都是主角,他们的合作令人羡慕。《夏梦是老板》由导演,但电影的名字被问金庸的夏改了。夏梦于1954年嫁为商人之妻,1967年9月移民加拿大。当时的《明报》在头版有罕见的整版报道。金庸还特写了社评《夏梦春梦》,称夏梦为“好女人”,并写了一首关于她的诗:“终究要走,你又没活过。他年轻时花团锦簇,莫问是个奴隶。”可谓人才辈出。
金庸处处精彩,当然也不会感情平淡,让观众失望。否则,他怎么能写出像杨过和小龙姑娘这样引人入胜的故事呢?记者曾问他一生中有过几段罗曼史。他回答:“很多,当然希望不要太多。爱情能简单一点就好,但这是身不由己的。”
其他的基本没什么关系,但在金庸笔下小龙女就是一个原型。给你一个我复制粘贴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龙女的名字比她的来历更奇怪。她是被扔在重阳宫外的弃婴。她被古墓派二代收养,并被授予武功。“丘处机说,‘这个龙女叫什么名字?外人自然不知道。那些异教徒叫她小龙女孩,所以我们就这么叫她吧“而‘那些异教徒’知道世界上有一个小龙女,是因为她的姐姐李莫愁。
小龙女的爸爸姓龙?她妈姓长?还是她的主人姓龙?这个名字是她父母给起的?她的主人挑起的?还是她自己开始的?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十几年,终于在2007年让我恍然大悟:小龙女的名字是金庸起的!
我在《解码金庸密码》里读到过这个名字:小龙女孩——杨过口中的“龙儿”。金庸的表哥徐志摩称陆小曼为“小龙”、“爱龙”、“龙龙”、“我最甜的龙”。徐石《我来买长江边的一朵莲花》:“我有一滴伤心的泪——我想你,我想你,小龙!”。
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解释。
此后,网友薛汉教我:“小龙姑娘的名字,应该来源于‘武城小龙姑娘’,武城小龙姑娘的‘荆州亭题柱’一词,受到后人的推崇,被收录为《白象词谱》中的典范词。但她的身世却不为人知。金庸不看《白象词谱》有什么原因吗?”
有网友夸我“深刻”,对我来说绝对是名声在外。我的“深刻”程度只够让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深刻”。比如《白象词谱》从来没有收录过一个眼球,《武城龙啸女》更是闻所未闻。
或许小龙女的名字跟‘武城小龙女孩’这个人有关系?但我的初衷没有变:神雕侠侣与徐志摩和陆小曼惊人的婚姻爱情关系不浅。也许是我太过敏了,总觉得70年来很多浪漫的作品背后,隐约可见徐志摩的背影。
“世间情为何物?”教人读《神雕侠侣》!《神雕侠侣》据说是武侠小说,而不是言情作品。金庸立志要写一部惊天动地、惊天动地、惊心动魄、风雨飘摇的爱情传奇。当然,小说来源于虚构。想以金庸的大才为基础,但又不能完全凑成撞墙,一无所有。或多或少都是根据我遇到或听到的事实,提炼和表现出来的。
“《神雕侠侣》试图通过杨过这个角色来表达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克制。礼俗是暂时的,但当它们存在的时候,就有巨大的社会力量。师生恋不能结婚的观念在现代人心目中当然不存在,但在郭靖、杨过时代却是理所当然的。”(<神鹰。附言>)
如果《神雕侠侣》的故事真的是原创,那一定与“世俗礼俗对人的心灵和行为的束缚”有关,但不会是师生恋,因为“师生恋不能结婚的观念在现代人心目中肯定是不存在的”,这种观念不仅不复存在,甚至成为时尚。比如伟大的文化旗手鲁迅先生,先是和他的学生许广平同居,然后结婚,当时也没有太大的社会反对。
1915左右,家族的“专业堂”查淑清结婚了,嫁给了徐神如(徐志摩的尊称)的堂弟徐璐。他生了四个儿子:梁铿、梁勇、于凉和高靓。年轻时,查经常随父母到舅舅家作客,与他的堂兄徐志摩也有过几次交往。1931年,志摩被杀。第二年春天,灵柩被迎回海宁安葬,8岁的查·梁勇随母亲前往吊唁。
1922年,徐志摩爱上已婚妻子陆小曼,同意与原配妻子张幼仪离婚。这违背和挑战了当时的‘世俗礼仪’,遭到了包括父母在内的亲朋好友的一致反对,也遭到了社会文学界的谴责和声讨。在世人冰冷的目光下,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他们还在业余时间回到海宁,住在新建的“清源阁”,徐志摩称之为“相超”。此巢至今犹存,大门口题“诗人徐志摩故居”,匾底题“表哥金庸尊”。
海宁是一个小县城。我相信金庸在1937离开家乡之前的十年里,多次路过这个‘香巢’。我对表哥和他传奇的婚恋并不陌生(1963年,梁实秋为一个老朋友写的《徐志摩的名字差点被他的风流韵事掩盖了》)。
徐璐的婚姻和爱情,既失去了与父母的爱情,不得成为朋友和老师,还嘲笑他的亲戚,包括他的姻亲查。1931年,志摩空难身亡后,查家取了一句“思训语难焚,仆射余情”。这是我见过的最不近人情的挽歌。我们用杜牧(司勋)和张剑锋(仆射)的故事,完全聚焦于逝者的情感生活。批评的声音很多:徐志摩诗词书信中的各种“绮语”应该是“烧”出来的却只是“难”耳朵!
谁写的?!当然不是金庸。那年他七岁。这是他的父母或祖父母写的,代表了当时老一辈对徐和鲁爱情的态度和重视。可以推断,多年以后,这件事依然会是金庸家里日常讨论的话题。可能不是没有长辈对金庸进行‘机会教育’,让年轻的金庸很熟悉。
但是,那个时代和今天很像,父子的思想几乎是截然相反的。父母反对和不喜欢的往往是下一代真诚渴望的。在金庸的‘少年维特’阶段,我不禁对表哥的恋情无动于衷。后来他回忆起自己的少年时代,读了表哥的西湖和他的诗,受益匪浅。问题是:他没有读过艾米的信吗?你没看过《梅轩索隐》吗?真的吗?
对于杨过来说,郭靖既是老师,也是父亲。杨过嫁给老师,他最在意的是郭靖的态度,而郭靖强烈反对:“如果你通过了,就要坚定立场,做一个好人,不要身败名裂...如果你过了,我的心很痛,你懂吗?我宁愿你死,也不愿你做坏事,你明白吗?”
志摩是梁启超先生的关门弟子,梁先生也坚决反对他与陆小曼结婚。经过胡适先生的再三游说,他才勉强同意当证人。在婚礼致辞中,梁任公作为一个严师,当着100多位嘉宾的面训话:“听着,徐志摩,陆小曼,你们都离婚了,都再婚了。这都是由于你的不熟练,你以后会后悔的...我,作为你徐志摩的丈夫——如果你还认我为绅士的话——也将作为今天婚礼的证婚人。
这篇别出心裁的婚礼演讲稿,如今陈列在海宁徐志摩故居。2003年,金庸回到家乡。报纸上说“金庸看了梁启超的婚礼演讲稿,会意地笑了笑”“不必远”。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也假装笑了笑。
真正理解徐志摩的是他的小学同学郁达夫:“如果他们的深情在一个进步的社会,一个理解的社会,那岂不是千古美谈?”诚实、温柔、迷人,又像慈墨池一样温暖、真诚的小男人,相遇、相聚,自然会擦出火花,燃烧成一片。他们哪里还能得到儒家的道统?从哪里可以得到宗法制度?当这件事在北京的传播界成为话题的时候,我很佩服志摩的天真和小满的勇气,也很难看到。"
我们试着把徐和陆的名字改成杨过和姑娘。是不是也很合拍?郁达夫对“道统、宗法、家风”的批判,与金庸的《神雕侠侣》有关。“礼仪习俗虽然是暂时的,但当它们存在的时候,却有着巨大的社会力量”,这也是巧合吗?
徐志摩,是杨过!!
你在开玩笑吗?他们的出身经历和精神气质相差太大。相似之处无非是:(1)“不顾一切,具有强烈的可燃性”和“天再高,人死我亡,也不会把整个宇宙烧成光秃秃的地面”的热情;(2)不在乎他人言语,追求个体自由的志向;(3)处处留情的大众情人的潜力和风度。
特别是在写《神雕侠侣》之前,金庸自己也遇到了类似徐志摩的困境。比如,到了香港后,第一次见到了罗申,而金庸见到了一个人——华长城电影公司的负责人孟。金庸1953年与杜叶芬离婚,夏梦1954年结婚,1956年与第二任妻子朱梅结婚。金庸当时的心态,有* * *宋跟他表哥徐志摩的时候,徐志摩和金庸,‘他是我兄弟彼此是一样的’。
或者:金庸1957年进入“长城电影公司”,全是为了追求夏梦。据我猜测,金庸进长城未必和夏梦有关,但他出长城一定和夏梦有关。
如果说金庸和夏梦有过一个开始,那么59年已经结束。如果完全没有开始,那么59年的金庸已经绝望了。这种心态体现在杨过《一天天》小说的情节中,同样的绝望,同样的愤懑,同样的无奈。
1959对于金庸来说是关键的一年。这一年,他离开长城电影公司和夏萌,于5月20日创办《明报》。
爱情幻灭后,浮士德追求事业。金庸之前出过《神雕侠侣》,季夏安先生惊呼“真命天子出来了”。而金庸本人(尤其是早年)根本没有把武侠小说当成“事业”,只有“明报是我一生的事业和荣誉,是我对社会、对朋友、对同事的责任”;“我当时写小说其实是副业,我主要是想办一份报纸。如果报纸想吸引读者,那我就写一些小说来增加读者。”
《明报》开幕当天,金庸开始撰写连载新作《神雕侠侣》。
三毛认为:“金庸小说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写了一个“爱”字,这个字对人类来说还是难以捉摸的,可以让人上天堂下地狱。不了解金庸和夏梦的这种关系,就不会理解他在小说中对‘爱情’的描写。”。
尤其是金庸留给夏梦的《射雕英雄传》和小龙姑娘的形象。
看金庸后来的态度,夏梦对他绝不是完全虚假的。所以金庸会在《明报》创刊后不久,为夏梦开设专栏,发表她的游记。80年代初夏梦的电影《去怒海》也是夏梦专门请金庸修改的。
夏梦在六七暴动后移民加拿大,金庸特意在《明报》发表社论《夏梦的春梦》:“对于让她成名多年的电影圈,以及在电影界奋斗的一页历史,夏梦一定有无限眷恋,但她最后还是离开了。这自然有很多原因。在我们的想象中,一定是加拿大草原的空气更清新,可以让她过上更宁静的生活。这也是她在事业巅峰时毅然抛弃一切,回归山谷独立的原因。恰恰是‘我终究要走,但我从未活过。当我年轻的时候,到处都是鲜花,莫问的奴隶回到了家乡我们在这里祝她一切顺利。"
“仍在谷中,但已独立”?是不是和杨过的小龙女《神雕侠侣》的情节很相似?当然,那是后话——距离金庸写完《神雕侠侣》已经五年了。金庸当时就有贾宝玉“终究没有误读林妹妹”的感觉。虽然和夏姐姐“躲”在一起的不是自己。
至此,或许可以猜出杨过和小龙女(如果有的话)的原型人物:徐志摩——金庸杨过;陆小曼-夏梦-小龙女孩。
为什么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安排了“小龙少女失贞”的情节,并且顽固地拒绝做任何改动?是因为贞节观念也是‘世俗礼法’之一,极大地制约了宋人的思想。又或许甚至潜意识里,金庸无法消除小龙女的原型印记——在遇到真正的‘杨过’之前,陆小曼和夏梦都是别人的女人?
1970年,金庸写了《三十三个火枪手》。《校园客传》:“我国传统观念认为,爱上别人的老婆是不对的,正面人物绝不能有这种心理。而写现代小说不仅不需要这种顾忌,还体现在试图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不知金庸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是否也反思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至于金庸说的田归农和另一个“爱上别人的老婆”南兰的故事,与夏梦无关。
“最后,在一个温暖的夜晚,客人侮辱了主人,妻子侮辱了丈夫,母亲侮辱了女儿。”读《飞狐传奇》,似乎能感受到作者自己的愤懑。
1998,74岁的金庸眼含热泪说:“是她(第一任妻子杜叶芬)背叛了我。”
记得接触过金庸先生的一些生平介绍。金庸年轻的时候迷恋过长城三公主之一的香港女星夏梦。
金庸曾经说过:“没有人见过史有多美。我觉得她应该长得像夏··”他还说:“生活中的夏梦真美,它明亮的光使我目眩;荧幕上的夏梦更美,明星的风范让我心跳加速,魂牵梦绕。"
金庸为了接近夏梦,痴心不改。那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在香江小有名气的大才子了,却委屈自己加入长城电影公司当编剧,这样就能天天见到同一个公司的夏梦。夏梦欣赏他的才华,但夏梦在遇到金庸时已与商人林葆诚订婚。夏梦对金庸保持着一种敬意。
从金庸的这些经历可以看出,金庸小说中的很多女主角都有夏梦的影子,她们的原型就是夏梦。
据介绍,金庸非常重视书香门第,女主角的良好出身会赋予她女性的优势。比如《染有皇室血统的剑》中的女主角出身不好,所以金庸写她是嫉妒,而不是家境好。这一点可见一斑。
金庸,原名查,江西婺源人,1924年2月出生于浙江海宁县原华镇一个显赫的书香门第。抗战胜利后,金庸进入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后在杭州任《东南日报》记者。在这期间,他认识了第一任妻子杜叶芬,她出生在一个中产家庭。不久,金庸考入上海《大公报》,被派往香港担任国际电信翻译。1948年秋天,金庸和杜叶芬在上海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他们的父母对这场看似门当户对的婚姻非常满意。然而,金庸对富裕而平庸的生活感到不安,他永远无法放弃当外交官的梦想。虽然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形势,他屡屡受挫,但他从未放弃个人奋斗,一直奔走于内地和香港之间。时间久了,他和妻子的关系越来越冷淡,最后杜叶芬爱上了别人。1953年,金庸在香港某报发表声明,宣布与杜叶芬离婚,理由是她不能生育。后来,他对朋友说了这么一句令人揪心的话:“爱一个人,就得爱她一辈子,但往往做不到。”。不是你不想做,是你做不到。世事难料,再好的夫妻,将来也有可能分手...“经过这一次沉重的打击,金庸突然意识到自己在感情世界里是那么的可怜,他渴望找到一个真正能和自己同甘共苦的爱人。
半年后,金庸遇到了一个他永远不会忘记的女人。她是香港长城电影公司著名影星,有“长城公主”、“香港美女”之称的夏梦。金庸爱上了长得好看气质高雅的夏梦,觉得真爱终于来到了他的身边。为了经常去夏梦,金庸进了长城公司写剧本。夏梦主演的《美女》《子夜钢琴》《恋爱中的女人》等电影剧本都是金庸完成的,他们的合作非常成功。
但金庸对夏梦的爱,注定是柏拉图式的,因为夏梦已经名花有主,而且早已嫁作商人的妻子。虽然她很尊重金庸的才华和人品,也理解他的心思,但她深爱着丈夫,只能把他当成知己。所以金庸个人的心爱之人注定是没有结果的。但他特别珍惜这份短暂而美好的爱。他在一篇随笔中写道:“其实和一个人交往是很深刻的。没必要永远这样。虽然爱情看重的是善良,但是闪电恋爱也很惊心动魄,两三天就能达到二十年。”
不久,他带着悲伤的心情离开了长城公司,带着失恋的痛苦,完成了武侠巨作《神雕侠侣》。细心的读者发现,《神雕侠侣》中“小龙姑娘”的笑容似乎和夏梦很像。实际上,金庸把对理想爱情的渴望和期待寄托在了“小龙姑娘”身上:梦中的“她”应该是那种聪慧过人,会弹琴唱歌的女子。然而,理想的美在哪里?金庸不禁感叹:“我错过美色,早日求美,良缘安?”
失去孩子的痛苦在情感上触礁了
1956年5月1日,金庸再次步入婚姻殿堂,第二任妻子朱容貌优雅美丽。她毕业于香港大学,英语水平高,意志坚强。她是一个事业型的知识女性,敢打敢拼。65438年至0959年,《明报》由夫妇俩创办,金庸任主编,朱为唯一女记者。这项工作既紧张又辛苦。当初《明报》的销量并不理想,甚至面临倒闭的危险。而且他们的四个孩子相继出生,情况更加困难。有时他们不得不依靠典当物品来谋生。当时因为经常熬夜,工作需要提神,就买了一杯咖啡一起喝。虽然日子很辛苦,但金庸常常觉得很幸福,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知心爱人。
到1970,金庸已经写完了14部长篇和短篇武侠小说。他将作品首字母连成对联:“飞雪射白鹿原,笑书神夏倚碧渊。”他的武侠小说在华人世界风靡一时,《泰晤士报》也发展成为香港的畅销报纸,金庸夫妇也相继创办了一些子报,终于走出了困境。但随着他们事业的逐渐扩大,他们的婚姻开始出现问题:金庸的性格是外柔内刚,不会轻易改变,而朱也是一个坚强的人。在困难的日子里,他依然能形成积极进取的合力,即使偶尔有分歧,也会很快解决。一旦他克服了困难,外部压力小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就不能再掩盖了。两人因对事业发展方向的看法不同,经常与“帮派”发生争执,不久分歧发展为感情伤害。于是,婚姻的裂痕越来越大。金庸不希望这段历经重重考验的婚姻就此结束。他尽力去补救。但是,生活并没有按照他的主观意愿继续下去。不久,他一生中最痛苦的事情发生了:大儿子查夏川自杀了!这个变故成了他和朱鲁西关系破裂的导火索。金庸对他的长子查·夏川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的影响下,这个孩子11岁开始发表文章,然后去了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相反,查和母亲的关系并不好,因为朱露西经常发脾气,和丈夫吵架,不听儿子的再三劝说,以至于查有一段时间都不理她。在目睹了父母之间的不和后,查·夏川感到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很难过,对生活充满了悲观的想法。1976 10,19岁,因为和女朋友吵架自杀。金庸和朱都无法接受孩子的巨大损失,都觉得对方应该为孩子的死负责。他们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没有办法解决。
几经波折,我们将再次“围城”
当晚,金庸无精打采地在一家酒吧独自喝酒,引起了一名女服务员的注意。她叫林乐怡,在这家酒吧做兼职。她觉得这个失意的男人似曾相识。再一看,原来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午夜时分,金庸终于喝得酩酊大醉,趴在饭桌上睡着了。
林乐怡吓了一跳,向女老板汇报了金庸醉酒的情况。老板很无奈:酒吧里只有三个女服务员,大家都不知道怎么联系金庸的家人,但又不能把喝醉的大作家推出门外。老板不得不命令林乐怡和另外两名女服务员把金庸扶到后面的一张空床上。然后,她让林乐怡保管它一段时间,当他醒来并问及他的地址时,就用汽车把它送走。
大约一个小时后,金庸醒了。他头痛欲裂。突然,他看到一个年轻女孩坐在他旁边,愉快地看着自己。他吃了一惊,挣扎着坐起来。林乐怡关切地问,“金庸先生,你好些了吗?你在我们店里喝醉了。”说完,她给金庸倒了一杯茶。金庸谢过她,从对话中得知了她的名字。这时,他仔细打量着林乐怡,发现她身材修长,长着一张桃花脸,杏眼中的眼睛温柔而慈祥。不知道为什么,看着朝气蓬勃的林乐怡,金庸却微微有些心不在焉。他想起自己逝去的青春,心里突然感到莫名的悲伤。
林乐怡关切地说:“金庸先生,我很喜欢你的武侠小说,尤其是《神雕侠侣》。我已经读过好几遍了。酒喝多了身体不好,我们都等着你写新作呢!”金庸在失意的时候听到这样温柔的话,很感动。长期生活在名利的光环下,他见过太多的浮华和虚假,但现在他觉得这个年轻女孩有值得信赖的品格,所以他向她倾诉了自己的痛苦和烦恼。从此,这两个相差29岁的人成了朋友。在林乐怡眼里,金庸不仅是一位博学的老师,更是一位常常脆弱、需要被理解的大朋友。
很快,金庸夫妇创办的《中国晚报》就闹矛盾了。朱与总编辑之间隐藏已久的矛盾骤然激化,最终导致该报因辞职并带走大批得力员工而被迫停刊。面对这一切,刚愎自用的朱没有检讨自己,反而激怒了金庸。结果他们又大吵了一架。这次争吵让两人都意识到婚姻已经走到了尽头,朱最终正式提出分手。金庸虽然也觉得和朱的婚姻很难维持,但还是坚持一拖再拖,给对方更多的时间考虑。在那个最痛苦的日子里,林乐怡给了金庸很多善意的开导和安慰。她说,“不管你是谁,在你有困难的时候,你都应该得到同情和帮助。”心地善良的她不愿意看到金庸一家支离破碎,希望他们复合,但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让她深感尴尬。
这一天,金庸再次来到酒吧。因为店里的客人不多,无所事事的林乐怡和金庸聊天,试图缓解他的抑郁。就在这时候,朱竟然出人意料地闯了进来,向扑了过去。金庸气得浑身发抖,心脏病发作,差点休克。朱没看见,等他喘完气就走了。林乐怡又羞又怒,忍住内心的屈辱,叫来医生检查。金庸对这个善良宽容的女孩充满了感激。然而,几天后,当金庸再次去酒吧时,她看不到林乐怡了。这位女老板说,林乐怡对那天发生的事情非常不安。为了不影响金庸夫妇的感情和酒吧的声誉,她毅然辞职。听了这话,金庸为林乐怡感到难过。他带着复杂的感情和失落离开了酒吧。
这次离婚是金庸提出的,朱开始不同意,坚持认为是金庸的新欢导致了他们的不合。但是,金庸的决心已经下了。朱觉得再拖下去对他没有好处,就同意了,但她也提出了两个离婚条件:金庸必须付给她一大笔补偿费;不管三个孩子跟谁,金庸再嫁都不能再要孩子了。此外,她还有一个附加条件:离婚后如果发现诈骗,再起诉。金庸答应了所有这些苛刻自私的条件,他只想尽快摆脱。
红颜知己相伴而行
在结束了这段痛苦的婚姻后,金庸感到了强烈的挫败感。他觉得自己写了那么多感伤的爱情故事,却没能经营好自己的婚姻。这真的是一种悲哀。他觉得那种完美的感觉只是他追求的一个虚幻的梦。现在他从梦中醒来。虽然很痛苦,但他终于踏上了真正的土地。不知道为什么,金庸总觉得应该给林乐怡一点失业补偿。几经周折,他终于找到了她。当林乐怡得知金庸的目的时,她表示坚决反对。她说:“我尊重你,真心希望你幸福。暂时失业也没关系。我能再找到它。”听完金庸的话,心里充满了无言的感动。
金庸的朋友们终于知道他有一个红颜知己,他们都为金庸今后的生活着想,于是想方设法撮合他和林乐怡。金庸虽然喜欢林乐怡,但坚决反对,理由是林乐怡不能答应,因为两人年龄差距太大,我怕她错过青春。但是朋友们决定试一试,并直接问了林乐怡。林乐怡犹豫了一下,最后摇了摇头。问为什么,她没有说,其实她心里对遭受感情创伤的金庸有一种复杂的感情。她佩服他的才华,想好好照顾他的晚年生活,但金庸毕竟是名人,她又担心世俗的流言蜚语。
就在这时,金庸生病了,他的儿女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能随时守在他的身边。林乐怡觉得他不能袖手旁观而主动照顾金庸。金庸恢复得很快,林乐怡又要走了。他忍不住握住她的手,伤心地问:“你是不是觉得我老了?”林乐怡脸红了,连忙说道:“不,我害怕...我会考虑的。”然后她慌慌张张的走了。
两天后,林乐怡告诉金庸,她决定和他共度余生,但金庸此时又犹豫了。他想起了离婚时朱提出的条件。但是林乐怡已经知道了。她没有表现出任何不快,只是轻轻一笑,说:“没关系。我以后就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照顾你了。”金庸深情地看着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不久,他们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婚后,金庸忍痛送妻子去澳大利亚留学,一去就是四年。留学期间,林乐怡有很多追求者,金庸对此很大方。他曾在电话里说,如果遇到更好的人,他会请她慎重考虑。结果林乐怡第一次向他发了火,说他已经给了他一颗心,说他忍着寂寞去澳洲留学是为了能和他有更多的* * *语言,以利于他以后的工作。林乐怡完成学业后,一天没呆就回来了,很快成为“金大侠”的得力助手。她和金庸前妻生的三个孩子相处得很好。她是一个真正的妻子和母亲。时间长了,连朱都感叹。对此,金庸非常满意。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我妻子不是孩子的亲生母亲,但大家相处得很好。我前妻经常来和我们见面,一起吃饭。如果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必须帮助她。”
1995年春天的一天,金庸在家中突发心脏病。当时,林乐怡急得哭了起来,急忙把他送到医院抢救。医院付出巨大努力,成功为金庸做了“小球弹力塞手术”,使他转危为安。在最危险的日子里,林乐怡连续50多个小时不睡觉,从未离开过他的床。还有一次,医生说金庸肾衰竭,可能需要肾移植。乐毅当即表示,她愿意给丈夫捐一个肾。虽然后来不做手术好了,但金庸对妻子的深情还是很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