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农村小学
但现在,小学里那栋漂亮的二层小楼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几只小鸟在宽阔的院子里悠闲地散步。一两个老师在守着三五个学生,稀稀拉拉的读书声单调而空洞——如果农村没有读书声,感觉农村没有灵魂。
有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1.975年有1.057万所农村小学,2065年全国有1.06万所小学,2006年有438+0.06万所,40年共减少95万所,平均每天有65所农村小学消失。村子很小,会变成一片歌都散落的田园牧歌,会成为一代人缅怀过去的绝唱。
这是农村教育的衰落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我们应该等待最后一个村庄自然消亡,还是做点什么?个人认为,尽管心里有种种不舍,但没落村应该适时关闭,结合寄宿制学校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是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低,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村子偏僻,年轻老师也不想来。大多是老教师守着几个或者几十个幼稚的娃娃。这些老教师大多是早年转正的民办教师,学历水平低,知识结构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大多面临退休,缺乏工作激情。再加上山高皇帝远,教学管理几乎失控。把启蒙阶段的孩子交给这样的老教师,真的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有人说现在村里孩子少,几乎一个老师一个学生,更有利于因材施教,是农村孩子的福气。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在同龄人中一定成长得更好,在班级群体中更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形成。近年来,贫困家庭的孩子越来越难进入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根本原因是农村孩子的启蒙教育太薄弱。
第二,小村合并是必然趋势,寄宿制学校是最佳选择。
1.寄宿制学校一般设在街道和乡镇,位于当地中心。办学条件更好,师资配置更高,教学管理更到位,可以解决小村教学质量差的严重问题。2.寄宿制学校学生早晚由专门的老师管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帮助学生学习,解决了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无法督促孩子学习的问题。
3.寄宿制学校避免家长每天接送,让家长有时间从事其他工作。还可以从女性家长中招聘多名护士,负责孩子的饮食,帮助孩子找工作。4.村小合并后,如果学生选择走读,现在每个村和镇都有公路相连,交通方便,接送学生不成问题。出于安全考虑,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接送。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面对日益萧条的乡村,长痛不如短痛,结合寄宿制学校是更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