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学案和知识总结
1,教案
三个测量值
教科书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了解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和一些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讲授的,是学生今后学习测量长度和建立长度概念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学生有丰富的经验,为分米、公里、吨的理解打下基础。
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之前学习了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前进速度,学习了千克和克的质量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估算和测量活动,学习了一些关于测量的知识和方法,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打下了基础。可以说学生经验丰富。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体验实际测量过程,认识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单位,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概念。了解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与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够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并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测量它们。
4.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5.通过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养成细心观察、细心测量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
1.联系实际生活,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本单元教学内容有两个特点:一是与学生生活实践密切相关;二、在此之前,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千克和克的质量单位,学习了一些关于计量的知识和方法。可以说学生经验丰富。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材提供的资源,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比如组织学生测量硬币和课本的厚度,测量课桌的长度和宽度;用多媒体显示路标,两地距离1公里,质量1吨。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促进师生和同学之间的互动。
2.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和质量概念。
建立相应的长度和质量概念,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所以让学生感受1 mm,1分米,1 km的长度,1吨的质量是本单元的重点。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对具体的形象事物有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感受,“量”的内容比较实用。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尽可能的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依靠自己的经历和经验进行1mm、1mm、1km、1t。
3.根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也是用“测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师应重视这部分内容,培养学生自觉估计常见物体的意识。
比如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先估算,再测量验证,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达到提高学生估算能力的目的。
班级安排
对1和mm的理解,1课时。
2、分米理解,1课时。
3、公里的理解,1课时。
4.米和公里之间的单位换算,1课时。
5、吨理解,1课时。
6、长度和质量计量单位综合练习,1课时。
1的理解,mm,一个档次。
课程内容
嗯理解。(教材第21页,第2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毫米的实际意义,建立1mm的长度概念。
2.通过观察,让学生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3、在操作和交流中,让学生学会以毫米计量。
4.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用毫米计量。
难度:体验实际长度1mm,形成外观。
教具
硬币1枚(1、2或5)、磁卡1张(电话卡、商店信用卡或储蓄卡)、学生尺、回形针、铅笔盒、数学书、铅笔或签字笔等。
教学过程
第一,学前准备
1,复习旧知识。
(1)老师和学生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
(2)请以厘米为单位测量回形针和铅笔的长度。
(3)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测出来的。
2.引入新的课程。
请根据你的知识估计一下我们数学书的长、宽、厚。
问问题:“一本数学书的长、宽、厚是多少厘米?谁估计结果更接近准确数据?”请学生分组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第二,探索新知识
1,知毫米。
(1)分组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组织全班同学分组交流测量结果。
数学书长:小于21 cm,短两格。
宽度:小于15 cm,缺两格。
厚度:小于1 cm,只有6格。
问一个问题:想准确表示测量结果,测量的长度小于一整厘米,怎么办?
引出毫米:当物体的长度比物体的长度短或要求测量更精确时,可以用它作为单位。位于厘米之间的1单元的长度是1毫米。
对毫米的理解。
2、学习1 cm = 10 mm。
请拿出你的尺子,从尺子上选择1 cm的长度。1厘米的长度有多少个正方形?(10)每个单元格的长度有什么特点?(等长)
通过观察和计数,得出1 cm平均分为10个部分,每个部分为1个细胞,长度为1 mm。
1厘米= 10毫米。
老师板书:1cm = 10mm
3.深刻理解1mm的长度,形成直观印象。
(1)说说生活中1 mm左右的长、宽或厚是什么?(硬币、磁卡、钥匙等。)
(2)说出生活中有哪些物品通常是用毫米来计量的。(电脑演示:①自动铅笔,笔标0,5mm,0,7mm等。;(2)天气预报,今天降雨量已达多少毫米)
(3)说出一本数学书的长、宽、厚是多少厘米、多少毫米。
(4)猜猜学生尺是多少毫米。然后同桌一起验证猜测是否正确。
第三,总结提高
老师:学习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们互相交换他们的收获。
2.课堂笔记
理解毫米和分米的讲稿
尊敬的领导和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是“对毫米和分米的认识”这门课的话题。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课。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讲授的。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对以后学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毫米、分米的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分米= 10厘米,1厘米= 10毫米,1米= 10分米,并能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2)能力目标:通过估算、测量等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估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体验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的重要性和难度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毫米和分米长度概念的建立;教学中的难点是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和估算。
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方法:
(1)直观演示,操作发现:教师利用直观教具(或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然后让学生动手讨论,让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探索新知识。
(2)巧设问题激发兴趣:教师设置问题,指明学习方向,营造探索新知识的氛围,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研究等活动中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达到掌握新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3)利用迁移深化提高: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动词 (verb的缩写)教具的准备
学生准备:纸尺、塑料尺、便士硬币、小金箍棒等。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四个金箍(1 m,20 cm,1分米,7 mm),生活中接近1 mm,1分米的常用物品。
六、教学程序:
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情境导入,引发冲突:
课前放西游记主题曲《猴哥》,引出孙悟空和他的牛逼武器——金箍棒。这时候用课件展示金箍棒逐渐变短,最后到达耳朵的过程。学生回答自己的观察结果后,问他们是否想看真正的金箍棒,然后老师拿出1号金箍棒。
学生首先估算然后测量1米的长度,即100厘米。给我看看20厘米长的2号金箍,先估算一下长度,再来说说测量方法。这种设计有三个主要目的:
第一,选择充满童趣的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班有一个好的开始;
二是用学生熟悉的东西唤醒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记忆,有效复习原有知识。
第三,这两个金箍棒以后学分米的时候会用到,可谓一物多用。
然后用最小的金箍引起冲突。学生用纸带尺测量时,发现长度小于1 cm,用精确到cm的纸带尺无法精确测量长度。这时候老师鼓励学生想办法。
并引导他们最终将尺子上的毫米表示为0到1之间,并及时告诉学生,为了精确测量物体的长度,数学家真的将每厘米分成了许多单元格,规定1单元格为1 mm,从而引入了理解1 mm的教学。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手量小于1 cm的金箍棒,充分暴露学生的认知起点,感受学习新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学生大胆的猜测和尝试,画出毫米后,老师及时鼓励,说可以像数学家一样思考,增强自信心,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独立探究,理解新知识
首先让学生在尺子上找到1mm,然后用卡座选择几个学生在不同的位置指出1mm,让学生明白1cm之间每个单元格的长度是1mm。然后用手势表示1mm,找到1mm的物体,画几毫米,就可以加深对毫米的理解和感知。
在讲授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时,我的方法是:让学生画一条10毫米的线段,边画边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很自然很容易得出结论,10毫米就是1厘米。学生自己画线段会发现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很有成就感。
最后明确了毫米的用途。1mm虽然极短,但是用处很大。在生活中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或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使用毫米。现在能准确测量那根小小的金箍棒的长度吗?通过测量,真正感受到了毫米的用途,测量方法也更加清晰。
要认识分米,我先让学生用剪刀在纸尺上剪下10 cm,然后老师给我看了一根1 cm长的小金箍棒,和学生的10 cm长的纸对比,结果长度相等。
得出:1分米= 10厘米。分米教学直观、简单、有效。然后让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借助纸或尺子用手展示1分米,在周围找一个长约1分米的物体,充分感知1分米。
在理解分米和米的关系时,让学生说说2号金箍棒的长度。如果以分米为单位,就是几分米。和1分米的切割尺对比一下,或者根据分米和厘米的关系思考一下。
同学们可以回答10厘米就是1分米,20厘米就是2分米。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果金箍棒1的长度是分米,那就是几分米。这里更困难。学生讲完后,及时鼓励,并用课件演示:1米= 10分米。
(3)汇总长度单位
老师首先指出,毫米和分米和米、厘米一样,都是测量长度的单位,叫做长度单位。然后让学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这四个长度单位。当学生回答时,请其他学生用手分别指出1mm、1cm、1mm和1m有多长。然后让学生思考一下。
如何选择长度单位?通过这个环节,把学过的长度单位整理出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逻辑能力。
在学生对长度单位的选择有了清晰的认识后,告诉他们这是人们在生活中使用长度单位的方式,然后给他们看几条信息: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海拔约8844米。
中学生课桌的高度应该在7厘米左右,椅子的高度应该在4厘米左右。
新加坡竹节虫是世界上最长的昆虫,细长的身体有27厘米。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生活在古巴和美国的蜂鸟。它的体长约5厘米。
6-8 mm的地板厚度可以保证地板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散热功能。
这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4)巩固练习
在习题的设计上,既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生活性,又注重趣味性。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单位换算,这是本课程教学的难点。让学生针对每个题目谈谈自己的转换思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
二是改《八戒日记》,又是一次长度单位的梳理。在实践中,学生可以通过手势描述和脑海中的想象来表达物体的长度。在感受到用错单位带来的笑话的同时,他们深刻理解了数学的善良和选择合理长度单位的重要性。然后通过“你有什么想对八戒说的”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对待学习要谨慎认真。
(5)整堂课的总结和延伸。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然后老师总结告诉学生,金箍棒可以长一点,短一点,短一点,短到眼睛看不清楚(课件)。
这就需要大于米的单位和小于毫米的单位,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逐渐学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家找资料,提前了解一些。这样既复习了整节课,又自然引出了下节课和以后要学习的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总之,我总是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东西作为整堂课的素材。通过观察、估计、测量、思考等丰富的活动,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不仅能学到东西,还能轻松愉快地学习!
七、黑板设计:
对毫米和分米的理解
mm dm
1厘米= 10毫米
1分米= 10厘米
1米= 10分米= 100厘米
八、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要具有挑战性,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但是,在略显枯燥的练习中,如何体现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如何让数学练习深深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做”数学的教育理念,主要侧重于新课程的引入和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有序性和有效性。
“公里的知识”讲稿
亲爱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说上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公里的知识”。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米、分米、厘米、毫米和其他长度单位的基础上教授的。
“公里”不像厘米、分米那样可见、可画,所以学生对“公里”的感知相对较少,给学生理解“公里”带来困难。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灵活运用教材是解决这一难点的有效途径。
根据对以上内容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 1000米。
2.体验1 km的实际长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与同龄人的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其中,让学生建立1 km的长度概念,体验1 km的实际长度,是重点和难点。
在讲授这一内容时,我大胆走出教材的束缚,从学生生活出发,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对“一公里”的理解。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首先,从一次旅行中了解“公里”。
学生们去过北京吗?你怎么去的?去北京旅游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暑假期间,我们全家开车去北京。路上要花多长时间?请猜猜看。有人说是两个小时,有人说是三个小时。这是我记录的时间。请算出来!
我们的旅行花了四个小时。看来北京离我们真的很远。我查了一下资料,请看:北京离我们大约300-(公里)。
画出长度单位——千米(板书:对千米的理解),告诉学生:测量一段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km)为单位;公里用字母“km”表示;“公里”也叫“千米”。
设计意图:选择合适的方式去北京旅游是对学生生活积累的一次考查,讨论他们在旅途中花了多长时间,复习第一单元“时、分、秒”,将时间的长短与距离联系起来,加强知识的整合。
二、感受距离操场跑道的“公里”。
1 km有多长?显示第一个场景:
运动场的跑道通常是一圈400米。1000米是多少圈?
结合跑道,学生可以系统地分析出跑道两圈半的长度是1000米,1000米在更大的单位里是1公里。(板书:1000m = 1km)
看动态视频,感受1 km的生成。
第二个场景是实践活动,我在课前安排的。我们学校操场北端有一条100米的跑道。我以玩游戏的形式组织学生沿着百米跑道行走,记录所用的时间和步数。
在课堂上,我组织大家交流:
沿着百米跑道来回走有多远?怎样才能走出一公里?
如果是100米,我要走200步左右,需要2分钟左右。1公里呢?
通过计算1km所需的时间和步骤,了解到(10) 100m为1km。
其实我们学校操场上的跑道一圈300米。如何利用圆形轨道走出1公里的距离?
设计意图:此链接显示1 km有多长,结合学生熟悉的运动赛道示意图;结合课前的实践活动,计算出行走1 km的时间,这是对“1 km”的感知,从而加深对“km”的理解。
三、校外旅游体验公里
两个同学想找校外“1 km”的距离,有一次校外旅行。
他们从港口出发后去了哪里?这是他们的路线图,这是他们记录的数据:1 km,700 m,1500 m,2 km。
首先请把数字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序,然后把这些数据放到正确的位置。这是为了测试学生理解长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路线图,请告诉我地图上哪两个地方相距1 km。我们发现学校到信达的距离是1 km,通过计算可以知道信达到医院的距离也是1 km。
这张路线图中还隐藏了大量的数学信息,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该环节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感受“1km”的实际距离,比一圈中的轨迹更直观,更贴近孩子的生活,能加深对“1km”的理解。
第四,学以致用
我设计的练习如下:展示课件。
这些是以答题卡的形式发给大家的,老师做完这些练习后会修改。我觉得一堂数学课一定要给孩子留下安静的时间,让知识悄悄融化沉淀。
最后,我给孩子们出了一个实际问题:和爸爸妈妈来一次小旅行,求“1 km”的距离。
五、黑板设计
公里的知识
千米(公里)公里。
1000m = 1km。
我的讲座结束了,谢谢大家!
理解吨的讲稿
我今天演讲的内容是“成吨的理解”。我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说一下。
首先,谈谈教材
“对吨的认识”是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节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克和千克的基础上教授的。本单元学习吨质单元,通过学习,会对质单元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也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节教学内容包括举例说明吨在实际中的应用,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明确1吨= 1000公斤,吨与公斤之间可以相互换算。
二、学习情境的分析
据课前调查,有20%的同学对吨的概念比较模糊,不知道吨是质量的单位。65%的同学听说过ton,但不知道它有多重。15%的同学知道ton是质量的大单位,在货车的车门和电梯上都见过ton。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认知,我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初步建立一吨的概念。
2、知道1吨= 1000公斤,并能进行质量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重点和难点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知道1吨= 1000公斤。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初三学生的认知情况,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概念。
五、教学规律
为了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的单位吨质量,通过移动、拥抱、计算、跳跃等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概念,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第六,教学过程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和周围环境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让学生觉得数学是有用的,是有趣的,数学学习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个环节会充分利用这个概念,完成吨的发现和学习。
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引入。
先猜老师的体重,复习质量单位千克,然后提问。你知道世界上最重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大概重量是多少?
(2)体验和探索新知识。
1吨是多少?为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1,动起来,直观感受1吨大米的重量。
我先拿出1袋10公斤的大米介绍给同学们。然后,每组给1袋10斤大米,每人搬一次,说一下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说轻,有的同学说重。让学生选一个“大力士”来搬大米。
学生站在前面,老师一袋一袋的加,直到不能动为止。让其他同学喊“加油”,仔细观察“大力士”的表现。请大力士谈谈他搬家后的感受。然后让学生想象和计算。学生想象一直搬2个包,3个包…是什么感觉?预计100袋* * *重1000公斤,即1吨(板书:1吨= 1000公斤)。
2.拥抱我一下。直观感受学生体重,加深1吨的印象。
给同桌一个拥抱,然后互相交换体重和感受。想象一下:两三个人抱在一起是什么感觉?计算:如果每人25公斤,小组四个人的体重是多少公斤?“这时候可能会有同学问,我们班加起来是1吨吗?这时候我抓住机会指导计算了40个同学的体重约1吨,然后叫全班同学站起来(全班只有36个同学),还让一个英语老师加了我自己(* * *约1吨)。让我们一起“跳”,让学生感受一下1吨物体落地的感觉。
3、联系生活,加强对吨的认识。
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重约1吨?
一头牛重500公斤,两头重1000公斤,意味着猪1吨,100公斤,10头。一袋水泥50公斤,20袋1吨。
4.比如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要用吨来衡量?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
(1)许多物体的重量之和;(如100袋大米;40同学等。).
(2)重物的重量;(例如,一头大象的重量,一头鲸鱼的重量等。).
(3)车辆的载重量;猜猜,负荷是多少?(可承受的最大重量)。
3.攀登问题
第三单元测量
例11公里和1公斤对比()。
1 km和b一样大,和c一样大,没法比。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里和公斤是两个不同的单位。回答的时候要明确一个是长度单位,一个是质量单位。长度的单位和质量的单位没有可比性,所以不能比较。选择C作为答案。
答案:c。
4.单元试卷
第三单元试卷(1)
1.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单位。
1,一只蚂蚁大概5()长。
2.一根黄瓜大约有2()长。
3.卡车的载重量是5()。
4、地球每秒钟绕太阳运行30()。
5、小学生一个步长约为4()。
2.填写“>”
5吨,5200公斤,60公里,9公里。
3200分米○ 2300米○2300克○3公斤。
60毫米6厘米5分米5米。
第三,辨别。(正确画“√”,错误画“?”)
1,一根跳绳5分钟长。()。
3吨石头比3吨棉花重。()。
3、4吨是100公斤小于4100公斤。()。
4.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长2313m。()。
5.对于体积较小的物体或要求结果更精确时,单位可以是毫米。()。
4.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数字。
2分米=()厘米1米=()分米。
2厘米=()毫米6000米=()公里。
3 km = () m 80 mm = () cm。
第五,解决问题。
1.一辆农用三轮车的载重量是3吨。需要一次性运输苹果1100公斤,梨2000公斤。不超载可以吗?
2.在下图中画出两地之间距离为1 km的路线。
3.张奶奶编中国结,每个中国结需要4厘米的彩绳。
(1)张奶奶有一条32厘米的彩绳。她能织多少个中国结?
(2)小丽织六个中国结需要多少分米彩绳?
4.昆仑超市需要进货,用载重2吨的卡车运输。如果送两辆这样的车,怎么一次装完,不超载?
5、一根4米长的木头,现在要锯成5米长的木桩,能锯成几段?需要锯多少次?
参考答案。
1.1,平方毫米,分米3,吨4,公里5,分米。
第二,< > < =
第三,1,?2、?3、√4、?5、√。
4.201020630008.
五、1,1100+2000 = 3100(公斤)3吨= 3000公斤3100公斤> 3000公斤不允许。
2.小明家→少年宫→体育馆。
3,(1) 32÷ 4 = 8(个)。
(2) 4× 6 = 24(分米)。
4.一车装1000公斤大米,900公斤油,另一车装400公斤水果,800公斤蔬菜,700公斤饮料;一辆车还可以装载1000公斤大米和800公斤蔬菜,另一辆车可以装载400公斤水果、900公斤油和700公斤饮料。
5、4米= 40分米40 ÷ 5 = 8(段)8-1 = 7(次)可以锯成8段,需要锯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