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剧
中路梆子的特点是旋律委婉流畅,曲调优美醇厚亲切,清澈质朴,具有浓郁的晋中地方风味和独特的风格。
中路梆子源于周浦梆子,流行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它吸收了蒲剧的许多特点,经过许多艺术家的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可以说是在蒲剧大胆突破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梆子戏。
近百年来,中路梆子的一些前辈和老艺术家为该剧种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如孟振清(艺名“三二声”)、张京云(艺名“十三红”)、高(艺名“评书红”)、乔(艺名“狮黑”)、田桂滋、等。特别是著名的晋剧演员丁果仙上台后,在唱腔、口齿、演技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提高,对今天晋剧风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中路梆子最早的主要活动在太原一带,很容易吸收兄弟剧种的优点,融会贯通。所以这类剧的表演范围也逐渐扩大。抗日战争前,已传至河北西部、陕西北部、内蒙古等地。在上述地区,固定的中路梆子剧团纷纷成立,演唱晋剧。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梆子艺人在中国* * *生产党的领导下,参加了挽救民族危亡的英勇斗争,并在晋察冀、晋绥、太行等革命根据地演出。他们不仅表演传统戏剧,也表演现代戏和新剧。在前线和根据地演出受到人民的称赞,对鼓舞人民士气起了一定的作用。晋绥七月剧社(中路梆子)曾随部队长期赴Xi、成都、天水、甘肃等地演出。
解放后,中路梆子剧团逐渐增多,特别是晋中、吕梁、太原等地。几乎所有的县都有专业剧团,许多乡镇有业余剧团。名剧《金技能》已被拍成电影。
山西晋剧院是山西晋剧的主要演出团体。成立于1959年2月。这个剧团有着悠久的表演历史。多年来培养了众多青年演员,积累了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许多优秀的演员聚集在这里,赢得了山西省优秀演员的支持。
山西晋剧院位于太原,共有演职人员287人。在历史上,该剧院汇集了、、、梁、、纪美莲等一批秦腔老艺术家。这些老艺术家通过舞台生活的苦心经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演唱风格,在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很高的威望。
目前,该剧院的著名演员有、、冀平、马、、、等。晋剧的代表剧目有传统剧目《打金枝》、《韩嫣》、《小宴》、《杀宫》、《数粮》等。
中路梆子的起源与发展溯源
秦腔,原名中路梆子,是由周浦梆子发展而来的一个剧种。起初主要活动于山西省中部,即清代太原府、汾州府及平定府所辖各县。后来由于发展迅速,传播区域逐渐扩大,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直至成为今天山西省的代表剧种——晋剧。
起源探讨
中路梆子的起源多年来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根据我掌握的资料,中路梆子的起源应该是在清朝咸丰年间。因为在此之前,大量戏台题揭示的晋中城乡戏剧表演主要有三种:周浦梆子、京都华强班(现京剧)、江南丝竹班(南昆曲),根本没有“中路梆子”的描写痕迹。只是到了道光初年,周浦梆子,当时被称为陕西梆子,才再次复兴。在所谓“道光帝登龙亭,山西梆子再时髦”期间,蒲棒北上晋中、太原演出,不仅轰动了太原,震动了北京,也迎合了中路地区崛起的一批富商大家的娱乐要求。其代表班有平遥县的万和班、小平遥班和介休县的庆忌班。
咸丰初年,蒲棒开始受到冷落。这时,太平天国起义发生了。一支起义军于咸丰三年八月到达山西平阳(今临汾市),矛头直指清朝首都北京。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包括蒲剧在内的外来剧种很少来中路地区演出,导致中路地区的戏剧活动处于一个相对空置的时期,这让热爱戏剧的中路人,尤其是富商们非常失望,于是少数人开始邀请闲散文人、票友、秧歌、皮影戏艺人组织讨论组,计划自创剧种。咸丰中后期,经过多支队伍的艰苦讨论,在继承蒲邦之韵、锣鼓之分的基础上,结合中路秧歌的唱腔特点,初步形成了中路梆子的雏形班社,并开始了试点演出。其中有榆次的代表性黑店班和祁县的三清班。除了滞留的蒲棒艺人、秧歌和皮影戏艺人,还有鼓手、店员、矿工和票友。
同治初年,山西社会秩序有所好转。新型中路梆子的出现也受到了更多富商的青睐。于是以祁县富民为代表的太谷、榆次平遥、孝义、介休等地的富民,相继设立了上下梨园班、四喜班、四荣班、四庆班。在表演实践中,相互学习,不断提高,使唱腔和文武场面越来越完美;并借鉴国外戏剧管理班社的经验,使剧团逐步走向规范化。戏班成员除了武文场的中层艺人外,大部分都是高薪从周浦聘来的,所以民间有句谚语:“齐中台子,周浦丸子”。其次,大企业还建造了剧院,购买了苏杭刺绣服装,增加了运输车辆,并制定了演出计划。如果剧团负责交通,每个舞台大部分演出三天,上午下午晚上都有演出,剧团自备餐食。每年农历10月15日会关闭叠箱,艺人放假,次年正月再组织上课。班长负责宏观领导,班主任负责具体事务。剧团不是商业性的,盈亏完全由剧团老板承担。只是我每到一个地方,都在前台放一个写着某县有钱人承办的剧团名字的木老虎牌子炫耀,还要在后台的粉墙上提笔留下名字。这些戏台铭文内容广泛,成为我们今天研究晋剧发展的金石证据。
随着中路梆子越来越定型,引起了中小富豪和中商接手阶层的兴趣。他们还邀请周浦的艺术家或儿童开设课程。到同治末年,中路梆子社在山西中路乃至北路少数县已初具规模。著名的新剧团有:介休的和盛剧团、徐沟的武夷花园、太谷的四圣河剧团、祁县的双清花园、太原的好典剧团和汾州的一清剧团。著名演员包括1000红,800黑,,,田和棒棒红,以及鼓手,宋和钢琴家彭根志。经常演出的剧目有:《贺》、《棋盘街》、《春秋大赛》、《救世诗》、《御花园》、《渔父乐》、《赵家楼》、《火烧柱》、《前箭》、《吉祥图》、《骆马湖》、《北天门》、《父亲》。由于艺术家们的精湛表演,他们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晋中仍有“四喜班”,好戏连台,光头丑八怪,覆盖陕西。人参娃娃,丑嘴,后面跟着一面旗...”等剧种流传开来。但此时的中鲁梆子仍是晋剧新秀,而以金河班为首的周浦梆子、以三清班为首的京都华强班、以明府班为首的江南昆曲班仍活跃在中鲁地区,形成了多剧种并存、争奇斗艳的时代。
不幸的是,上述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发生了。从光绪元至四年,山西及周边省份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和虫害等自然灾害。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剧团停止演出,艺人被分离或被杀,就连曾经捐款的富商大家也改变了初衷。直到1967年光绪年间,中路梆子才开始复苏。起点社是一个曾经长期合同制的娱乐团体,变成了一个由著名艺人接班或者有钱人领衔的商业管理机构。这个时候上课的艺人严重不足,只好收留附近中学的穷孩子入班培养使用。教了3-5个月,就被迫上台,俗称“离巢”。他们中的一些人通过殴打、诅咒和体罚强迫他们学习戏剧。当时著名的班级有榆次刘村的二堡河班、清源杜村的西丽园、逢蒙村的小梨园等。其中第二届包河班培养的演员最多,几乎遍布中路。
辉煌时期
光绪十年后,中路梆子再次兴起,出现了中路艺人演中路戏的新气象,改变了普邦艺人演中路戏的旧局面。从光绪十五年到清末,中路梆子进入了辉煌时期。这时,中鲁各地的富商、富翁、雇工等再次支持中鲁梆子的发展。他们有的自己接手上课,有的充当后台美工,使得剧社如雨后春笋。当年各府、州、县俱乐部不少于两三个,以太谷、平遥为最多,常年不少于五支。演出内容包括庙会、集市、踏台、开业典礼、商展、开业典礼、祈求神灵、发愿许愿、祭祀、婚丧祝寿、官戏等。在普通的乡村,每年也有一场唱戏;每年大型集镇多达5-10个。中路梆子成为中路人民喜闻乐见的主要剧种,还随中路商人到张家口、包头、归化等地与地方剧种竞争。中路梆子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缘关系和对民间艺术的不同吸收,在表演节目、唱腔风格、前场经典等方面形成了三大流派,即太原府所辖县的路班;汾州地区所辖县的休班;平定、辽州两县分为四级。直到解放后,才把上述三个小的区别整合起来。
这一时期中路的名班有榆次的何三宝班、银辉班、太谷的栗坤园、祁县的荣盛班和永盛园、平遥的同春园和朱峰园、介休的全福班和童生园、汾州的何春园和如意班、孝义的长生班和崔莉园、寿阳的小湾顺园和三洪班、盂县。北道上有新洲的盛兴班、丰县的小井翠园、大通的万盛班、五台的长生园、天成(镇)县的何仪班。著名艺术家有三灯区、二八黑、福生生、玉娃娃(刘玉福)、、核桃红、琉璃翠、俞昌洪、金大巢、狗蛋、、夜壶丑、无骨、草上飞、六月鲜、五月鲜、韭黄芽、晒鞋丹、子生、田大师任英芝。代表剧目有《北巡宫》、《雁塔寺》、《葫芦峪》、《干坤带》、《日月图》、《牧虎关》、《忠孝》、《赞宫》、《鲁花河》、《黄河阵》、《光雾星》、《南阳关》、《豫让桥》。观众公认前三名的剧目分别是太谷的《坤梨园》、《金梨园》和《祁县荣盛班》。坤力源在班长三灯区的带领下,人气很旺,被评为“字号班”。俗话说“三灯区,他进城就买卖人,冒着灵魂的危险……”“三灯区进村,长工放羊歇。上午看了七星寺,下午看了凳子宫。”可见业绩之红火。
中路梆子辉煌的另一个标志是遍布城乡的票班和自乐班。所谓票班,就是商人、农民、私垫先生等自发成立的娱乐组织。参与者叫票友,高技能的叫“写手”。大多是业余时间聚在一起,自己唱歌,吸引了不少观众。这种组织在向群众宣传戏剧,加深群众对戏剧的热爱方面起到了桥梁作用。索力乐福班是富裕家庭邀请著名艺术家和文化名人到家里唱歌和娱乐,同时讨论和修改剧本、曲调或改进表演动作的机会。这种活动也叫“摸黑”。等它成熟了,就正式登台演出,这叫“走光”。这种由富人、知识分子、著名老艺术家组成的三位一体的自助班,是中路梆子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其中,成绩突出的有太原县(今晋源镇)文学作品征集、太谷北孟村曹家坂、祁县城曲家坂。
中路梆子达到巅峰后,江南丝竹班和京都花腔班基本退出中路舞台,只有浦梆子偶尔复出,声势已大减。
辛亥革命后,中路各县一度动荡,大部分有钱有势的人持观望态度。所以中路梆子里负责班的人,大部分都换成了前清政府、旧镖局等人。同时,中路的艺人队伍也壮大了。除了定居者,其余的普邦艺人都不再来中路上课了。5-19(1916-1930)期间,山西局势相对稳定,中路子进入第二个辉煌期。特点是:
(1)班级俱乐部多,学校在扩大。此时的中鲁梆子不仅扎根雁北,占领了口,还在河北省西部、陕西省东北部以及省内平阳府、六安府所辖北部各县发展建立了阶级俱乐部,形成了横跨中国北方晋陕冀绥远察哈尔五省的大型剧种,因而被称为山西梆子。就中鲁地区30县而言,这一阶段的戏班有120多个,其中寿阳最多,先后承接了21个戏班。后三班的名剧分别是太谷县杨承寨的锦里园、胡的万福园、徐沟县的紫城园。
(2)知名女星众多,竞争激烈。因为班多,社团多,互相竞争。民国14年后,徐沟紫城园班长陈郁第一次从张家口调回了妞妞、二女志等昆角艺人,与该班男艺人同台演出,引起轰动,吸引了大量观众。随后河北梆子武术家来到山西上课,他们真刀真枪的武侠剧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再就是以太谷万福源为代表的一些班级俱乐部,也不甘落后。第二,他们回到周浦挑选新的人才。就这样,中路梆子形成了人才济济、实力雄厚、相互竞争的大好局面。这时的著名艺人有:盖、硕书鸿、(后来唱京剧的)、十三红、肖十二红、三二生、田桂丹、丹、狮黑、十七生、傅一畴、颜张黑、秉心丹、尤福丹、、凌、李洋黑、颜和灌肠。著名戏曲研究者有郭、裴世昌等,口外有大中型昆曲。
牛、二牛牛、二女、极金枝、橙金梅等。;、程、李、万、、尔、马步龙等都是教育界的名师。
(3)戏份多,文武齐全。由于人才众多,上演的剧大多是名人手作。常见的有《雪中六记》、《凤仪阁》、《金沙滩》、《上天台》、《白蛇传》、《铁弓缘》、《白子图》、《法门寺》、《两官合一》、《万佛礼服》、《忠良图》、《梅落颂》、《双罗》。可以说文武双全。
(4)演技精湛,百花齐放。这个时候,各个班级,各个社团都在使出浑身解数,各路艺人在唱、做、读、表演绝技方面也都是一路领先。如萧声的潇洒腔与发汗功,毛毛丹的丫丫腔,天桂丹的咳嗽腔,葛朴周的“十不该”“十灶香”叠,狮子的黑浆谱塑造,玲玲的羽毛功,颜张的黑头破皱功,自香跷跷板功,抓心丹的走秀功,油饼丹的叠衣功,等等。不仅给观众以美的享受,也为我省戏曲艺术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有民间谚语,如“宁可挤裤子也不要错过三儿子的坐窑”,“宁可挨门棍也不要错过田桂丹的血手印”,“看了万人迷就不用吃(娶)姨妈一辈子了”。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由于山西梆子的一些老艺术家还健在,舞台结构可以保持男女同台演出,于是出现了太谷锦衣苑等三出好戏。民国二十四年(1935),以著名女艺人为首的步云剧社和以盖为首的唐风剧社赴京、津、沪等地演出,极大地扩大了山西梆子的影响,也与其他艺人交流了经验,充实了自己。后来山西梆子出现了主角逐渐由男性向女性转变的局面。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问题:由于女性演戏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赚更多的钱,各地普遍出现了培养女艺人的热潮。比如太谷福清园、榆次坤丽园、祁县小桐园、蔚县成清园等。都是女户,都是经过训练的。就连当时的老艺术家,如硕书鸿、余岚丹、尤、五月仙、丹、盖、水仙以及、皮吉贤、易万山等名人,也招收女弟子上课授课、表演。所以在“七七事变”之前,山西梆子的舞台女演员大多是昆焦。比如贝桂涛、贝、贝、、、刘俊英、董翠红、董桂华、黄碧楼、镭荷、韩连春、牛桂英、郭凤英、郭蓝瑛、纪美莲、孙芙娥、华彦俊、丁艳霞、乔玉贤、张美琴、梁晓云、刘志兰、纪兰香等。男新秀只有王、郑亚楼、赵月楼、王正魁等几个。
因为演员的“阴盛阳衰”,山西梆子出了很多优秀的头盔戏、武侠剧、花脸、小丑戏。而逐渐中止或丧失的表演也逐渐用委婉的旋律和缠绵的习惯取代了这一北戏表演节目特有的慷慨激昂的对白、唱腔和跌宕起伏,从而失去了昔日的阳刚之气和铿锵之气。
遭受抢劫
阎、冯推翻蒋介石失败后,山西经济萧条,银根短缺。山西梆子的一些俱乐部由赌徒、毒贩、地痞和其他人控制或经营。为了赚钱,他们往往利用演出机会公开赌博、贩卖毒品。他们还教唆、引诱艺人沉迷爱好,误入歧途,腐化堕落引入剧团,造成了台风的衰弱,艺人思想的堕落,艺术水平的下降,给许多艺人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难,甚至有少数昆曲艺人走了霉运,身陷囹圄,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以上是山西梆子从巅峰走向衰落的内因。然而,毁灭它的外因是日本侵略者的入侵。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入侵山西不久,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逼得当地剧团全部瓦解,艺人四散。他们有的逃到国外,有的去务农,有的缩到太原、榆次戏园,还有的如三二圣、盖田弘等人,被日军欺凌,含恨而死。只有少数人进入太行、晋绥、晋察冀等革命根据地,以崭新的面貌为抗日军民演出服务。日本侵华八年,沦陷区广大农村观众基本与山西梆子隔绝,农村个体接班现象不复存在。直到抗战胜利后,阎锡山回到太原,组织了一个文化宣传队之类的,他才偶尔演出,但班里的艺人都受到地方官僚和土豪的欺负和挤压,所以没有艺术演出。
纵观抗战前后的10年,山西梆子遭受的灾难造成了山西戏曲发展史上的第一次低潮。
重获荣耀
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山西梆子的第三个辉煌时期。首先,艺术家得到了解放,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在人民政府的号召下,许多流亡或转行的艺术家回到了队伍中。他们以城市剧院或特别县为单位,组成了新的表演团体,并在各级文化部门的帮助下,建立规章制度,革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各种陋习。其次,我们遵循党的文艺政策,改编了一些旧剧,创作或移植了一些新剧。然后随着电气化的发展,电灯、布景等舞台设备得到普及。此外,还建立了各级艺术学校和戏剧研究室,培养后备力量。增加了编剧、导演等人员。1956-1958左右,全省大部分地区的县级以上文艺团体相继建立和完善。最好的演员集中在省会太原,于是山西梆子正式命名为晋剧,各县所属的剧团名称也改为XXX晋剧团。
此时,除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纪美莲、程玉英等晋剧表演艺术家外,第一代艺术家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之外。著名的新秀有刘仙灵、季平、程灵贤、范翠萍、安冬梅、丁等。到60年代初,涌现出、、、马、、吴忠、丁、。然后,经常演出的剧目是《打金枝》、《下河东》、《秦香莲》、《游西湖》、《莲花灯》、《双蝶》、《孟姜女》、《神探》、《杨八姐》、《十二寡妇西游记》、《刘胡兰》、《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各种剧团经常深入基层为群众演出,使晋剧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退回到低潮
这一时期,伴随着晋剧繁荣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一是剧团是官方办的,艺人长期在城市生活,到基层演出的活动相对较少。其次,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不同追求,现在的晋剧观众越来越少了。第三,在执行党的文艺政策上,60年代出现了单纯强调唱现代戏的倾向,使大批老艺术家无用武之地,提前退休或转行,许多优秀的传统剧目失传。有些导演很少研究晋剧的历史,很少挖掘传统的精髓,而是因势而动,赶上潮流,把剧本变成教科书。第四,在培养人才的渠道方面,艺术类学校的招生方式不完善,很多毕业生转行。一些男演员缺乏自尊自爱的职业素养,生活无拘无束,过不了“变调”这一关,晋剧舞台出现阴盛阳衰;普遍缺乏对孩子的艰苦训练。五是城乡票班数量大幅减少,同时电影、体育等新的娱乐活动猛增,削弱了民众对晋剧的感情,直接影响了其发展。第六,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使晋剧成为首当其冲的对象,这也是晋剧走向萧条的一个主要原因。“文革”来了之后,很多艺术家被批判为“王侯将相,才子佳人”。然后是对剧本和权威的批评。在一些地方,服装被烧毁,艺术学校被关闭。1967年,剧团改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后来改唱样板戏,演员要通过政审才能上台。然后在“清理阶级队伍”的过程中,很多旧社会的艺术家被清退、下放、除名,有的甚至戴着帽子劳动改造。这样,晋剧的生命力受到了极大的损害,造成了晋剧发展史上的第二次低潮期。
现状令人担忧
1977后,晋剧恢复了古装剧的演出,但戏份少,像样的角色少。沉迷时代,政府号召振兴晋剧,各级剧种闻讯而动,纷纷调整队伍,充实演员,增添服饰,整理旧剧,赶制新剧。有的大胆将晋剧表演与流行的轻音乐、卡拉0K等文艺形式相结合,增强了晋剧的表演效果。与此同时,、、、、、王、、、、孙红丽等一批新的艺术家不断涌现。《下河东》、《十五关》、《玉蟾泪》、《卧虎藏龙》、《斩子》、《吴》、《桃花源下》等剧目经过修复和新编,多次集结省会城市演出和比赛,有的甚至进京演出。此外,还有少数人获得了晋剧表演艺术家的荣誉称号,有的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有的晋升为一、二级演员。这些都是晋剧的主要成就,我们应该充分肯定。
但从晋剧的整体发展来看,还不能说她走出了低谷。相反,我觉得晋剧还在低谷中徘徊。比如省政府办的剧团,很少有能成组支持剧团的,一半靠财政拨款,另一半处于停办状态。再比如艺术家。真正练好技术,安心表演的艺人不多。相反,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他们中的一些人下海,使一些著名艺术家的声誉下降。比如真正新鲜的人不多,比如放个戏,转个圈或者演个二三十部金枝玉叶之类的热门剧。有的还安排了一些低级脚本来应对。难怪晋剧的观众越来越少了。目前从农村来看,受众以老年人为主,城市受众少得可怜。这不禁引起我们的深思:晋剧的萧条何时才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