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抄袭内容要受罚。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孩子从小就要面对很大的学业压力,小学生熬夜写作业也不少见。

如果你的孩子作业压力这么大,你会怎么办?和孩子们呆在一起?找老师告学校?还是顺其自然,让孩子无视?

对此,一位年轻父亲的做法火遍了网络,再一次将这个困扰众多家长的问题带出水面,赤裸裸的呈现在人们面前。

无意义的抄袭作业?那就撕了它!林先生是资深摄影师。他和妻子结婚多年,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今年五年级。

在之前的四年里,林先生并没有太担心儿子的学业。偶尔,孩子会有很多作业,但林先生和他的妻子都帮助他,只是偶尔。所以,他并没有对孩子的学习感到太辛苦。

而且,这几年在自己的影响下,儿子在摄影方面也颇有造诣——至少孩子们放学后会有时间陪他玩摄影。

但是,自从孩子上了五年级,林先生明显感觉到事情发生了变化,孩子的课业压力突然大了起来。他几乎每天都要写很长时间的作业,包括周末,他很少有自己的空闲时间。

孩子开学一个多月以来,一次镜头都没碰过,不是不想,是没时间。

起初,林先生和他的妻子只是关心他们的孩子,但他们理解,但真正改变他的想法是在他晚上起床的一天早上。

当晚,因为和朋友多喝了几杯,林先生凌晨三点起床上厕所,却偶然发现儿子卧室门下有微弱的灯光。

孩子还醒着?林先生很惊讶。三点钟了。悄悄推开儿子的房门,眼前的一幕让他震惊又心疼。孩子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作业本都散落在桌子上,台灯还亮着。

抱起他的儿子,把他放在床上。林先生回到自己的房间,再也没有睡着。

第二天晚饭后,林先生给妻子和儿子打电话,讨论昨晚发生的事情。他这才知道儿子在课堂模拟考试中犯了一个错误,所以老师罚他抄课本。结果他昨天没抄完,今天还会继续。

抄的作业有22页之多,而且只是课本的内容。在林先生看来,这种反复的机械抄袭是没有意义的。

林先生问他的儿子,你能在一个晚上抄完吗?看着摇头的儿子,林先生夫妇也拿着作业本翻看起来。他们确信即使是成年人也不可能在一个晚上抄完它。

于是我立刻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毫不犹豫的撕掉了自己的作业本,告诉儿子没关系,明天爸爸会和学校沟通。并且还决定让妻子开始转移孩子。

第二天,林老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撕作业的照片,并与老师和校长进行了沟通。

“我不是反对学校给孩子施加学业压力,也不是给孩子找特权。只是这种‘填鸭式教育’带来的恶性循环真的没有意义——他今天没抄完作业,没睡好觉,第二天又犯错,晚上还得继续抄作业。他能从这种支付利息的循环中学到什么?”

让他吃惊的是学校的回复。老师对林老师的冲动做法表示理解,并承诺接下来几天会和家长进一步沟通。“但是这个作业还是要补。”

林先生傻眼了,最后还是毫不犹豫的把孩子转学了。

对此,很多网友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赞同,也有人认为林老师把作业撕了再放回网上的做法有点偏激。

作业在国人心中有多重要?林老师的做法之所以会引起一些人的赞同,正是因为他做了很多家长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不管林老师的行为是否过分,关键是他的作业应该是“质量而不是重量”

2017中国中小学生作业压力报告显示,前三年中国中小学生生日作业平均时长从3.03小时减少到2.82小时。即便如此,最新数据仍是全球水平的近3倍。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家庭作业对孩子来说是有益的,是必要的。

大多数老师和家长认为,家庭作业对孩子的学业训练和性格培养大有裨益。最重要的是,作业可以巩固孩子学过的知识点。

所以,作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业真的对孩子有好处吗?早在2008年,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教授汉斯·冈勒(Hans Gangler)就提出了“不必要的作业”这一概念,并由此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随后,为了证实自己的言论,汉斯·冈勒(Hans Gangler)教授邀请了1300名全日制学生和500名教师发起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超过三分之一的老师觉得自己“不确定作业能否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产生积极影响。”

甚至很多老师坦言,“我的学生75%以上根本不在乎作业。即使留下来,也不一定做得到。”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明确表示作业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另外,很多学者经过调查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作业和学习成绩确实有联系,但是很明显,联系不明显。

现在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家庭作业和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如下关系:

小学生的作业时间和学习成绩没有相关性。它们在初中是中度相关的,但如果作业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相关性就会减弱。两者的相关性在高中较高,但如果作业时间超过两个小时,相关性也会减弱。

换句话说,好学生不会因为作业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差生不会因为做作业时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而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即使是机械地抄袭或者强行答题。

机械、复杂、费时、费力的抄作业,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也浪费了老师在填鸭式教学中的时间。

作业应该是“质量,而不是重量”,老师要以此为目标。在因材施教之前,就有老师上了“让孩子数1亿粒米”的精彩作业热搜。我们只看到了老师们的精彩,却从未想过为什么会这样。

老师“不加思考”的留作业,随便做,让作业的存在变得毫无意义。

不仅如此,这种作业根本无法体现因材施教的意义。

试想,如果老师给孩子留的作业也类似于这种浪费时间、毫无意义、重复的机械作业,如何让孩子保持学习的激情和热情?

归根结底,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还是在老师身上。能留下什么既能让孩子不浇灭学习热情,又能因材施教,对成绩有显著正面影响的作业,真的很不容易。

或者说这是一个巨大而艰难的挑战。

同时,学校、社会、家长能否提供足够的观念环境支持,教育部门能否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也很重要。

总之,我们不反对给适龄儿童留作业,但如何留作业,留什么样的作业,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