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新建小学

房子和孩子的教育是压在中国家庭身上的两座大山,也是中国人最舍得花钱的两件事。这两个东西结合起来变成学区房,就造成了学区房房价暴涨的神话。

但近日,北京市西城区出台新政策,宣布实行“多校划片”招生和“六年一学位”。

根据新规,新购房者的子女将不再在该校就读,而是全部以多校划片的方式在该学区或相邻学区入学。原则上,一个学区在六年内只提供一个注册入学学位。

学区房要拆了吗?学区房价格会暴跌吗?

恐怕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难。

1

此次实施“多校划片”新政的北京西城区,是北京教育资源最集中、最优质的地方,也因此被视为全国学区政策变化的风向标。

什么是「多校划片」?

所谓“多校划片”,是指一个社区对应多个学校,学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进行分配。换句话说,如果学区内有三所学校,1好,2差,那么你上好学校的几率只有1/3。

一旦实行“多校划片”,就意味着不再有社区和学校“一对一”招生。学区作为名校靠山的作用没有了。学区房房价会暴跌吗?

我们来看看学区房能带来多少溢价。

北京西城区某地下室学区房卖654.38+00.5万。就因为是西什库小学的学区房,可以直接上北京四中。还有一套11平米的学区房,一套危房卖到了530万的天价,每平米46万,只因为是北京最有名的小学之一。

之前改建车库的南京一个破旧的棚子,因为是琅琊路小学本部+29中学本部的双学区房,所以没有入住。13.2的平价是168万,后来拍卖到231000,达到170万/平。

可怕的学区房溢价之下,是惨不忍睹的学生家长和投机盛行的学区房市场。所以“多校划片”一出,可以说是满堂喝彩。但是,“多校划片”并不是万能的,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完美。

“多校划片”最大的亮点是打破了富人对教育资源的垄断,弱化了教育差异造成的阶层固化。

在学位房一对一录取的时代,只要花钱就能上好学校,相当于富人上好学校,穷人上普通学校甚至穷学校。父母的财富决定了“穷孩子的学校”和“精英孩子的学校”的两极分化。长期以来,贫富之间的隔阂越来越难打破。

在“多校划片”下,即使买了学区房,也是倒霉,读不到好学校。

但是,“多校划片”也抹杀了家长让孩子光明正大获得优质教育的一条途径。一对一录取学位房,虽然学区房房价高得让人咬牙切齿,但至少给了家长一个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途径:买学位房。

学位房没了,但父母会心甘情愿地让孩子的命运由电脑随机分配来决定。不会,他们会尽最大努力保证孩子上一个好学校。

我们还能做什么?直接砸钱赞助,不符合招生规则和社会主义价值观。

既然电脑是分配的,就要遵守规则。至于是不是真的随机,谁知道有没有操作的空间?制度可以公平公正,但制度下的人就一定能清正廉洁吗?

2

很多时候,我们谈学区房色变,如虎添翼,却忽略了它存在的合理性。事实上,学区房并不是中国独有的产物。

美国也有学区,美国公立中小学基本都是按学区招生,学区差距明显。因为美国学区的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房主的房产税,所以购买或出租独栋房屋的房主都可以入学。

但因此,在美国,越是富人聚集的学区,学区的教育经费越多,学校越好,学区的房价越高,对富人的吸引力越大。

英国公立中小学也是划片上学。据统计,65,438+0英里范围内的英国前50名公立学校的房价平均比同地区高65,438+06%。“优秀”小学附近房价比非学区房高18%,一套房多5.2万英镑。

其实学区房溢价是必然的,这是市场的自由选择。只要教育资源不足,只要教育资源的优劣存在差异,就无法避免。

哪怕“多校划片”只是为了改变买学区房的逻辑。学区房有好有坏,好学校的学位房都贬值了,因为不能保证一定能上好学校。差学校的学位房升值,是因为有可能在好学校读书。一增一减只是平均掉了学区房的溢价。

即使在大学区下面,也不能保证有好学校吗?总有一些学区,几所学校都是好学校。本来想读名校的。选了好学校,买了相应的学位房。现在选好学区,买学区房,但还是会追求名校。

就算学校资源完全平均分配,难道没有计算机分配的空间吗?只要教育资源稀缺,总会有人想尽办法追求一个好学位,一个好学区。

真正解决学区房高房价溢价的办法是丰富教育资源,从源头上解决教育资源的短缺。

比如英国的学区房价格没有国内那么疯狂。一方面,只要住在学区范围内,无论是买房还是租房,都可以在学区内入学。另一方面,由于英国的私立学校高度发达,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满足,因此无需追逐学区房。

日本也是我们的学习对象之一。日本有教师定期更替制度,规定每位教师在一所学校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年。这使得日本的教育资源相对公平,日本没有户籍限制,只要住在学校附近就可以入学。所以日本没有学区房的概念。

教育要和户籍捆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育资源的匮乏。归根结底,如何匹配足够的教育资源才是最大的问题。在建设新的公立学校的同时,也要发展私立学校,让家长多一个选择。

学区房房价能降吗?

整体来看,学区房价格很难降下来。就像一群人坐着看电影,只要一个人站起来,后面的人就得站起来看屏幕。结果大家都站起来看。没有人想先坐下。一旦坐下,就会被别人挡住。

如果你想让他们再坐下来,你只能让他们知道你坐下来就可以看电影了。要么加个额外的屏幕,要么换个大屏幕。如果能看到,自然会坐下来。

教育资源就是屏幕,足够大的屏幕才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多校划片”不过是调整一下座位,让看到的人换一批。

当然,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政策的变化必然会改变学区房的价值格局。

首先,学位招生变成了大学区的分配,购买学区房的逻辑不再是只看一所学校,而是看整个学区的教育质量,优质教育资源聚集的区域会成为一座灯塔。

其次,没有住宅物业的学区房价值遭受巨大冲击。那些十几平米大小,破破烂烂,根本住不下人的学区房,地下室,停车棚,一旦失去了学区房的光环,还剩下什么?什么都没有了。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学区溢价大的顶级学区是最危险的。学区越高,越会成为平均对象。

比如深圳龙华红山的莱蒙水岸春天,不同时期的房子在深圳顶级学区房可以卖到1.2万/平,在深圳-高贝学区房却卖不到9万/平。两套房子差价高达3万。

罗湖东门168也是如此。对应罗岭小学,没用的学位可以卖到65438+万/平,用过的学位只能卖到7万/平,学区房溢价3万/平。

如此高学区房溢价的房子一旦变成大学区,可想而知房价下行压力有多大。近两年来,学区房政策频繁变动,教育资源均衡化成为趋势,顶级学区房风险越来越大。

如果和周围同类二手房相比,学区房溢价超过30%,风险已经很高了。真的不建议入手,除非是自己用。

其实对于孩子的培养,学校教育是一方面,家庭教育是另一方面。甚至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有时间挣钱买学区房为什么不能花点精力在家庭教育上?比起投资学区房,家长或许更应该选择家庭教育。

为什么学区房值钱?因为教育越来越值钱了。千万不要听读书无用论的狭隘论调。多读书,读好书,懂得做人,塑造孩子的人格和道德。这才是好学校应该做的,而不是只看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