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短小的「红色故事」?

短篇“红色故事”有:

第一,农忙

1942年底,轰轰烈烈的延安大生产运动开始后,毛主席更忙了。他有晚上工作的习惯,忙的时候有时会熬通宵。就这样,毛主席的睡眠时间越来越少。在大生产运动期间,他常常忙了一夜,第二天下午照例要和中央机关的同志一起去上班。

那时,熊云在中央机要部当翻译,他们和主席住在枣园。枣园有一排窑洞,被两堵墙分成三个院落。主席住在北院,机要部住在中院。

机要部门的同志看到主席工作这么忙,休息时间这么少,担心他累坏了。主席一去农场,他们的几个高官就冲到主席面前,主动提出帮他挖地。主席慈祥地笑着,看着他们,摆摆手表示不会帮忙,说:“你们挖的地不是我的劳力,是你们自己的。”

就这样,毛主席用了几个下午的时间,亲手挖了两亩多的地,给地浇水,施肥,种西红柿,辣椒等蔬菜。绿色的蔬菜和丰富的水果点缀着树枝,使枣园的后山坡更加美丽。

第二,有车就不要做。

延安河边隆隆的马达声和清脆的喇叭声吸引了延安军民。警卫员更高兴了:“这次毛主席出去开会,再也不用骑马走路了!”

杨新科,老红军,贵州松桃人。抗日战争时期,他是毛主席的保镖。后历任抗大学生、八路军129师358旅教育干事、指导员、公安总局局长、豫西副专员、贵州省工业厅副厅长、省经委副主任等职。1983年6月,杨新科同志向我回忆了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在延安坐车或骑马引发的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抗战时期的延安,中央领导人无论是骑马还是走路都是如此。一位华侨送给延安两辆车,警卫人员有说不出的高兴:“这次毛主席出去开会,不骑也不走!”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分配汽车时,毛主席提出要考虑军事工作的需要,照顾年纪大的同志。

虽然大家都希望给毛主席配一辆车,但在他的一再坚持下,一辆配给了主管军事工作的朱先生,一辆配给了延安的“五老”(徐特立、董、谢觉哉、林、吴)。

三、毛主席的“约法三章”论毛安迎

“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是毛主席给儿子的“约法三章”。一些领导干部的腐败,往往是子女造成的。如果他们也用毛泽东的“约法三章”,怎么会有他们的子女造成的党内腐败呢?田志芳是四川广安人。

1933加入红军。抗日战争时期,任该团营长兼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东北军区后勤部车辆管理处处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军事机关顾问。现在回想起来,1983,65438+二月,他给我讲了延安时期毛主席对毛安迎严格要求的故事,他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又一次涌上心头。

1946初夏的一天,在中央机关食堂吃饭时,田志芳发现一位新同志,身材高大,肩宽体壮,穿着一身干净的蓝布制服,看上去很干练。他发现这个人很面熟。你在哪里见过他?我想了很久,没想起来。饭后,田芝芳来到杨嘉玲沟口的花园。这里曾经是一个叫杨家坟的墓地。

中央迁到杨嘉玲后,在这里种花、种瓜、种菜,成了一个小花园。此刻,黄澄澄的红丝绒鸡冠花、紫色牵牛花、南瓜连成一片,别有一番情趣。田志芳在一只石羊背上坐下,拿出一份整改文件看了两页。这时,我看到自然科学院院长徐特立和一个年轻人慢慢走来,仔细打量着这位熟悉的新同志。

他们边走边亲切交谈,从他身边走过。他赶紧问身边的一位同志:“和老徐在一起的那个是谁?”"那是刚从苏联回来的毛安迎同志."毛呢?“是毛主席的儿子。”哦!田志方突然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怪不得看着眼熟。原来是毛主席的儿子。

但他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毛主席的儿子还和我们一起吃大灶?”他刚从苏联回来。他能习惯我们的小米饭和山药蛋吗?”这位同志看了一眼田志芳,说:“毛主席一向严于律己,给毛安迎‘约法三章’,要求他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啊,我明白了。过了一会儿,我看不见毛同志来食堂吃饭了。

后来,在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的前夕,毛回到了安迎。他的脸变黑了,身体变瘦了。一打听,原来是毛主席把儿子送到最艰苦的山区,上了“劳动大学”。

在那里,他和农民一起吃饭、生活和工作。作为一个领导人,毛泽东同志对他的孩子很严格,这使得边区的军民很受教育。因为党的领导同志这样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延安蔚然成风。

第四,董存瑞

5月1948,1,11纵队从朝阳区西进,兵锋直指热河首府承德的北垒龙华城。25日,龙华战役打响。董存瑞所在的连队承担攻击国民党守军重点防御点龙华中学的任务,他担任爆破组长。

在全连动员大会上,董存瑞代表全班同学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就算我死后变成泥土,我也要把它填在龙华中学的外沟里,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龙华搞垮。”战斗开始后,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塔、5个碉堡,圆满完成了规定任务。连队立即发起冲锋,突然被一个隐蔽的桥型碉堡的猛烈火力封锁。

部队被堵在空旷地带,二班和四班连续两次炸碉堡失败。此时距离发动总攻只有15分钟。就在这危急时刻,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挑战:“我是党员,请允许我去!”毅然拿起炸药包冲向碉堡。

他在前进中左腿受伤,但仍顽强地坚持冲下桥去。由于桥型碉堡离地高度有余,两个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他毫不犹豫地左手托起炸药,右手点燃导火索,高呼:“为了新中国,上!”炸毁碉堡。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为军队开路,年仅19岁。

动词 (verb的缩写)张思德

1944年初,张思德响应党中央大生产运动的号召,主动报名参加中央组织的生产队,到距延安70多里的安塞县生产农场,被选为农场副队长。同年7月,在安塞县山中烧炭。他处处起模范作用,不怕苦不怕累。哪里最苦最累,哪里就出现他,出炭总是第一个进窑干活。

9月5日,天下着雨,张思德像往常一样带着突击队的同志进山挖新窑子。中午时分,炭窑在雨中倒塌。千钧一发之际,张思德把战士推出窑口,自己却被埋在了坍塌的土里。战友得救了,张思德却献出了自己29岁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