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语文单元导读课

基于单元整体小组教学的单元阅读指导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新课标倡导语文教学从精读到略读,从单项教学到单元整组教学,重视知识点构建的过程,进行分块教学、模块教学和主题教学,主题教学首先推进单元整组教学。教材是个例,也是个整体。小学六年十二本书是一个大的整体,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每本教材的每个单元也是围绕同一个人文主题组成的一个整体。无论从编者的意图、教材的特点,还是基于系统论教学的思想,语文教学都应该以整体性的方式进行,突出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更重要的是,生命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郭于)。

杨在穗教授以《语文教学的整体观》一文号召全体语文教师:语文教学要从整体出发,带领学生在文本的整体背景上学习,最终回归整体,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今天,在整体思维的指导下,单元整体小组教学、主题教学、小组阅读教学等整体教学形式应运而生。人教社新教材出版7年,这本教材的亮点正在被逐渐发现,并让它真正闪耀在祖国的大江南北。2007年,作者工作的学校开始注重单元整合教学的实践研究,将一组课文分成三个模块,以达到整体教学效果,即单元指导、聚点探索、整体提升。本文将具体介绍第一个模块,是在单元整合教学的基础上,基于单元引导(也叫单元整体感知)的探索与实践思考。

行动前的思考:阅读指导的价值是什么?

什么是阅读指南?字面意思是引导学生阅读。其实是一个整体感知的过程,是一个目标导向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调整、反思、总结的过程。学生可以带着求知的欲望,主动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从而明确本组课文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策略,甚至期待一个理想的学习效果。单元阅读指导课也叫单元整体感知课,在一个单元教学前进行,教学时间一般是整体把握单元学习要求;指导课外实践活动和数据积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知欲望,其中兴趣的激发是阅读指导的基点和根本所在;整个感知单元的内容和话题是要点;指导课外实践活动和数据积累是生长点。用电影的行话来说,单元阅读指南就像是一部电影的首映,给你一个精彩的镜头,主角出来见面,就是为了抓住你的心。这个解读也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导读的价值。

要明确指导什么,就要想清楚阅读指导的意义,就像要明确做的意义,才知道做什么一样。笔者课题组通过对阅读指导教学的多次尝试和思考,认为阅读指导的意义在于引导兴趣、疑问、学习和实践。

1.引导乐趣——轻装上阵,先玩得开心

阅读指导的目的永远只有一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阅读指导最根本的意义,是阅读指导的根本和灵魂。学生会花两周左右的时间学习一组课文,就像和一个新朋友相处一样,一看就觉得很无聊。他们怎么能在两周内玩得开心呢?因此,让学生有兴趣学习整套课文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他们感兴趣了,他们才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去接触和了解。比如,在学习童话故事之初,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看过的童话故事,印象最深的故事主角以及喜欢或欣赏他们的原因,极大地激起了交流的欲望,体验到展示阅读收获的快感。然后告诉他们,在这两周的时间里,我们将徜徉在神奇的童话世界里,充分感受童话的魅力。学生们的热切期待和兴奋可想而知。再如学习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童年课文,在进入单元学习前,让学生讲自己童年的趣事,引导交流最幼稚的场景、最可耻的场景、最感动的场景等。,唤起生活体验,唤起阅读童年趣事的欲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和做事是相通的,他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就像发动机进入最佳工作状态,事半功倍。

2.指南-先睹为快

就像一道菜,用筷子端上来是不能用力的。你得看颜色,闻香味来满足你的眼睛和鼻子,聊一会儿就忍不住先睹为快。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无声的讲述比有声的讲述更多,教师无法抗拒揭开盖子,再次看到文本之美的冲动。为什么不保持沉默,让学生沉浸在初次见面的喜悦和新鲜感中。读一读,挑一个最有趣的;看,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可以看课文,看插图,浏览全局,仔细看一个地方。都说享受所有的爱,手里折一根香更好。

有人会担心,看完所有的文字,据点会不会因为对文字有所了解而失去兴趣?英国作家尤安·艾肯(Euan Aiken)曾问读者:你不想见你的朋友,是因为你以前见过他们吗?你不会因为不熟悉家里的一切而离开家吧?我想我们的答案会出奇的一致。是的,我们不会因为看过一次就舍不得再看这篇文章。相反,我们会鼓励学生带着更强烈的热情,带着更深入了解和熟悉它的冲动去阅读它。

3.指导学习——你需要找到正确的方法驰骋战场

郭沫若说,“胸中一宝,靠吞吐,一笔,靠缘分。”在我看来,学一套课文不用单词是有效的。要学好它,总有一种合适的方法。学习语文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积累一种学习方法尤为可贵。

单位领导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暗藏玄机。阅读导语不仅能准确把握学习这组课文的人文目标和工具,还能引导学生理解学习方法。以五本教材为例,不同主题单元的导语都有关于学习方法的提示,如“抓住关键词,理解这些词的含义和表达效果”、“作者如何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达对父母的爱”、“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等。领悟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等。学生通过阅读单元导语获得更多的理性思考和阅读期待。同时,当学习目标确立后,学习方法就已经了如指掌。找到学习的方法,就像手里拿着一盏明灯,不会迷失方向,指引学习,指引方向,输出方法,学习的路径才能丰富。

4.引导行程——准备满袋。

学习一套课文就像去远足一样。为了和心灵一起旅行,收获沿途的好风景,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铺垫。兴趣引导是情感铺垫,学习引导是方法铺垫,所以引导既是物质铺垫,也是精神铺垫。“在接下来的两周,我们将围绕这个主题谈论学习。我们可以做哪些准备,让我们的学习更有效、更有趣?”个人思考,小组讨论,课堂交流。“我想收集一些名人读书的故事,看看有什么好的方法让他们读书。”“我想我们可以提前去乡下走走,享受一下乡村风情。”“我想仔细听听别人的对话,看看他们说话有什么独特的艺术。”……我们会发现,学生面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相当善于安排和思考,准备工作规划合理有效。

当阅读指导正在进行时——我们如何指导它

(一)激发兴趣,引入显性艺术

一组课文的引入,仿佛带领学生认识一个陌生人,第一印象尤为重要。或者能让学生产生好感,或者有一种熟悉感和亲切感。通过引导这组课文,会起到“一见钟情”的效果,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兴趣。

1.谈唤起人生体验——拉感情线:拉回家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最好方式,课堂上的“拉回家”也能产生这样的效果。“你童年有过激动人心的时刻吗?有没有幼稚的镜头或者最尴尬的镜头?愉快地回忆你过去的日子,和我们分享你童年的乐趣。”“假期里你去过什么风景优美的地方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养过小动物吗?跟我说说。没养过的,也可以说说你曾经想养的小动物。”...这是谈论贴近学生生活话题的方式。这种对话和交流在不知不觉中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唤起了学生对一组课文的亲近感,为一组课文的学习奠定了温暖的情感背景。

2.欣赏,点燃阅读期待——搭建图文桥梁:见人之前,先看外形。形象大于思维。在进入一组文字之前,先欣赏相关的图片和资料,欣赏相关的视听作品。通过声、形、色的展示,让学生了解一点,期待一大半,清晰一大截,模糊一大截,点燃阅读期待,为进一步学习做好文章准备。例如,在进入祖国时,异国情调和异国文化单位可以展示异国风光图片或文字或有关外国风俗文化的视听资料;神奇的自然、走进西部、科技的力量等主题单元,可以尝试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提前接近相关资料,激发浓厚的阅读和探究兴趣。

3.质疑激起探索欲望——体验“怀疑”的兴趣:听说有个美术老师在下课的时候神秘地问学生:为什么维纳斯的裙子掉到肩膀上就再也不掉了?问完之后,他宣布下课了。但他的学生却陷入了狂热的追逐,追着拉着向老师要答案。如果失败了,当然是怀着强烈的求知欲等待下一节课。看,这就是质疑的魅力。一组课文的阅读指导,也可以巧妙到引起提问的兴趣。“一个人死的时候最关心的是什么?财富?亲戚?也许是这样。但是有这样一个人,他死前念念不忘的却是那一根灯心草,在油灯里一文不值。这个人是谁?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人想打电话给某人告诉他一些事情,但他在电话上花了几个小时,而他可以用一句话解释清楚。这个人是怎么打电话的?他的电话合理吗?”“你相信木头脑袋会说话吗?你见过孩子的手碰到枯枝,让它开出鲜艳的花朵吗?”.....奇怪的人物,奇妙的事物,神秘的问题,如何才能不让人激动和震动?让我们抓住这份珍贵的激动和震动,唤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为学好一组课文画出精彩的一笔。

(二)抓住课文的主要位置

虽然文章的作用只是个例,但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应该相信文字的力量。要以文章为根本,以课文为源头,以标准演绎课文,扎扎实实地开展语文教学,全单元教学也不例外。因此,导读要抓住课文的主要位置,兴趣要面向主题课文,题型要由主题课文引出,尤其是课文要慎用。

65438+语言指导是最好的方式。“让我们先睹为快,了解一下作家们对哪些动物情有独钟。”“读课文的时候,想想哪个故事最吸引你?”“哪个描述让你印象深刻?”.....这样简短的提醒不会削弱或冲淡学生的阅读兴趣,只会让文字的触感有可感的温度。

2.把话题说出来——让交流有价值:虽然只是触摸阅读,但学生还是有很多话要说。他们应该说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显然不是。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不一样的,如果随便说说何去何从,那么优秀学生的交流往往会剥夺大部分学生思考的权利,不经意间侵占同龄人思考的空间,他们会吐槽不休。如果提供一个话题进行交流,相信会有不一样的效果。话题可以在触及文字之前抛出。后来的“走近伟人毛泽东”小组可以参考这样一个交流话题:“看看在不同的文本中,伟人毛泽东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你从哪里得出的结论?”“祖国大好河山”群可以问“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游览方式来游览这个景点的,你喜欢什么样的游览方式?“想家的游子情怀”小组,让学生找到想家的东西来表达或寄托思乡之情,互相交流。学生第一遍阅读后的感受是最真实、最简单的,最能体现他们的阅读能力。generate表达了自己阅读收获带来的快乐。笔者也尝试了这样的交流:你去哪里快速看了一下?你学到了什么?.....真实的感受吸引了其他没到这里来一睹为快的同学的阅读欲望,对阅读产生了* * *振动磁场,趣味性十足。

总之,在接触每组课文后,提供一个学生容易从课文中接触到的话题进行交流是合适的,这样对话会更有价值和意义。

(C)阅读装置提示。

一个单元开始前的单元提示总是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语言总是亲切简洁,短小精悍。它像一盏明灯,引导师生准确把握学习一组课文的方向;它不仅是一盏明灯,更是一盏充满智慧的灯,照亮了我们学习语文的心灵。读好单元提示对学习一组课文有很大的价值。提示一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常以亲切交谈或振振有词的方式提示单元主题,第二部分通常以简洁的语言提示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如何读好这两个部分才能充分发挥提示的价值,我们已经尝试过了。

提示的第一部分一般是在导入的时候读出来的,不同的读法起着不同的作用。

65438+这告诉了我们阅读的好处,也暗示了这组文字的主题与阅读有关。“你一定听过或读过孙悟空的故事、哪吒的故事、宋武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这是带领我们进入中国古典名著的世界,让我们熟悉其中更多的典型人物。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阅读获得一些信息,明确自己的学习主题。

2.个人语言的欣赏与积累:提示词短小精悍,可谓精妙绝伦。有的提示词朗朗上口,美如诗句;有的活泼好动,活得像一幅画;有些像歌一样幽默欢快。它们就像诗歌、绘画和歌曲,但它们并没有失去语言的本来面目,因为它使用语言来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因此,我们可以也应该很好地欣赏这种语言。不仅仅是为了明确主题,更是为了我们心中关于语言的美好感受。当看到这样的提示时,我们能不能试着这样呈现:

有这样一本书——

书里没有一个名字,

但是到处都有学习。

书中没有作者的名字。

然而,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

这本书的名字叫《生活》。

童年

那是一段纯洁而难忘的时光。

童年时,

我们每天都织毛衣。

美丽的故事。

一只昆虫,一个玩具,

一个发现,一场争论,

……

看起来微不足道,

但它充满了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

同样的提示,不同的呈现方式,段落不就是诗吗?同样的语言,却有着不同的味道。有那么一两次,我们的学生也喜欢把一些提示变成一首诗,读起来像诗一样优美,读出味道,记在心里。有人会说,这不是提示应该发挥的功能。但是,众所周知,中国人的姓氏是中国人的阶级,当然也应该是姓氏。汉语课的任务是学习和积累语言。

歌德说:“内容人人可见,意义只有关心的人才知道。形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秘密。”在语文教学中,人们发现触发形式思维的语言形式学习的生发点往往被暗中忽视。单元提示在文本的许多方面浓缩了一组重要信息,语言形式丰富而经典,尤其是第一部分的语言。比如,你知道鲁迅导语中的语言形式来源于文本,那么段落形式也来源于文本。

第二部分提示的操作一般是在触摸阅读交流之后,通过自主阅读可以明确一组文本的目标。

1.明确学习目标:如四年级《自然的启示》一组提示写道,“阅读本组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自然对人类的启示,围绕自然的启示进行综合学习,从而对自然有新的发现,在语文学习中有新的收获。”走近六年级的鲁迅小组,促使我们“细读课文,梳理文章的思路,体会深刻的句子。并且继续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2.学习方法的获得: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同时,提示有时会告诉我们达到这个目标的学习方法。比如第六课第二组“爱国情怀”主题单元,提示我们“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关键词在表达思想中的作用。”第四节课第一组“神奇的自然”主题单元,提示我们通过“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来感受自然的魅力。

3.找到行动方向:为了更好地学习一套课文,在导读课上,我们往往需要明确行动方向,为有效学习做好充分的材料或经验准备。提示里经常有这样的话:“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运用之前学过的方法进行调查活动,了解身边的民俗。”还可以收集中国世界遗产相关的资料”(四年级第五组)“可以看相关的文章和书籍,看看相关的影视作品。”(接近角色单元时有提示)...一句简单的话就为我们明确了行动的方向,所以学生和老师一起行动。当然,如果提示中没有行动指南,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行动方向,收集阅读,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4.调整人生视角:引导兴趣,引导行为。此外,阅读指导需要引导学生调整生活视角,关注生活内容。比如,在学习父母之爱主题单元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特别注意父母近期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也许是一个眼神,也许是一句不经意的言语,也许是一个表情的变化,也许是一个温柔的动作,都在表达爱。传递爱。又如《生活启示》主题单元,引导学生关注近期生活内容,用敏感的心体验生活带来的启示。学习和生活是齐头并进的,生活因为学习而改变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