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应该储备哪些知识?

能力准备

1,浓度的培养

小学老师一般比幼儿园老师讲的快,内容教的少,不会一遍一遍的重复,所以孩子需要集中注意力,注意老师的要求;小学新生的座位是前后顺序的,而不是像幼儿园那样坐成半圆形,师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另外小学每节课的时间是45分钟,比幼儿园长。所以需要孩子的关注。因此,家长可以尝试给孩子分配任务,比如给父母讲故事、画画,要求孩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保持安静、集中注意力,增强孩子的时间意识和约束力。

对于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孩子,去医院托幼机构做进一步检查,必要时进行训练和治疗。

2、独立意识的培养

学校的学习生活和幼儿园的生活差距很大。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生活照顾的非常细致,孩子的学习也是在游戏中进行的。一天的生活很散漫。上了小学之后,学习方式就变成了课堂教学。课间要自己整理书本,自己喝水上厕所,自己做自己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和困难。所以,家长要让孩子知道,长大了,很快就要成为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再完全依赖父母老师,要慢慢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工作。

3、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教给孩子关于学校生活的常识,让他们保管和整理书包、课本、绘本和文具;学会削铅笔,使用剪刀、转笔刀、橡皮等工具,根据老师的要求制作简单的游戏辅助工具。

行为和习惯的准备

1,作息习惯的准备

入学前一个月,可以根据小学的时间表,给孩子列一个时间表。比如早睡早起。从7月份开始,可以逐步安排孩子进行午餐活动,缩短午睡时间。家长晚饭后要读书看报,让孩子看自己喜欢的书,讲一些故事,布置手工作业,这样孩子上学后,自然会习惯晚上做作业(刚开始需要家长陪伴)。

2.认真听讲,培养思考的习惯。

学会认真听讲是孩子入学后能够专心听讲的重要前提。所以在幼儿园,要让孩子认真听老师的要求,听老师讲的故事,听孩子说的话,这是为孩子适应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做准备。家长也要让孩子养成在家认真听讲的好习惯。比如父母问孩子的时候,要放下玩具,看着父母。讲完后,最好让他们再复述一遍,以克服边玩边听、粗心大意的坏习惯。

3.训练正确的站、坐、走姿势。

家长要注意孩子读书写字时的正确坐姿,因为孩子正处于长身体阶段,一不小心,脊椎很容易变形。读书写字时,孩子要坐直,眼睛离书约一尺,笔尖离手指一寸,从桌子上往胸前一拳。千万不要躺着看书。不要在黑暗或光线强的地方阅读。每天看电视不超过一小时。读书学习一段时间后,到户外或远眺,保护视力。

3、饮食习惯的培养

幼儿园经常会有加餐和零食。放学后,课间一般不加餐。孩子要逐渐养成按时吃饭特别是早餐的良好饮食习惯,养成上课不喝水不上厕所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