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阶段的儿童教育

所有阶段的儿童教育

在孩子教育的各个阶段,智力的大门都需要通过钥匙打开。孩子的成长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孩子性格的发展和父母有很大的关系。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下面我分享一下各个阶段孩子的教育方法。

所有阶段的儿童教育1

首先,学前教育

永远不要忽视学前阶段,虽然此时孩子还小,但恰恰是这个阶段,是培养孩子养成各种良好习惯最重要的阶段。这里不想多说。我只是想通过一个小故事让大家自己去发现其中的奥秘。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相遇。人们对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尊敬。有记者问其中一位,“在你的一生中,你从哪个大学和实验室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

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得主平静地回答:“那是在幼儿园的时候。”记者很惊讶,问:“为什么在幼儿园?你觉得你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

诺贝尔奖得主笑着回答:“我在幼儿园学到了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朋友;不要拿不是自己的东西;东西要摆放整齐;饭前洗手;午饭后休息一下;为做错的事道歉;学会多思考,仔细观察自然。我想这就是我学到的全部。”所有在场的人都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他们一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教的好习惯。

二、小学阶段

孩子刚进入小学阶段,对学习有一种奇妙的想法。作为家长,他们应该注意到了,学校布置的作业,没有家长的提醒,他们总是自己按时完成,每天上学的时候也总是很积极,因为学校在他们眼里还是一个新奇的地方,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孩子越来越不喜欢了。是因为学校变了吗?不是,是因为父母的要求变了。

小学阶段本来是培养孩子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但是很多家长在孩子刚学会1、2、3的时候就开始想着报各种课外辅导班了。也有各种原因,有的是因为父母都上班,没时间照顾孩子,就报了个班,这样就有人照顾了;但更多的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和“别人家孩子有,我家孩子一定有”的信念。父母的这种攀比心理,导致自己的孩子最后痛苦不堪。

其实适当选择一些课外辅导课程,扩大孩子的知识面,确实是有好处的,但是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凡事“过犹不及”。你有没有想过,孩子面对无止境的课外辅导是多么痛苦和无助?长此以往,会导致孩子厌学,对学习失去兴趣。我不认为这是父母希望看到的结局。我觉得如果一定要报小学辅导班的话,应该以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为主,因为一个人小学阶段的智力已经完成了他人生的80%。

三、初中阶段

一般来说,初中和高中属于中学阶段。我在这里把他们分开,是因为初中和高中的孩子,其实年龄和心理差别很大。初中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阶段既是他们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们长身体的最佳年龄。

从小学到初中,很多学生都要有一个很长的适应期。因为在小学,毕竟知识不是很难学,科目也比较少,老师对学生照顾的无微不至,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因为在小学,面对的学生范围比较小,所以孩子总觉得自己很优秀,这个时候心理也比较自信,但是进入初中之后就不一样了。

首先,学习的科目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比如物理、化学、历史、政治等。对于学生来说,好像一下子增加了很多科目,感觉有点力不从心。

其次,老师对学生的管理不再是小时候那种“保姆式”的方法,而是逐渐开始锻炼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这个时候孩子刚从小学阶段过来,还不适应,感觉老师好像不太关心自己。

再次,小学阶段,老师给的作业是具体的,比如第一题,第二题等等,中学阶段没有。老师经常会留一些软性的作业,比如“熟读这篇课文”、“预习下一课的生词”,这些在一些学生眼里似乎都不是作业。其实这些软性作业只是课前必要的准备阶段。如果准备充分,上课感觉会很顺利。如果准备不充分,上课就会有小绊脚石。久而久之,你不懂的地方会越来越多,导致以后越来越不懂。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你的成绩当然会一落千丈。

第四,学生自信心的变化。进入初中后,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差距,小学可能不会有明显差距。但是到了中学,由于各种原因,每个人对知识的认可和接受程度不同,成绩自然也就分了一个层次。另外,此时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又要面对中考的压力,自信心很容易受到打击。

第四,高中阶段

和初中相比,高中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一个延伸。无论是在科目数量、难度还是学习要求上都有更高的要求,而此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遇到的青春期问题越来越多。但这个阶段的学生显然心理更成熟,做事更理性。所以,这个时候作为父母,一定不能完全发挥自己以前的“中心化”的话,而应该平起平坐,与孩子平等交流,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基本获得了自立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也许这个时候,父母还有点不舒服。他们认为孩子还不成熟,或者说他们不肯放手。他们还是像小时候一样照看拉撒路,却不知道这样只会让孩子失去自理能力,引起叛逆。高考对所有高中生来说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一个负责任的高中生,在高考面前往往承担了太多的压力,所以家长能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减负而不是增加压力。但我发现很多家长做不到这一点,大多把焦虑转化为更大的压力,转嫁给孩子。许多孩子无法承受沉重的压力,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从上面可以看出,其实在面对孩子变化的同时,也要从方法、态度、期望等方面及时调整自己,也要克制自己的攀比心理。其实什么都不如孩子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心理健康更重要。成功的人首先是健康的人,健康的人首先是心理健康的人。

所有阶段的儿童教育。亲自照顾孩子。

1岁之前,是孩子形成依恋关系的时期,对父母尤其是母亲有特殊的需求。孩子的安全感和亲子间的信任感需要在父母的陪伴下建立。所以,亲自带孩子是一种符合孩子心理需求的育儿方式。

如果父母没有给予足够的陪伴,孩子的依恋得不到满足,就容易产生缺乏安全感、敏感、易怒等情绪,也会埋下亲子关系的地雷,可能在青春期引爆。

孩子不会因为自己的社会地位或财富来评判自己对父母的感情。孩子爱,只是因为你叫父母。他们想要的只是耐心和足够的时间陪伴。对父母的依恋程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低。与其感叹自己以后进不了孩子的心,不如在孩子小的时候多给他一些陪伴。

二、对6岁前的孩子说“不”。

爱是宽容,不是纵容。当幼儿自杀的消息被曝光后,悲伤的父母会心存疑虑,给孩子力所能及的最大的爱和包容。他(她)怎么会选择这么极端的方式对我说“不”?作为家长,如果你不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输入,一味的纵容,如果你不对他(她)说“不”,他(她)会有无数个“不”来抵制你不能给他的满足感。

成长总是在痛苦中,这是作为人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需要父母不断修正。即使孩子哭着要土地,也要坚定地对他(她)说“不”。界限和尊重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学会。

不要为了一时的安慰而等别人对孩子说“不”!

第三,父母的行为准则

人类行为的勇气来源于一颗坚定的心,12岁之前的各种教育都是为了让孩子成长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12岁以后,言传身教是二级教育,榜样是给孩子潜意识打上烙印的高级教育。父母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会被复制粘贴,作为孩子行动的出发点和模板。孩子要想成长没有偏差,父母就要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