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老师如何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学生的语文能力会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甚至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工作。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工程,相应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具备各种技能。本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近十年。通过我的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性。下面说说我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第一,语文老师要有相当的文史知识和文学素养。

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小学语文涉及文学名著,包括诗歌、散文、小说、议论文、童话等体裁。如果教师缺乏一定的文史知识,很难把课教好。

语文教学的目的大致是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二是语文的表达和写作。教师还从两个方面教育学生:一方面,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获得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一方面,通过长期的接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师,有时来自老师的影响是强烈而持久的,可以伴随一个人的一生。许多伟大的作家都提到过他们的启蒙老师。

当一个老师的宿舍里有几柜书的时候,他经常在读书写字,他的文章也经常见诸报端。可想而知,学生对这位老师是有几分敬意的,隐形中学生有意识地模仿老师的动作。小学语文老师要博览群书,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喜欢写作,不断从报纸和电台上发表新作。如果老师什么都不会写,怎么教学生写好文章?

第二,小学语文老师要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甚至必须了解一点高科技的科学技术,因为这些都会用到教学中。比如黄河雕像和琥珀有考古学和生物学的知识,凡卡有旧俄罗斯时代的历史知识,母植物有动植物知识,而两个孩子辩论日有天文地理知识,火把节有民族风俗知识。这些都不是单靠语文知识就能解释的。

第三,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各种艺术素养。

会弹会唱会写会画的老师容易被学生喜欢。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书法尤为重要。老师的“三笔”写得好,学生的本性是好的。教师宿舍是研究室,文学名著、文房四宝、名家书画、名家名词贴满墙壁,将小学语文教师的独特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

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合一,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多才多艺的过硬本领。对于一个只有语文知识的老师来说,是不能胜任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多才多艺,多才多艺,有各种涵养,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编写教案的思路要创新。

多维度思考:变“教学参考应用”为“多重参考”过去,教师在备课时,总是习惯于将教学参考书作为教材的唯一参考资源,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来源于教学参考。不考虑教工对教材分析的深浅,不考虑教工涉猎的参考内容是否有价值,不考虑提供的学习方法是否符合本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当然,不考虑生活和课堂中产生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设计者关注的是教工规定的既定教学任务,把教工规定的教学任务能否按时完成作为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标志。在这种思维定势下设计的教案,基本上就是教学参考书的变种,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没有自我的教案”。

教学参考是教师设计教案的重要参考,但不能作为唯一的参考资源。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在理解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对教学资源进行多元化参考。具体来说,至少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首先是理论思维。主要参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式学习”、“综合性学习”等新课改理念,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活成长”。二是主题思维。一个高质量的教案设计需要一个反映一定教育思想的主标题。通过这个主题,可以看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或预期的相应教学效果。第三,学生思考。课堂教学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因此在动态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思考“本班学生的认知基础和风格,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适用于本班学生。“此外,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也要对一些教学环节进行必要的学术预设和设计解释,营造与学生对话的友好环境,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四是资源思维。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思考教材之外还有哪些有价值的资源,比如学生的课外生活经验、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资源、视听资源等等。第五是方法思维。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仔细考虑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合适,如“合作探究法”、“讨论交流法”,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

第五,编写教案的过程要有创新。

新课堂呼唤教案写作过程的创新,即一份有价值的教案不仅要在课前完成,而且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即课内随时的调整和课后的即时反思,提倡二次备课和“一课多案”,为教案写作注入积极因素,变“死案”为“活案”,以适应动态课堂的要求。

1.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完成

一般来说,老师总是在课前备课,设计和准备教案,然后拿着教案去找学生开始教学。正因为如此,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过于依赖教案,课堂成了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教案剧”的过程,这是对传统教案的主要批评之一。事实上,即使老师充分备课,也不可能预测到课堂上千变万化的事件。真实的课堂生活是动态生成的,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课前老师设计的教案只能是预测的方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眼前的课堂情况调整教学过程,包括根据学生的情况重新调整课堂教学目标,选择新的教学方法,生成新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随时调整原来预设的教案,生成新的教案。

2.教案——课后完成的事情。

按照传统观点,教案主要是课前编的,课中用的,课后很少问。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强调课后反思,也就是说,一份完整的教案不仅包括课前预设,还包括课中调整和课后反思,并要求教师以后记的形式进行书面记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写下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亮点、失败和智慧的火花。

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看,教案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还在于它作为教师思想和方法的记录,是教师认识自我、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材料。课前备课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两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因此,提倡教师将预设的教案与真实的课堂情况和课后反思相结合,重新备课,设计第二教案。显然,这种植根于真实课堂,辅以理性分析的教案写作,对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3.一课多案例设计是创新教案的有效尝试。

教案本质上应该是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造性理解。一课多例,就是教师从不同角度理解课文,设计具体教案。一课多个案例的设计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艺术,培养教师多角度思考的习惯,使教学更适合学生的需求。

“一课多个案例”的教学设计,并不要求语文老师每节课设计几个详细的案例,也不要求每个语文老师都设计“一课多个案例”。要从教学科研的角度,从数学艺术的角度,从提高教学素养的角度去尝试。

“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可以表述为:(1)设计两个或两个以上详细的教学案例;设计两份或多份简单教案,甚至各种微缩教案;设计几个教学方案,做到有一个详细案例,其他都是简单案例;设计几个教学方案,让一个为主方案,其他为预备方案;勾勒出多种教学思路,优化其中一种,等等。

第六,打破“思维惯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就是思维可以随机应变,不局限于某一方面。敢于提出不同的新观点,从而形成非凡的想法。在第五本书里,有一组充满了作家的叙述。我抓住这些课文写作特点的异同让学生比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欣赏文章的能力。教学时可以这样提问:“被分割的生命,倾斜的伞,七颗钻石等。都是人写的文章。你最喜欢哪一个?”“这三篇文章在刻画人物方面有什么不同?哪篇文章着重刻画了人物的外貌?哪篇文章侧重于语言和动作?哪篇文章侧重于表达?这些优先级是基于什么?”相比较而言,学生思考认真,大家动脑用词,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分析、比较、鉴别的过程中,不仅使所学知识形成网络,还锻炼和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多提问,提出奇怪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超越老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珍惜他们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点燃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使他们从小就具有一定的创造力。

记得有一位名师说过,“语文课要简单、朴素、实用。”上课不需要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学生的兴奋才是真正的兴奋。从名师的话里,我感觉语文教学在反复的思考和追求中开始排斥各种招数。而是通过教师灵活的教学技巧,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有自己的理解,发自内心的流露自己的感受,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惊喜。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活力。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努力掌握所有的基本技能。让你的课堂教学灵活和谐,做学生喜欢的语文课堂的“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