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极其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告诉学生听,教师让学生答的现象。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词汇、口语、朗读、总结和思维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说一下我的拙见吧。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单词训练。

读课文时,要理解单词和句子,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只有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单词,组织好自己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掌握一定的单词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单词,积累单词,引导学生使用单词是非常重要的,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单词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理解和应用并重,学用结合;第二,要和读课文、理解文章结合起来。应该引导一些常用词在说和写中学习和使用。一些基本句型要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并学会运用。在引导学生理解单词时,学生要理解这些单词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有些词一读就懂,不需要解释。有些话稍微比较一下;同学们会理解的。教学的重点应该在哪里?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说,也就是口头使用。第五本书《晨读》里有一句话。"现在,他们学会了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学生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并不难。关键词“惜”让学生查字典理解答案,然后对比“惜”和“惜”这两个词理解答案,再对比“惜”和“惜”的异同,然后让学生用“惜”这个词口头造句。有的说:“一定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有人说:“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习我们的技能,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好。”.....通过说,既加深了对单词的理解,又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改变文中的单词和句子。比如《奇妙的马戏团》最后一句:“马戏团的叔叔阿姨们真有办法让动物服从人的指挥。”老师启发学生:“如果你看到这个精彩的马戏,你会怎么想?谁能说呢?”有的说:“啊!多么精彩的马戏表演!叔叔阿姨们把动物训练得这么听话,表演这么精彩的特技,真不容易!”.....这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他们运用母语的能力。

第二,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

小学语文教学往往只信任学生。我觉得学生什么都不懂,对课文的理解全靠老师的讲解。就连学生已经理解的,也是一句一句说出来的。这样学生学习兴趣不强,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只是听,被动接受。阅读能力怎么培养?其实有些课文,或者有些段落、句子,看完就懂了,老师不需要多讲。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描述大海的各种颜色:“有深蓝、浅蓝、绿色、浅绿、杏黄,一个个交错,五颜六色,极其美丽。”形容珊瑚:“有的像盛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海参...大龙虾……”学生一读就懂,读得生动,读得津津有味。实际效果比老师的盲目分析讲解要好得多。

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反映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如果没有很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单词和句子的意思,学生难免阅读不流畅;如果没有正确理解意思,朗读时的语调和感觉就会不合适,不舒服。所以要深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难点在哪里。只要找上中下三个学生分别读课文,就能知道学生的实际。只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才能教得自如。有些课文离学生生活实际很远,学生一定很难理解。比如第六册《沙漠中的船》,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学生对沙漠和骆驼了解甚少。他们怎么能理解呢?教师可以投影一艘在水中航行的船,并画一只站在沙漠中的骆驼。通过对比两幅图,学生可以理解“船”指的是骆驼,是沙漠中的交通工具,所以人们称之为沙漠中的“船”。然后老师问为什么骆驼能生活在沙漠里。它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适应沙漠生活的?有什么作用?骆驼的特点、技能和用途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阅读讨论。这样,通过思维训练,逐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方法不应该是一样的。要看课文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说什么,读什么,练什么,做什么。教师要大胆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相信他们可以通过阅读、练习和讨论掌握相当一部分内容。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容易掌握的那些方面,探索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

第三,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有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应该一篇一篇地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阅读知识,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尽量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老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不认识的单词读拼音,不懂的意思查字典。实在解决不了的,老师帮忙解决。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提出无法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段、某一内容等。).有时候,学生真的提不出来,老师就问他们是不是理解了某个句子或者某个意思。这样,学生就能逐渐养成阅读课文时发现不懂的地方并提出问题的好习惯。老师试图启发学生回答彼此的问题。他们真正解决不了的,由老师讲解。

学生一旦受到启发,积极性就会很高,就会努力学习,主动发现更多的问题。学生的求知欲更强,学习兴趣更深。比如在教《我的小弟弟》的时候,学生们纷纷提问:“为什么我的弟弟和他妈妈住在女监?”“为什么我弟弟每天都要被间谍护送去上课?”“为什么间谍要监视他哥哥的班级?”“在监狱里,为什么我弟弟能把所有的功课都学好?”“为什么我弟弟学习这么努力?”.....所以,善于启发学生质疑,主动学习,才能真正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第四,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泛读的兴趣。

提高阅读能力,课堂上教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在课外积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老师有时很难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然而,动员学生再次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一位老师教完《蜘蛛网》后,有学生问:“蜘蛛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但不会粘住自己。是什么原因?”老师没想到学生会问这个问题。老师随机应变,动员学生说:“想一想!看谁能搞清楚?”一个学生回答:“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上。”老师接着问:“你怎么知道?”学生回答:“我是在《想爷爷》这本书上看到的。”因为学生多读课外书,不仅提高了阅读能力还增长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在答题时,可以恰当地使用很多课本上没有学过的单词。可见,学生是通过课外阅读来获取知识的。因此,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引入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阅读材料供他们阅读。教师还应该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学生的广泛阅读会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宽他们的思维。毫无疑问,以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朋友是个好办法。

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训练,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