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横小学

引用文章:

寻找革命英雄赵方,一个彪炳史册的名字。

伊川县云岩镇有个村子叫二里堡,在这里出生的赵方大概是这个村子最早的村支书。但是村民们并不知道这些,因为他们在村头遇到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他甚至不知道赵方为什么造人。这让我们有些失望。幸运的是,我终于找到了赵方的侄子,赵建强。通过他的回忆和查阅相关资料,我了解到赵方有着如此丰富、生动、传奇的革命经历,他的历史不应该被遗忘。

传播革命真理,被学校开除。

原名赵,后改名为张超。1908出生于陕西省宜川县云岩镇二里坂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2岁就读于伊川县新市河乡梁冬村小学。1924年春天,赵方去了延长中学。在此期间,他结识了李、、赵洪山等* * *党员。李经常给他传播马克思主义,讲革命道理。1925年3月,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延长小学进步学生举行孙中山先生逝世追悼大会,大会上,赵方上台演讲,宣讲革命真理。几天后,校方以“造谣惑众,煽动闹事”为由将其开除学籍。

1926年春,和李一起来到延安“四中”读书。他们边学习边讨论社会问题。李给他找了《生产党宣言》、《资本论》、《社会进化史》等马克思著作。他读得越多,他的心就越明亮。6月,经李介绍,加入了中国制片人党。

1929年冬,赵方受陕北特委派遣,回到家乡开始工作。曾任中央宜川县委宣传委员、二里坂村党支部书记。在此期间,他深入工农群众,秘密成立了“红枪会”和“蓝蓝会”,团结组织群众与贪官污吏作斗争。从65438年到0930年,赵方先后在宜川和云岩镇担任教师和校长。6月,陕北特委被敌人破坏后,赵方虽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但仍积极与范世昌、何希镇、白彦博、颜之道、白思蛟等人会合,讨论决定组织武装,走革命道路。

谈笑风生,智胜敌人。

为了给新成立的游击队筹集枪支弹药,走武装斗争的道路,同年秋天的一个早晨,赵方邀请云岩区伪政府负责人薛光禄到云岩城墙上散步。走着走着,几只乌鸦在空中飞着。赵道:“薛乡长,打一个!”薛光禄回答:“我不确定。”“让我试试。”说着赵方把薛光禄的枪拿过来,子弹上膛,退出两步,把枪对准薛光禄。薛吓得面如土色,颤着手道:“怎么回事?”赵方说:“命令你的士兵放下枪,空手练习。”薛光禄没办法,只好一声令下,藏在附近的高思功和赵正兴一拥而上,31枪没费什么劲就全部缴获。第二天,他们又去了北池镇,缴了八支枪给伪满乡公所,杀了几个民愤极大的坏人,比如湖广线。

1931年,赵方发动学生集会示威,声讨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要求清算伪县长侵吞教育经费、欺压百姓的罪行。他带领学生将石丙珍“勤政爱民”的大匾抬到街上焚烧。同时还砸碎了地主李国忠的四块“讴歌”牌匾。逼迫伪陕西省政府撤换石丙珍为县长。赵方的革命行动激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度仇恨。他们没能抓住,所以他们把他七岁的弟弟赵带走了。

1933年,赵方和何喜珍同志第二次到Xi安,通过黑智德同志的介绍找到了党组织。赵方被介绍到苏区薛家寨姚希特委任宣传委员。半年后,组织派他回延长、宜川进行秘密活动。不幸的是,他在甘古义遭到了敌人的袭击,他的两个战友都牺牲了。赵方独自回到了宜川。1934年,他以抗金为名,在宜川五区民兵中工作,带了一些出身贫寒的团丁过来,建立宜川游击队,后来改编为宜川抗日义勇军。黑智德同志任司令员,杨开德同志任副司令员,赵方同志任政治委员。志愿军成立后,在宜川、延长等地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

接受假投诚,在狱中写忠诚

1936年8月,陕甘陕省委调赵方到白区工作部工作。9月初,环县惯匪头目赵思忠(老五)表示愿意加入红军抗日。省委决定派朱自秀、赵方、吴世芳到部里联系编纂工作。没想到,到了土匪部后,赵老五把这三位同志拘留起来,送到宁夏马鸿逵部关押,在那里受尽了酷刑。1937年,我八路军Xi安办事处派张芝华到宁夏与马鸿逵谈判,才把赵方和他被关押的战友救出监狱。赵方回到延安后,住在中央党校学习。1938年春,赵方党校毕业后,被晋西南党委分配到隰县县委组织部工作,同年9月调入晋西南党委社会工作部。开始时是任保安科长,后来是副部长。

1940年初,山西行署成立,任公安局局长。1944年春,调任晋绥二师任公安局局长。1945,任晋绥公安局四科科长,做预审工作。1948年秋,赵方同志任绥蒙行政公署公安局局长,1949年南下四川成都。

荣成老警察,人去警察。

1949 65438+2月27日,成都和平解放。30日,解放军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31,成都实行军事管制,“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

成都华兴东街41号大横里胡同深处,有一座亭台楼阁的深宅大院。房子的主人是国民党第95军副军长刁文俊,所以叫“刁公馆”,成都军管委公安处新成立的政治保卫处就设在这里。解放初,分为川西、川东、川北、川南四个行政公署,一个班子,两块牌子。“刁府”、“大横里”曾以政治保卫处的绰号而闻名,是川西、成都隐蔽战线的情报中心和侦察实体。

1950年6月中旬的一个上午,在“刁公馆”的会议室里,三个身穿解放军制服、标有“公安”字样的干部和一个穿便装、皮夹克的男子,在秘密讨论如何在新解放的成都和川西开展反匪斗争。周统,成都军区管委会(川西公安处前身)公安处处长。那是公安厅副厅长赵方,他是晋绥公安局的副局长。之后,赵方担任成都市公安局第一任局长,川西公安厅、四川省公安厅副厅长,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这位正直、善待下属、事事模范的老公安,在十年动乱的“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

赵方、周统在成都工作期间,制定了粟特斗争战略,组建了侦察情报队,为解放初期的川西侦察情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里也有一点小意外。1951年初的一天中午,赵方在政府大院和一些干部聊天。一个小士兵用枪擦了擦他,然后走了。子弹从他头顶飞过,击中了他身后的砖柱。在场的人都吓死了,小战士也吓得魂不附体。赵方只说:“小家伙,胆子真大!”也就是他随便走了,再也没提起过。

儿子回忆起他的父亲。

幸运的是,我通过电话联系到了的儿子赵西南。他告诉记者:“我父亲从来没有系统地给我们讲过他的经历。我们认为伊川档案局的同志收集的材料是真实的。另外,宜川党史办也有我父亲的资料。”他感谢本报和所有挖掘并宣传他父亲革命故事的人。

“1949年底,我父亲随贺龙、李井泉到达川西后,担任川西公安厅副厅长。因为当时的处长是军队干部,川西公安厅的业务工作由我父亲主持。同时,他还担任过成都市公安局局长、检察院检察长。刚刚解放的川西,事多,特别是公安工作异常紧张繁忙。你可以想象当时他的工作有多忙。1955,四川并入省时,任省高院院长。后担任省政法党组常务副书记,分管全省政法工作,直至去世。

小时候觉得他很亲。他从没提过我们。我和我哥没问就学习了。我们考完试给他看成绩,他也笑着说给你妈看。弟弟在学校很穷,从来不骂他。小时候他经常带我们去散步,看到一些同学坐在家门口的小凳子上,在傍晚的阳光下做作业。他总是对我们说,看看别人。在四川,他一直保持着家乡的习惯,爱吃面。每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家里人都给他炒点洋葱,他就吃蒜蓉面,加一点四川泡菜。他喜欢听秦腔。有了晶体管收音机,我们经常晚上睡觉,都能从晶体管收音机里听到陕西秦腔的高唱。他不善交际,从来不请客人,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的餐厅。

从我小时候到他去世,我只在1958加入少先队,在饭店吃过一次饭。他不关心家里的钱,也不关心钱是怎么花的。他几乎不买任何东西。我记得他买了一个带嘴的茶壶。《列宁全集》出版后,他买了一套,他跟我妈说,全集可以留给娃娃们。我妈妈给他做了一件新衣服,他每年只在国庆节才穿。他死后只留下了三套平时不想穿的比较新的衣服。父亲35年离开宜川。我小学毕业后,父母在攒钱,说要去接我奶奶。我看到了他当时写给他在Xi安的战友的信,让他开车带我奶奶去Xi安,把车钱寄过去。

我奶奶到成都后,我爸爸专门雇了一个人照顾我奶奶,每天都和我奶奶聊天,聊家里的事。我奶奶去世后,我父亲非常伤心。他不能回去参加葬礼,穿了很长时间的黑布。有一次我告诉他我要拿黑布。他沉下脸说,我受不了了。我记得他跟我妈说,他小时候放羊,出门就拿个饼,中午吃。

父亲65438年6月+67年10月去世。他去世后,他的身影一直在我们心中,我也经常梦到他没有离开。在我们眼里,父亲是一个普通人。但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人。正是因为千千有成千上万像他一样的信徒,我们的国家才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