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学生消防安全教育

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国家的希望。为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全面提高应对火灾突发事件的能力,我基地尽早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和文化载体向五年级小学生灌输消防知识,让学生参与以消防知识教育为主的实践活动,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丰富的实践操作和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多渠道了解消防教育的重要性。当个人和集体的生命受到灾难的威胁时,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知识和技能可以将灾难降到最低。这样,既深化了主题教育活动的内涵,又有效地贯彻了消防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原则,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消防教育质量的飞跃。

第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消防教育是一门新课程,但是要学好这门课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很难想象。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消防知识教育水平,我校多次派人到张家港、南京、苏州等实习基地学习他们的消防安全教育。在学习培训过程中,学员们系统地学习了各基地“三防”知识的基础理论(如张家港的防火、防毒、防震教育以及在此基础上延伸的生存教育)和教学指导、防灾救灾、自救互救知识以及简易防护用品的制作,多次的学习教育经验交流,改变了我以往被动听、完全没有主动性的学习方式,让学员们积极参与到消防安全教育活动中。学生收集信息、交流火灾事故案例的过程,就是掌握安全知识的过程。学生分组,进行消防模拟演练的过程,就是形成生存技能的过程;学生在灭火器使用区体验灭火器的使用,这是掌握生存技能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内化珍爱生命的价值观。比如学生在练习中的主动意识、冷静表达、互助合作的态度、无私奉献,都是超乎想象的,令人惊叹。

第二,加强消防课堂教学,编写一套适合的教材。

课堂教学是消防安全教育的基本形式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1999加拿大开始实施一项名为“学生与消防教育”的计划,从幼儿园到八年级开设消防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加深对火灾及其后果的认识。现在国内很多学校都没有消防安全教育的规划,更没有消防安全教育大纲,没有常态化、制度化,课时也没有保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将消防安全作为学生的必修课,选择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教育方式,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学会运用消防知识抵御火灾伤害。课堂教育要有好的教材。有关部门能否从实际出发,编写一套适合中小学生的消防教育培训教材,尽快制定消防安全教育大纲,对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的内容、课时、教学目标等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形成系统规范的学校消防安全教育体系,形成全国统一的权威消防安全教育教材和老少皆宜的消防读物, 使教材在专业性与教育性上统一起来,让学校主动、独立、坚持地按要求进行。

三、亲身实践,提高安全意识,做好消防安全宣传。

根据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消防安全教育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因此,学校可以配备逃生体验装置、厨房火灾演示体验装置、模拟电路火灾演示设施、模拟灭火器演示装置、模拟火灾报警器等消防体验设施,让学生参与到“实战体验”中,既学习消防安全理论知识,又不断提高灭火逃生技能,成为消防安全的参与者。提高安全意识,做好消防安全宣传。惨痛的火灾事故警示我们,火势凶猛如虎,尤其是灾害造成的社会影响和损失不可估量。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消防安全宣传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学校是开展消防安全宣传的最佳阵地,学生是宣传教育的最佳对象。消防安全教育从学生开始,再通过“小手拉大手”影响成年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确保消防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在对小学生实施消防安全教育的过程中,采取灵活的学习方式,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为学生设计了模拟体验、讨论、竞赛、表演、宣传等学习方式。在教学中,首先,借助其主动性,我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组织学生练习火灾报警;其次,借助其好奇心,采用情境教学法模拟校园火灾场景,组织学生进行新奇的逃生体验;第三,借助学生的竞争力,采用任务驱动法和评价激励法,给每组学生设置任务,通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求胜欲望;最后,借助学生强大的记忆力,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和直观演示方式,通过直观形象的教育,让学生学会灭火的方法和灭火器的使用。只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加深小学生对消防知识的理解,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易懂,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效能。

五、通过举办技能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市每年10月组织中小学生生存技能竞赛,通过知识问答、演讲比赛、骨折固定、灭火器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消防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永远是主体,学生所思所学所感才是教学的关键。想他们所想,给他们所想,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让消防安全教育成为他们喜爱的课程,让消防安全教育课程在他们的生存能力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家都知道“隐患比明火更危险,预防比救灾更有效,责任重于泰山”,但是火灾事故还是时有发生,消防安全教育课程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社会都是非常适合的课程。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就看我们老师怎么做了。策略研究是老师的内功。只有正确地分析和实践,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