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这有什么不好?
所以近年来有一种趋势,优质小学到处合并薄弱学校,搞“规模”和分校。似乎这就是平衡教育资源的手段。
但教育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教师的实力和管理水平是关键。改名字容易,但是老师的培训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跟上的。
今天,人大(NPC)附属小学是由家长闹事造成的。这是人大(NPC)附属小学与靛厂小学合并后的新附属小学。一个年级已经有十几个班了,银燕小学已经合并了。这样下去,以后就可以开小学镇了。一个年级会有30个班,一个小学会有一万名学生。当孩子们长大后,他们会团聚的。以后东城会有历史场景,西城只有两个人,还不错。都是方圆八公里内的校友。
在实际工作中,校长其实很难。我觉得很多校长不是真的把自己当董事长,恨不得把学校做成集团上市。大部分老师就是想把学校搞好,成绩好,活动多,家长满意,社会口碑好。如果资源多,不如有钱有地建硬件。小学实力雄厚,资源丰富。办分校是一回事。如果合并了,就必须合并,就必须接受其他小学。这是另一回事。这种扩大后的学校,在人才和资源上,未必有能力复制同等水平的教学。
合并浪潮交给这些学校的管理者,大多是有教学背景的校长,这是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他们要懂基建,招到好的年轻老师,安排低标准的老师,做好招生工作,安抚家长的疑虑。这类学校重新整合了原有小学的人力资源,返聘了很多退休教师,管理工作疲劳加速。
教委也挺委屈的。大家都在抱怨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让你有能力承担更多的责任。为什么这是错的?如果之前资源没有向你们倾斜那么多,你们优质小学怎么会有今天?前几年北京有一些私立学校,有以努力出名的,也有以特色出名的。后来怕管理不好,都收归国有了。现在业务人员不听话,我能怎么办?好像是死结,均衡教育,天天喊,人家来平衡,从学校到家长都不满意。
说到这里,转身。
去过外省的博物馆。这里宽敞、整洁、气派,夏天很多当地人带着干粮和水乘凉。当讲解员带着一群贵宾参观时,我正在听。休息时,解说员抱歉地对嘉宾说:“以前我们图书馆没这么乱,现在免费了,大家都来了。许多人整天都呆在这里。真是一发不可收拾。”
我呆了一会儿,心想,你们不是免费开放,只对所有人开放吗?如果没有人来博物馆,那将是一个失败。现在大家都来了,你就反感了?!
我不是专家,这只是个问题,妈妈。作为一名小学生家长,我对学校操场坑坑洼洼,教室全部新装修,老师刚毕业就和班主任一起教几个班,没有任何意见。同一所学校的老师水平差异极大,学校政策今明两天是这样的。因为我很清楚,首先,这是整个中国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教育界的问题。其次,观点不会改变。学校只是性教育。回家后我会坚持人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