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的教学目标如何定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目标有了新的定位,即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些三维目标紧密相关,不可分割。“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全面、具体、系统地考虑和分析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点,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确定多维、三维的动态目标。教学目标引领着师生的教与学,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但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往往只注重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或者照搬参考文献中给出的教学目标,而没有考虑到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往往导致目标定位过高,直接影响教学效果。1,理论是先导《课程标准》是课程的“灵魂”,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是目标取向的先导。这就要求每一位教育第一线的教师都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改的相关理论,吃透思想,用思想指导教学,在教学中体现新理念。同时,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认真学习,充分利用。在教学中,要尊重教材,但不仅仅是教材,还要考虑农村小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生,作为活的资源来使用。2.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是关键。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和知识视野的局限,学生的学习兴趣会直接受到影响,因为学习兴趣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还关系到一些潜在能力的发展,是他们未来成功的起点。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是他们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条件之一。农村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城市学生根本没法比。总体来看,城市学生的学习习惯相对较好,这与父母的教育有直接关系。因为农村大部分是孩子多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不会像城市父母那样细致、专一;另外,现在很多孩子的父母工作忙,孩子都交给老人照顾,没有时间去咨询孩子的生活学习。学生来学校仅仅靠老师单一的教育和引导,任何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都将离不开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3.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是关键。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仍然是农村小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循序渐进,又要注重能力的渗透培养和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两基训练的同时,在其他方面得到提高。另外要做好典型例题,典型例题往往是本章中最有代表性的问题,可能包含了本章中的知识点、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对训练思维和各种能力有很好的作用。4.避免“拿来主义”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行为中,经常会觉得对新课程的目标导向没有把握,每册都有很多小节。往往一个单元刚开始,学生刚有点感觉,几节课就换了一个新知识。所以我们往往会寻求网络、教学参考等途径来定位自己的目标,这样会导致目标缺乏一定的系统性,缺失或者变得模糊。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每个单元教学分成不同的班级。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表达也应该不同。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班级设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全面照顾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