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社区邻里互助计划及总结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走访了解熟悉的邻居的生活、学习、工作情况。
2.懂得与邻居和睦相处,有利于文明健康的生活,也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感受互助的快乐。
3.学会和邻居友好相处,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来维护家人的周边环境。
活动准备:
学生调查,老师了解学生生活,制作多媒体课件。
总体设计思路:
1,从儿童生活出发,面向生活,回归生活。
“生活是孩子接触社会的唯一途径(课标)。”南师大教授路捷指出,德育课“源于生活,生活是首要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这门课要学习的内容都来自生活。它们既不是神的隐喻,也不是人凭空的框架和创造,但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生活的周边环境——邻居和邻里关系作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通过教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生活中发展,在生活中培养,在提高和培养的过程中生活。通过播放几段视频,模拟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结合真实情况,让学生仔细观察,充分体验和感受,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如何与邻居相处。
2.根据活动目标,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调查活动。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调查和探究能力。在这个主题的设计中,我提前一周布置了学生调查的任务,并做了简单的指导。我设想教师可以尽可能多的参与一些学生的调查,以提高调查的有效性。
3.适当扩大以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
新课程下,德育课的教学不局限于课堂,而是面向学生广阔的生活空间,课内课外相结合。所以我最后设计了三个拓展活动,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一个或几个活动,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活动和生活中,让学生学会合作和探索,从而感受到* * * *所享受的快乐。
教学活动过程:
一、调查、走访、了解邻居
教师活动:
课前要求调查,指导调查方法,可以一个人单独调查,也可以分组调查。
学生活动:
课前调查,选择一两个你熟悉的邻居进行访谈,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应该了解他们的邻居,然后他们可以接近他们,帮助他们。
二。调查结果的介绍、交流和展示
教师活动:
今天,请介绍你的邻居。你可以说说他的名字,年龄,在哪里学习(工作),最好能给你看看你的调查结果。
学生活动:
1,群交流:你有什么样的邻居?并简单介绍一下。
2.《这是我的邻居》通过照片、访谈和录音展示了调查结果。
设计意图:
通过介绍邻居和表扬我的好邻居,学生可以感受到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意义,并愿意与邻居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第三,设置情境,引导行为
教师活动:
设置情境并播放视频:
a小英要去学校参加活动,需要换一条裙子。当她去阳台拿挂在外面的裙子时,发现裙子被楼上邻居家的空调管滴下来的水弄湿了。
小芳和黄啸是邻居。一天,他们在院子里玩耍时,小方不小心把黄啸撞倒在地,他的头在流血。黄啸的妈妈不知道真相,说小芳欺负黄啸。
c李斌和王洪大人因为一点小事起了点小矛盾。如果你是李斌或王红的父母,你该怎么办?
学生活动:
如果我是视频里的英雄,我会这么做...
设计意图:
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以视频的形式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交流中有所触动、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提高。
第四,分享快乐,帮助邻居
教师活动:
讨论:我们离不开邻居。你能告诉我们当我们的邻居有困难时你是如何帮助他们的吗?当你得到他们的帮助时,你是怎么想的?当你有困难的时候,你的邻居如何帮助你?
学生活动:
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勾起邻里互助的美好回忆。
设计意图:
讲邻里互助的例子,老师要及时引导。让学生明白,与邻居相处要“乐于助人”,需要帮助时,要热情伸出双手。
动词 (verb的缩写)课外拓展活动
教师活动:
1.总结并展示谚语。
2.选择一两件自己能为邻居做的事,开展“邻里文明大使”活动,长期坚持这项活动。
3.向居委会、社区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方便邻居。
4.开个家庭会议,总结一下这几年邻居帮助自己的情况,想想怎么报答好邻居。
学生活动:
读读“远水救不了近火,远亲不如近邻”和“好邻居是金宝藏”。
“邻里文明大使”的活动,向社区提建议的活动,可以一个人做,也可以几个家庭关系亲密的同学一起做。
设计意图:
了解一些谚语及其含义。通过开展“邻里文明大使”活动,这一活动将持续下去,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自觉行为。本课内容来源于生活,指导学生道德实践,强调学习活动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体现时空的开放性,最终回归学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