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龄的“三阳促学”教育
20世纪初,“四大金刚”说在重庆文教界广为流传。所谓的“四大金刚”并不是目光羞涩的侠客,他们都是博览群书、温文尔雅的大学者。这四位学者分别是项初、文伯禄、梅和。后来文教界流传“三幼促学”的说法。这三个杨指的是杨芳龄、杨崇禧、杨三位老师,他们教鞭,提倡新学。
在重庆南岸黄桷垭的文峰山脚下,有一所广益中学,创建于1894。广益中学由广益书院演变而来,是英国基督教之友开办的一所教会学校。1925期间,“五卅运动”席卷全国,反帝爱国运动风起云涌,广益中学校园内也出现了驱逐外籍校长的浪潮。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杨芳玲接任广益中学校长,直到重庆解放。
杨芳玲,1894,江西吉安人。从私立学校考入广益,毕业于南安广益中学。随后被教会推荐入读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英国伯明翰大学专修教育,并回到广益中学任教。成为校长后,在杨芳玲的主持下,广益由教会主办的中学转变为私立中学,校园内校舍更多,运动场更宽阔,建有藏书数万册的图书馆,设有800多名学生的高中。由此,广益中学成为市内名校,享有“江坝学校之冠”的美誉。
秋景中学,位于上清寺中山四路,由美国基督教传教士路易于1891创办,前身为秋景书院。四川移民后裔杨从求精中学毕业后,于1919考入成都华西大学教育专业,随即赴芝加哥西北大学学习教育。返校后回到母校任教,从1934一直到1949担任求精中学校长。
杨崇禧上任之初,大力改变外国教育模式,倡导新学,发起穷人子弟入学,令世人耳目一新。在担任校长的十五年间,他先后建立了一系列完整的教育机构,即:求精幼儿园、求精小学、求精中学和求精商学院,为桑子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育园地。
杨,祖籍四川乐山,出身贫寒,父母早逝。只是在英国传教士的帮助下,他才进入成都,在华西谢赫大学英语系学习。杨年轻时在长沙办过勤工俭学大同合作社,创办过书店,编辑过刊物,后担任重庆鸿宇中学十年。其“神圣劳动”的使命是当时重庆教育的一大创新,深受当时人们的称赞。
办学的“三羊”,都来自教会学校,主张新学,各有建树。有善举者,谓之“三阳性学”。但解放后,开始学习的“三阳”又各奔东西了。就在人民政府要给他安排工作的时候,杨英年早逝。杨芳龄和杨都是因为出生在教会学校,又留学英美,所以死得很冤。
“苛求过度,心直,远则伤”(《屈原》第九章《涉河》)。毕竟,杨办宏宇中学的宗旨,杨芳玲办广益中学的爱国精神,杨崇禧改洋为中的民心政策,都是不被人们遗忘的。对历史的误解终将大白于天下。令人欣慰的是,历史终于对促进学习的“三阳”做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