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辛庄村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明已成为一个村庄。相传庄田因明代皇室在此建立的黄琴庄而得名,后改称黄辛庄或黄辛庄。位于良乡东北部,东南与吴店相邻,东北面1.8km处为牙巴河,西南面1km处为鱼儿沟,北面1.5km处为房山区与丰台区边界。村民都是汉族,至于我们的祖先是从哪里迁到这里定居的,没有考证。根据居住在该村的几个主要姓氏的族谱记载和祖传传说,颜、高是明末清初从山西大同槐树迁入这里的,于是山东移民。村址位于山前平原,海拔45.4米。大街东西走向,主要产小麦、玉米和杂粮。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历代良乡地区物超所值、五谷丰登的村落。
清乾隆十三年(1748)建宫,占地40亩,坐北朝南。它由三个大厅和亭子组成。建筑雄伟,松柏参天。正殿一直保留到五六十年代。几经修缮,宫后的花园、假山、几十棵松柏依然存在,其中最大的一棵松树需要五六个人围起来,树冠很大。黄辛庄宫是良乡地区著名的历史遗迹之一,属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是清朝皇帝从北京到易县途中的第一个宫殿,他就住在这里。黄茶大道在村南,宽三尺六尺。沿路每隔两里就有一口井,用来在皇帝到来时用黄土铺路,在街上倒干净的水,以示神圣。据说建造故宫所用的巨大汉白玉的运输,也是靠这条路,在寒冷的冬天从房山石窝到北京倒水结冰。黄辛庄宫殿是研究清史的一种资料。
由于该村修建较早,是历代良乡地区人口众多的村落。村风淳朴,崇文尚武。清末民初有私塾,民国时期建小学。解放后,1956年建立了一所高级小学。如今,黄辛庄学校已成为集小学、初中为一体的现代化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设备齐全。大多数村民的孩子都在这里上学。黄辛庄的龙灯节、少林节兴起于清末民初。盛基新中国成立后,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村历史上也经历过多次重大自然灾害,如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洪水,1955年洪水后的蝗灾。村民抗洪,筑埂,人工修河。村里的房子在1976年的唐山地震中轻微受损。
时代变了。新中国成立后(1949),特别是改革开放后(1979),黄辛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黄辛庄已经成为房山新城良乡组团的一部分,成为城市的农村。现在的黄辛庄已经没有了农耕社会的痕迹,正在进入一个城市化、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黄辛庄常住人口近3000人,流动人口近1000人,其中户籍人口2963人,农业人口1861人。旧村居民拆迁过半,黄辛庄居民区(东里)基本建成。不久的将来,一个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宜人的新黄辛庄即将建成。
(adsbygoogle = window . adsbygoogle | |[])。推送({ });黄辛庄村附近有石花洞景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房山云居寺石景山、七都郭华山、房山杜诗。还有房山磨盘柿、北京布花、张坊磨盘柿、金北莲红小豆、甜酱黑菜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