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汉字教学策略——草案
首先,遵循汉字的构词规律
汉字是由音、形、义组成的块状图形。掌握汉字就是建立音、形、义的关系。
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汉字的声、形、义之间的联系?
(一)看形发音——建立形音联系。
汉字是表意文字,形状和声音不一致,学生看到形状很难直接读出声音。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来解决“见形知魂”的问题:
1.反复认读,加强字体和发音的联系。
2.启发学生与上下文的联系,降低阅读难度。
3.以儿童自制的儿歌和故事为记忆支柱,形成联想。
(二)见形知意——建立形意联系。
表意文字是通过描述交易的特征或轮廓而产生的,所以象形文字本身就有字形与具体交易的直接联系。知指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有这样的特点。因此,借助象形、识字、指字的特点,学生可以有效地建立字形与词义的关系。
(3)见形知音义——建立形、音、义之间的联系。
形声字是汉字造字方法中声、形、义结合最紧密的一种。大部分形声字可以通过看形知道音的意思,通过听音知道意思。形声字占汉字的80%以上。
如高一第二册《小青蛙》通过字族识字,从母字“绿”中带出“请、清、情、晴”等形声字,“动物儿歌”中出现大量昆虫旁的形声字,都是帮助学生掌握形声字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利用好教材,揭示形声字的规律,引导学生积累形声字进行识字。
第二,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
(一)遵循感性整体性原则
大部分要背的生词都需要对字体的整体把握,不需要对字体的各个部分进行分析。
1.为什么要求“整体把握字体”?低年级的孩子对单词的大体轮廓感知有优势,但精细辨别能力不高,只需要整体把握字体即可。学生可以多次遇到生词,“一次生,两次熟,三次四次成朋友”,最终达到能在不同环境下阅读的目的。
2.有些生词既要认又要写,你需要记住所有的部分。如何引导他们?比较异同是防止零件混淆的好方法。
研究表明,反复阅读是掌握字体整体轮廓的一种方法,分析比较是掌握各部分及其关系的一种方法。
(二)遵循直觉思维原则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读写的兴趣,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声音、图像、动作、情境来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
遵循直觉思维的原则,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文字分析法(象形、识物、指物)本身就是以描述事物为主要手段的三种造字方法,因此与具体事物密切相关,具有直观性的特点,适合儿童开展视觉素养学习活动。比如《日月水火》把汉字和象形字进行对比,学生很感兴趣。)
2.动作表演法
这是直观演示教学法最重要、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
(肢摆记忆字形,肢摆造型指导写作,动作示范理解字义)
3.故事和歌曲
将汉字编成小故事或朗朗上口的韵文,揭示汉字的构词规律,帮助学生记忆汉字。
填字游戏、游戏、图片展示都是非常直观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
(3)遵循语言与思维相结合的原则。
统编教材非常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发现规律、分类识字、比较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