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数学所有公式

数学一直是很多学生的“老大难”,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学起来更是痛苦。小学数学对小学的孩子来说可能有点难,但绝不是差。我相信很多数学成绩不理想都是因为没有打好基础。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一下1-6年级数学的所有公式。

1六年级数学所有公式一、小学数学几何体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矩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 = a.a =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度÷ 2s = (a+b) h ÷ 2。

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 d÷2。

圆周=π×直径=π×半径× 2c = π d = 2π r

圆的面积=π×半径×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平方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矩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度÷2公式S=(a+b)h÷2

内角之和:三角形内角之和= 180度。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立方体的体积=边长×边长×边长公式:V=aaa。

圆周=直径× π公式:L = π d = 2π 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 π公式:s = π R2。

圆柱体的表面(侧面)面积:圆柱体的表面(侧面)面积等于底部周长乘以高度。公式:s = ch = π dh = 2π rh。

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体的表面积等于底部周长乘以高度加上两端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体的体积: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底部面积乘以高度。公式:V=Sh

圆锥体的体积= 1/3底部×产品高度。公式:V=1/3Sh。

分数加减定律: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只加减分子,分母不变。加减分母不同的分数,先除法,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用分子的乘积做分子,分母的乘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

(1)1km = 1km = 1000m 1m = 10分米1分米= 10 cm 1 cm =

(2)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 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 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 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 1000立方毫米

(4)1t = 1000kg 1kg = 1000mg = 1kg = 2斤。

(5)1公顷= 1万平方米1亩= 666.666平方米。

(6)1升= 1立方分米= 1000毫升1毫升= 1立方厘米。

(7)1元=10角1角=10点1元=100点。

(8)1世纪=100 1年=12月(31天):1 \ 3 \ 5 \ 7 \ 8 \ 10 \

平年2月28日,闰年2月29日:平年365天,闰年366天:1 =24小时:1 =60分。

1分钟=60秒1小时=3600秒。

三、数量关系的计算公式

1,份数×份数=总份数÷份数=总份数÷份数=份数。

2、1倍数×倍数=倍数÷1倍数=倍数÷倍数= 1倍数

3.速度×时间=距离/速度=时间/距离/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总数量÷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总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附录+附录=总和,并且-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减-减=差减-差=减差+减=减

8.因子×因子=产品产品÷一个因子=另一个因子

9.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第四,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时,先将前两个数相加,或先将后两个数相加,然后与第一个数相同。

三个数相加,总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子的位置,乘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时,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再乘第三个数,其乘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当两个数乘以同一个数时,可以将两个加数分别乘以这个数,然后将两个乘积相加,结果不变。例如,(2+4) × 5 = 2× 5+4× 5。

6.除法的性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用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得到0。

7.方程:等号左边的数值等于等号右边的数值的方程叫方程。方程的基本性质是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方程仍然成立。

8.方程: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方程。

9.一元线性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为1的方程称为一元线性方程。

学习一元线性方程的例题方法和计算,即用χ代入公式计算。

10.分数:将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代表这样一份或几个点的数称为分数。

11.分数的加减:加减分母相同的分数,只加减分子,分母不变。加减分母不同的分数,先除法再加减。

12.分数比较:与分母分数比较,先将不同分母的分数相除,再进行比较;如果分子相同,分母大而小。

13.分数乘以整数,分子是分数和整数相乘的乘积,分母不变。

14.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的积为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该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称为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大于分母或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分数称为假分数。虚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称为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被同一个数相乘或相除(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该数乘以该分数的倒数。

21.A数除以B数(0除外)等于A数乘以B数的倒数。

动词 (verb的缩写)特殊问题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 2 =大数

(和差)÷ 2 =小数

和折叠问题

sum \(倍数-1) = decimal

小数×倍数=大数

(或总和-小数=大数)

差异问题

差值÷(倍数-1) =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未闭合线植树问题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如果树木种植在未闭合线的两端,则:

株数=节数+1 =总长度-1。

总长度=株间距×(株数-1)

株距=总长度÷(株数-1)

(2)如果树木种植在非封闭线的一端,而不是另一端,则:

植物数量=节段数量=总长度÷植物间距

总长度=植物间距×植物数量

植物间距=总长度/植物数量

(3)如果非封闭线的两端都没有种植树木,则:

株数=节数-1 =总长度-1。

总长度=株间距×(株数+1)

株距=总长度÷(株数+1)

封闭线上植树的数量关系如下

植物数量=节段数量=总长度÷植物间距

总长度=植物间距×植物数量

植物间距=总长度/植物数量

利润和损失的问题

(利润+亏损)÷两次分配的差额=参与分配的股份数。

(大利润-小利润)÷两次分配的差额=参与分配的股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的差额=参与分配的股数。

遇到问题

会议距离=速度×会议时间

会议时间=会议距离÷速度和

速度总和=会议距离÷会议时间

赶上问题

追赶距离=速度差×追赶时间

追赶时间=追赶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赶距离÷追赶时间

自来水问题

(1)通式:

下游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船A的顺流速度+船B的顺流速度=船A的静水速度+船B的静水速度。

(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后(前)船静液压速度-前(后)船静液压速度=缩小(扩大)两船之间距离的速度。

集中问题

溶质重量+溶剂重量=溶液重量。

溶质/溶液的重量× 100% =浓度。

溶液重量×浓度=溶质重量

溶质重量-浓度=溶液重量。

利润和折扣问题

利润=售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 100% =(售价/成本-1) × 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 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1-5%)

工程问题

(1)通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总工作量。

总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假设总工作量为“1”求解工程问题的公式:

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总工作量的几分之一?

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分数是多少=工作时间。

小学数学公式记忆方法一:图形结合记忆法

在小学公式中,有很多平面几何的公式,如三角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矩形周长和面积公式、圆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等。对于这类平面几何公式,可以用相应的图形引导孩子生动记忆。比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两个等腰加上底边的长度,如何相加可以通过画图更直观的看出来。通过图像组合记忆小学数学公式的平面几何公式,对孩子会有更直接的效果。

方法二:在实践中加强记忆。

如果只是通过背诵的方式来记忆大量的小学数学公式,孩子短时间内可能会有很深的印象,但时间长了可能会逐渐忘记。所以除了通过背诵来记忆公式,还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来强化记忆,比如数学公式中的和差问题或者和倍数问题等等。,这样也可以加快记忆过程中的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在作业和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方法三:联想记忆法

小学数学公式是入门的基本公式。在生活中,这样的公式会用到很多场合,就像测量一个积木的大小,首先要知道积木的长、宽、高,然后再考察一个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这样一种联想的方式来记忆,多思考多思考,联系生活实际,这样记公式就不那么枯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