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生校外课程纳入课程。
多学科联动“蓝天博览会”
昨天,“蓝天工程”展览在东城区举行。所谓蓝天博览课程,就是把校外资源开发成课程资源,让学生从过去在校外活动中“走来走去”,深入学习某个课题。而且课程也不再是单一学科的知识,而是多学科联动的。也就是说,语文、历史、美术老师可以一起参与“蓝天博览会”的教学,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学习知识。
18试点学校
作为时间的保证,东城区要求每个学生从本地课时中划出128“蓝天博览班”进行校外实践,平均每学期8节这样的校外课。
据了解,目前东城区已选择丁香小学、西中街小学、五中分校等18所小学和初中进行试点,试点学校均要求利用校外资源开设相关课程。
26个活动点“必去”
此外,东城区教委还从数百家校外单位中筛选列出了102个“必去的校外活动场所”。从小学到初中,要求学生上到26,选择76项校外活动。天文馆、夫子庙、老舍纪念馆、植物园、污水处理厂都在其中。其中一些单元对学生完全免费;在一些收费场所,学生还可以凭“蓝天卡”享受价格优惠。
据了解,东城区18试点学校共开设400余门课程,涵盖历史、文学、地理、数学、美术、德育等学科,包括胡同追逐赛、定点越野等校外课程。东城区计划2009年试点学校由18所扩大到54所,2010年实现全区所有学校“蓝天博会”的目标。
-课程点击
历史艺术* * *与“走进陶艺村”
开蓝天博会,老师需要付出更多。
开好蓝天博览课,老师们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除了提前了解资源单元的情况,几个学科的老师还要坐在一起讨论课程设计。
北京五中教师戴一欣说,今年学校为一年级开设了一门课程《走进陶艺村》,由学校历史老师和美术老师共同设计。历史老师在历史课上结合中国彩陶历史引导学生认识彩陶,然后美术老师在课堂上介绍彩陶的制作工艺。最后,他带学生到顺义的陶艺村,实际学习制作工艺,制作陶艺作品。就这样,原来的课变成了一天的课,很多同学还觉得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