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大溪简介
大溪乡——福建省永定县大溪乡编辑大溪乡位于县城东南部,东邻湖坑镇,西接下洋镇,南接平和县芦溪乡,北接七岭乡,面积75.2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大溪村,距县城31公里。辖8个村民委员会、82个村民小组、53个自然村(含5个革命根据地村)。2000年有2844户12467人。汉族,说客家话。明清属于李劲锋;民国时叫台西联宝,属金钟区第四区。后称太岳乡、凤台乡、金钟乡;建国后,属南溪区、尚进区、第三区;1958设立行政区和人民公社,1970合并为湖坑公社和湖坑乡;1987年脱离湖坑乡,建立大溪乡。境内位于金凤河中游,水力资源丰富,储量3360千瓦,已开发2600千瓦。截至2000年底,全国共有小水电站10座,总装机容量1410千瓦。装机容量为1200 kW的太西电站正在建设中。交通便利,与省道福三线相交的永定至湖坑旅游公路贯穿全乡,实现了村村通公路。1988至2000年,该乡全面实施“以农稳乡、科教兴乡”和“稳定粮烟、发展果业、打侨牌”的发展战略。2000年社会总产值6269万元,比1988增长了5.3倍,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08万元。工业总产值821万元,比1 98835.6万元高22倍;乡镇企业总产值767.5万元,比0988年的65438+25.23万元增长29倍;财政收入4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59元,比1988 199元高出13倍。1988以来,该乡农业生产通过调整田间种植结构,发展养殖业,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同时加大山区综合开发,种植符合市场的名、优、特水果,增加农民收入。从1988到2000年,发展了10000多亩果园。2000年,全乡水果总产量4377吨,比1吨增长84倍。其中红柿种植面积12225亩,总产量3915吨,占水果总产量的89%,比1988的42吨高出92倍。大溪红柿在福建、广东、香港市场以果大质优著称。水果产业逐渐从鲜果型向加工型发展。现有柿子加工厂5个,腌制棚13个,柿子酒厂1个,年加工能力150吨。2000年,全乡粮食播种面积14206亩,粮食总产量4640吨,比0988年的65438+3376吨增长37.4%。烤烟种植面积3430亩,总产量288吨。森林覆盖率为70.7%,比1988年提高了24.7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为52000立方米。木材采伐量为1200m3,竹材采伐量为1100t。水果产量4377吨,茶叶产量9吨,分别是1988的85倍和3.5倍。生猪7700头,生猪1.200头,肉类总产量886吨,分别比1.988增长86%、383%和357%。1988以来,该乡以壮大农村经济总量为目标,着力发展,强化服务,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效显著,乡镇企业蓬勃发展。2000年,乡镇企业(包括个体企业和合资企业)75个,职工960人,总产值2650万元,比1988765438+20万元增长了36倍。其中,2000年签约引进内联项目3个,引进外资50多万美元。新增民营企业2家,新建民营小水电项目3个,总投资2654.38+亿元。1988以来,加大科技教育投入,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100多期,支持农民参加农业函授大学学习,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00年,全乡共有中学1所,小学6所,中心幼儿园1所,在校生2538人,其中中学生1454人,小学生120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顺利过省。有1医院(杨英杰医院),医务人员16人,床位20张。文化机构和设施包括文化站、广播站、宣教中心、文化馆、老干部协会、疗养院等。1988至2000年,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投资280万元完成黄龙公路、袁书山公路改造;完成乡政府综合楼、乡政府大院停车场及绿化设施建设;铺设新街水泥路面,完成路灯安装;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通信基站建设。全乡安装程控电话1850多部,自然村通电话率98.1%。投入100余万元修复1996“8·8”洪水冲毁的道路桥梁;筹集45万元建设惠及7000余人的人类饮水工程;完成联合村350亩粮食自给工程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有线电视覆盖了每个村庄。该乡是永定著名的侨乡,海外侨胞2200多人。1988至2000年,华侨捐资建设侨光中学教学楼、教工楼和运动场,台联中心小学魏翔教学楼和校门,大溪杨英杰医院,开亭中心幼儿园,大溪杨英杰希望小学和道路桥梁,累计捐资654.38+00余万元。同时,华侨集资兴办塑料厂、水电站、柿子基地等经济实体。自然景观包括东福山和大虎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