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山水程爽Xi小学
教师节又要到了。虽然今年9月10是个星期天,但这并不会影响中国学生和家长对老师的热情。微信就不用说了,愿望满满,精神之外的物质刺激也逐渐成为标配,蠢蠢欲动。
在中国,从官方到民间,尊师重教一直是传统。人们除了对孔子及其学说的尊重和敬仰,也在对教育的功利性垂涎三尺,从而“惠及”教师。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在其巨著《历史研究》中盛赞西汉时期的中央政府检察制度,认为中国人在两千年前就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官制度。
所谓考察制度,核心无非是对知识(养士)和道德品质(养孝)的考核,而学历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中国的统治者早就把教育和社会地位的提升结合起来了,也就是说,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官方系统的认可和巩固。
在这样的体制下,从古至今,中国人的习惯性思维就是让教育功利化,读书的出发点就是“有用”。书自有黄金屋,读书可以做官,做官可以发财。
教师作为教育的行动者(或发起者),也是首当其冲,受到功利主义“再教育”的影响。
学生送礼物,或出于尊重,但更多隐藏着功利目的,希望老师能给予“特殊照顾”。由此产生的示范效应很快波及到全班、全年级、全校甚至全社会。不送礼就成了少数派,紧张,迫于压力和人情,不得不屈服。
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有些老师因为工资低,把送礼作为新的收入来源。所谓“靠山吃山”,和政府权钱交易的性质是一样的。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中国中产阶级的留学热潮愈演愈烈,中国学生的“钻”也超越了国界。
十几年前去英国留学前,我还准备了一些北京奥运会的纪念奖牌和钥匙扣,在教师节和圣诞节送给英国老师。
到了英国才知道没有正式的教师节,大的节日只是圣诞节和复活节。除了生日和婚礼,真正能有所谓“送礼”场景的是圣诞节。
英国人之间的“仪式”寒酸得令人难以置信。通常,请人吃饭很容易,即使喝咖啡也是各付各的。最后,在圣诞节,它只是一张小小的纸质贺卡,上面写着一两条简单的信息。
中国人最看重的“融洽”在这里几乎都是表面的。
留学生中,除了中国,很少有礼物。再便宜的礼物,都会吸引英国老师睁大眼睛,捂住嘴巴,反复夸奖Fantastic(优秀),得到十几个谢谢,而且特别愿意在其他路过的老师面前奉承,表达自己无限的喜爱和感激。换句话说,英国人会给送礼者足够的面子。
但是,并不是所有时候都有这样的反应,还要看你发的是什么。英国人非常爽快地接受了“小恩小惠”和三个瓜、两个枣的礼物。如果贵的话就不会。包括大学在内的英国机构接受的礼物单价不能超过50英镑(约合人民币四五百元),否则就是贿赂。
钱,英国老师不会收,为了几百或者几千英镑丢掉工作不值得;给几万英镑对寄件人来说不值得。
另外,请吃饭,有可能“白吃”。我在担任英国大学驻华首席代表的时候,曾经陪同英国副校长参观国内的合作大学。中国高校邀请客人,十个人的大圆桌上了十二道菜,不包括主食和水果。酒是国窖级酒,敬酒次数一轮又一轮。在送别福建的同时,合作方的同事还私下和英国大学的教授聊天,希望帮助教育部门领导的孩子解决留学问题。教授们点头回答道:
好吧。我会留意的。你会给我发电子邮件吗?好的,我会注意的。你能给我发封电子邮件吗?)
但是对于委托的一切,回复基本都是一样的,“你最好联系xxx,我不负责这个业务。”即使委托了合适的人,回答一般也是“根据学校的录取规定……”
其实英国的师生关系远没有中国的那么亲密。英国人看重法治下的平等,降低了社会运行的成本,却疏远了人际关系,所以英国人总是冷冰冰的,与人保持距离;中国人更注重人情,以突破严格统治下的制度壁垒,用额外的精神和物质投入换取生存权和发展权。所以中国人会很热情,时不时的差点挤上来。
作者简介:赵刚。
MBA、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国际教育知名专家,现任诺森比亚大学中国首席代表;十余年来,从事中英教育交流和文化传播,著有《去英国》、《欧洲感悟之旅》;资深自媒体人,授予搜狐“2016留学自媒体人”,得到腾讯教育、新浪教育、一点资讯教育频道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