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一册第47页一年级练习题7第13题和14题。
设计意图:
本节“运用数学”是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计算出结果,重点是计算,而不是数未知数的个数。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图形应用问题。因此,本课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努力体现“尊重学生,关注发展”的教学理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体验6和7的加减法解题的过程情境和时空,并努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看图解题,找出一个* * *里有几个孩子?用加法解决,而是问“还剩几朵向日葵?”用减法求解,让学生知道如何整体求解,用加法计算,用减法计算。以“一起踏青”为主线,创造性地拆分情景图,力求情景图动态化,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使学生积极思考,兴趣盎然,带领学生体验学习和运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片,理解图片的内容,知道在图片上放括号和问号的意图,看清图片所讲的和要求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加减6和7创造一个解题的时空,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3.带领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体验学习和运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5.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热爱我们的自然和我们的生活,促进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
知道“大括号”和“?”在图片上。表达的意思。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图片内容的含义,根据条件与题型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所需题型。
准备教具和学习工具:
活动场景地图、小黑板、《我们一起去郊游》音乐、录音机、地图卡、语音卡。
教学过程:
首先,激情引出话题
1,对话: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对了,秋天的天空好高好蓝。学校组织大家去郊区玩。你想加入我们吗?(想)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你必须突破两道数学关。你敢突破吗?(敢)那就来吧!
2.突破。
第一关:快速回答。(出示卡片)
3+4=1+6=7-3=4+2=1+5=
7-5=5+2=6-2=6-3=7-1=
第二关:盒子复制。(显示在小黑板上)
3.老师:好了,大家都熬过来了。现在就开始吧!请闭上你的小眼睛,拍拍你的小手,摇摇你的小脑袋。很快,我们将到达目的地。我们走吧!
4.播放歌曲《一起去踏青》,展示挂图——郊外美丽的秋景。
5.老师:睁开眼睛。多么美丽的乡村景色啊。你看到了什么?(简单回答)
6.揭示话题。
老师:现在,老师带大家去草地上玩,但是请用数学帮助老师解决实际问题。你能做到吗?(可以)(展示题目:利用数学)
第二,探索新知识
(一)指导学生学习图形应用问题的加法。
(1)老师:我们来看看草坪上的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数学信息。有四个孩子在草地上抓蝴蝶,又来了两个孩子。)
(2)老师:根据这两条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 * *有几个孩子?)
(3)画大括号和问号,解题。
1.这个问题如何在图上直观的表现出来?我们的数学家找到了一种简单明了的方法。你想知道吗?好了,让我们一起认识两个数学新朋友吧!
2.展示粘贴牙套:我们的新朋友叫牙套,意思是把孩子的两部分放在一起。
3.显示并粘贴”?这是我们认识的第二个新朋友,它代表了我们提出的问题。
4.老师: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然后,同桌说说你的想法。最后,每个人都把答案写在了笔记本上。(分区巡逻)
5、学生交流,老师黑板书:4+2=6(张)。
(2)引导学生学习减法图形应用题。
(1)老师:学生真聪明。他们这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一个问题,还交了两个新朋友。现在,老师带你去一个叔叔家。他有适合每个人的东西。猜猜他会送什么。(向日葵)
(2)老师:对,他要送向日葵。为了保护环境,老师会先替你收下,等你回学校再分。老师一边说,一边从画中摘下三朵向日葵。
(3)老师:这个时候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想到了哪些数学题?赶紧说出来大家分享一下吧!田野里有七朵向日葵。老师摘了三朵向日葵。还剩几朵向日葵?)
(4)老师:那怎么说呢?怎么解决?
(5)小组讨论。
(6)汇报与沟通。老师及时粘贴图片,要求学生解释清楚采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
(7)总结:比较异同。
问题:两幅图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异同?(相同的地方:用了“大括号”和“问号”;区别:“?”在第一张图中。把孩子的两部分放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问有多少人。"?"在第二张图中代表了两部分中的一部分,以及还剩下多少。解决方案有什么区别?(求整体,加法算,求部分,减法算。)
(3)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老师:孩子们这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这个问题,真是太好了。接下来,大叔有东西给大家。这是什么?请看这里。
1,老师展示并粘贴石榴、牙套、问号卡片,先让学生独立看图,然后集体批改。
2.老师展示并粘贴蝴蝶、牙套和问号卡。先让学生看图自己解决,然后集体批改。
第三,巩固新知识,拓展延伸
1,老师:要不要去别的地方玩,继续用数学知识解题?那么请闭上眼睛,拍手摇头,我们一起走吧!
2.放《我们去郊游吧》的伴奏,课间休息,老师给你看一幅大池塘的美图。
3.让学生打开课本51页,独立看图后集体修改。选择一个小问题,让学生谈谈他们的想法。)
4.扩展和延伸。让学生四处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你有困难,你可以问你的老师或同学。暂时找不到身边数学资料的同学完成练习7,14题。
第四,课堂总结
1,老师:通过今天的郊游你学到了什么?(学生随口一说,老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老师说:孩子们真聪明。这次郊游,我们找到了很多数学资料,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并解决了。数学知识很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我们要善于运用数学知识,把它背下来。现在,我们回家吧!下课了。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图示应用题
教学目的:
1,学会使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乐趣。
2.精通10以内的加减法,能正确回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训练学生根据挂图正确表达自己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精通10以内的加减法,能正确回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还是挂图
首先,介绍一下
今天我们去郊外秋游,看看都有哪些数学知识。
第二,新拨款
1,加法
[展示美丽的郊区风景]
老师:你看,郊区的风景真美。蓝色的天空,美丽的花朵和一些蝴蝶在飞来飞去。
展示左边的五只蝴蝶。有多少只蝴蝶?再给我看两个。现在吗?
给我看看括号和问号。老师:现在有多少只蝴蝶?你知道怎么计算吗?
漂亮的蝴蝶真的很漂亮。看,一群孩子来收集蝴蝶标本了!一步一步展示课件:1,左边4个人2,右边2个人3,大括号和问号,分组互相对话。
有四个孩子在捉蝴蝶,两个人在捉蟋蟀。有多少人?
谁来谈谈这幅画?你知道怎么算吗?
第三,课堂锻炼
第四,减法图式
那边的孩子们玩得很开心,这边的农民伯伯很忙。给我看看向日葵。看,这是什么?
先给我看一朵向日葵,然后示范农夫摘了三朵,最后给我看大括号和七个问号。
问:能说出意思吗?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农民伯伯摘完向日葵还要去摘石榴。一步一步展示石榴图,说出图的意思后思考如何排列。
五、练习可以自己适当调配。
p 51:13 14 15看图先说公式再写。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三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100以内的数字顺序。最初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
结合具体事物,学生会感受到100以内的数字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字来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较大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100以内的数字顺序。
2.初步比较100以内数字的大小。
教学难点:
1,理解数字的含义,掌握100以内的数字顺序。
2.探究百位数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审查:
1,计数:从100倒数到50。
2、看计数器比较20以内数字的大小:老师拨号码,通过名字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原因。“你怎么看?”
思考:先从十个地方开始吧。第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数的数字相同,就看一位数的数字。如果一位数的数字很大,那么两位数的数字也很大。
(2)新授予:
1,教学例7:
(1)教师展示幻灯片(上百张图片)
(2)学生观察讨论,“表格中这些数字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按姓名回答)
比如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有什么特点?
(板书:横、竖、斜)
特点:①第一排的五个数是偶数,第二排的五个数是奇数。
②左上到右下对角线上的几位数和十位数相同。
③从右上到左下的下一行(10除外),第十位数上的数字从1逐渐增加到9,而个位数上的数字从9逐渐减少到1。
(3)学生开始自主填表。
(4)再看,这个数字序列表有什么特点?
2.练习:老师提问,学生快速回答。例如,“第四行的数字8是什么?”
3、按照38页的要求,给指定的号码上色。四人小组讨论发现了哪些新规律?
3,比大小。
(1)十位数的数比相同。
课件展示计数器,学生分别说出计数器上的数字,然后比较大小,说出比较大小的方法。
(2)练习。
课件展示练习题,学生练习并谈论比较尺寸的方法。
(3)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做,然后集体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