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学例会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是一个伟大的成就。然而,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农民义务教育负担重,城乡教育差距仍在扩大。教育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亟待增强。为了解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情况,近日,在余杭区农转队、金华农转队、龙泉农转队的协助下,我们对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在规范收费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杜绝违规收费仍任重道远。农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义务教育负担沉重;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还比较低;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还存在不少困难。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选取了金华市余杭区、婺城区、靳东区(以下简称金华市)和龙泉市分别作为我省发达、中等发达和欠发达地区的代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各地调查了100名农村学生家长和10名乡镇中小学校长,在全省调查了300名农村学生家长和30名乡镇中小学校长。其中,中学生和小学生的家长平均分为中学校长和小学校长。余杭、龙泉的家长都在五个乡镇,金华的家长在两个区的10乡镇,中小学校长都在五个乡镇以上。
本次调查中定义的“农村”是指县城以外的所有乡镇,与湖南省物价局等部门下发的浙价费(2003)21号文件中农村中小学的“农村”不同,也就是说,本次调查中,农村是指三个市政府或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区以外的所有乡镇。调查的时间范围是2003年春季。
此次调查的15中学平均人数为727人,比全省平均人数928人少21.7%。* *专任教师677人(含代课教师18人),平均每校44人,师生比为1: 18。在调查的15所小学中,金华有13所是乡镇中心小学,2所是小村,平均学生人数为465人,比全省平均384人多21.1%。* *专任教师452人(含代课教师2人),平均每校。
二,农村义务教育收费的现状
(一)农村中小学收费标准由省级有关部门规定
今年年初,省物价局、教育厅、财政厅联合下发了浙价费(2003)21号文件,规定了我省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从2003年春季开学起,市区中小学(含乡镇初中、乡镇中心小学)杂费标准为:小学每生不超过80元,初中每生不超过165438实施多媒体教育或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中小学,经批准可加收20元杂费。农村中小学(指全省100重点贫困镇的村小学、完全小学和中心小学、中学的办学点)杂费标准为:小学20-45元,初中40-70元。代管费(农村中小学课本费、作业费,加上城镇中小学电教资料费、讲课费、班会费* * *)实行定额控制,具体标准由各市、县(市、区)有关部门在每学期开学前确定。学费小学300,初中600。
(二)农村初中生每学期实际缴纳657.9元。
三地调查显示,农村初中学生人均缴费为657.9元(不含伙食费,下同),占被调查家庭人均纯收入的15.5%,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806.8元、659.0元、512.0元。其中杂费113.5元(含部分学校信息技术课),占17.3%,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99.3元、128.0元、13.1元;托管费247.6元,占比37.6%,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227.2元、259.0元、256.5元;生均借书费(* * * 9)954.4元,余杭、龙泉分别为1115元、633.3元。金华没有借读生。学生(***64人)平均住宿费158.7元,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266.0元、165、438+08.0元、92.1元。在余杭区,一些学校的宿舍是作为公寓来管理的。经区有关部门批准,住宿费可适当超过区标准。
(3)农村小学每生每学期实际缴费339.0元。
对150名小学生家长的调查显示,农村小学每个学生平均支付的费用为339.0元,约为初中生的一半,占被调查家庭人均纯收入的8.2%,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379.65438元+0元、336.65438元+0元、299.0元。其中杂费62.9元(含部分学校信息技术课),占18.6%,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50.6元、69.1元、69.0元;托管费158.6元,占比46.8%,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150.4元、127.5元、197.9元;三地各有一名学生,余杭、金华、龙泉借书费分别为400元、300元、60元,平均253.3元;住校生(***2,龙泉)住宿费每人60元。
(四)对收费现状的基本评价。
从上述调查结果来看,三地农村中小学缴费标准除余杭小学借读费高100元(见下表)外,均未超过省标准,各校均能严格遵守当地收费标准。在实地调查中,基本不存在学校超标的情况,大部分学生家长也对收费工作给予了肯定。调查显示,52%的家长认为目前农村中小学的收费比一两年前规范,只有1.3%持否定意见;有21%和43%的家长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后中小学生的成本负担“明显减轻”和“有所减轻(但不明显)”。这说明经过整改,总体上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收费是规范健康的,主流是好的。
三地乡镇初中、小学标准收费单位:人民币。
余杭金华龙泉
农村小学杂费45 45 45
托管费120 100 176
借款费用400 200
住宿费100 80 60
柴火费80
城市杂费80 80 70
代管费200 1-2级1203-6级150 210
借款费用400 300
住宿费100 100 60
柴费60,镇4-6级80。
农村初中杂费110 70 100龙南乡70
代管费250 180 260龙南乡226
借款费用800 600龙南乡400
住宿
柴火非镇80非镇60
市区杂费110110110
代管费250 260 260
借款费用800 600
住宿费200 120乡镇75
柴火非镇80非镇60
注:龙南乡是全省100扶贫重点乡镇之一。乡镇中学和乡镇中心小学属于城镇收费范围。
第三,教师工资和福利
目前,我省教师工资由县(市、区)财政按月发放。从对30所农村中小学的调查来看,所有教师都能按时拿到工资,没有拖欠。但县级统一工资的内容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差异很大,有的只是国家工资,有的则包括考核奖励、岗位津贴和岗位补贴。比如余杭区的教师伙食,伙食补贴,岗位津贴,物价补贴,医保,公积金都是区财政承担。龙泉市去年也解决了教师医保和公积金的费用,但是金华乡村教师的出勤奖、年终奖、医保和公积金一直没有解决。今年下半年公积金财政每年给每个老师补贴800元,合同制老师的养老和失业保险还没安排。一些学校为了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自筹一部分资金,以考核奖励、考勤奖励的名义,每月给教师发放几十元到一两百元不等的津贴。
调查数据显示,三地教师平均年收入(全部工资福利收入)为17528元,其中初中教师为180,31元,小学教师为17025元,相差不大。比较三地,余杭教师工资最高,平均21.455元,比平均高出22.4%,其中初中22294元,小学2061.6元。金华紧随其后,平均16980元,略低于三地平均水平,其中初中和小学分别为17400元和16560元;龙泉最低,平均14150元,比三地平均值低19.3%,比余杭低34.0%,其中初中和小学分别为14400元和13900元。据分析,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主要是由国家工资以外的各种补贴、津贴和奖金造成的。据校长们自己估计,教师的收入比当地公务员低30%左右。
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教师的生活还是比较差的。在龙泉调查期间,我们了解到有一对夫妇已经教了20多年书。工作20多年,他们积攒了4万多元的积蓄。他们的女儿今年考上了大学,读了四年大学还要贷款。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学校,除了政府发的工资,全年的各种奖金福利加起来也就几百元。有些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教师,一年的收入只有一万元左右,但是要函授拿到大专文凭,各种费用* * *要15000元,平均一年5000元,差不多是年收入的一半。如果想再拿一个本科毕业证,还需要三年,15000元。有的地方教育局可以给老师拿到毕业证后一些补贴,有的是学校补贴,有的是老师因为经济困难自己承担。
四、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这次调查来看,农村中小学教育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教育费用仍然是农民较重的负担。
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近年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他们在子女教育上的支出仍在增加,负担越来越重。据调查,一个小学生的平均花费在500元左右(包括部分学生支付的午餐费),初中生近1000元,如果住校的话还要更高。对于一般经济地区的农民和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尤其是二孩家庭(欠发达地区的二孩家庭往往高于发达地区)。所以在我们的调查中,有44%的家庭觉得孩子上学费用很重或者很重,还有7.4%的家长反映不能按时足额缴纳学杂费。其中金华、龙泉不能按时缴费,分别达到10%和11%。为了筹集学杂费,这些家庭不得不向亲戚朋友借钱。有的学校同意延期支付或者分期支付,但是老师要亲自担保。到学期结束,如果家长不能全额支付,老师要承担责任。有的家长实在交不起钱,就用鸡蛋、粮食、蔬菜等农副产品给保教老师抵学杂费。根据调查户,去年在我们调查的一个地方发生了学生自杀事件。从对我省270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来看,也说明农民教育负担不轻,增长过快。2001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学杂费支出为269.95438+0元,比上年增长14.1%,2002年增长到337.42元,比上年增长25%。
农民教育负担依然沉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以下两个问题非常突出。
1,省内收费范围外收费较多。调查结果显示,除杂费、托管费、借读费、住宿费外,小学生平均每学期要支付111.6元,占总费用的32.9%;初中生平均每学期支付其他费用175.4元,占总费用的26.7%。除了这四项费用,保险、校服、假期培训费(周末和暑期培训班)占绝大多数。有些地方经物价、教育、财政等部门同意,向住校学生收取60-80元柴火费。此外,有些学校还收取各种费用,如饮水费、优秀生补课费、差生补课费、卷子费、资料费、电教费、晚自习费(或晚自习老师坐费)、停车费、电脑培训费、六一建校赞助费等等。个别学校还印制自己学校的时事通讯,以宣传学校、扩大影响为由,要求学生购买。
从校服、保险费等收费的“合法性”,从省到县(市、区)都强调自愿原则。但考虑到学校的容量、便于管理以及学生在意外情况下的救援能力,在实践中,很多学校都动员学生购买,给家长一种强制感。结果有三分之一的家长觉得不买很无奈或者很尴尬。应该说假期培训不符合省里的文件精神,但是在我们调研的三个地方,在其中两个地方比较普遍。周末培训的费用因课程数量不同,从50元到200元不等。培训班也有音乐、体育、美术,但大部分还是语文、数学、外语、自然。暑假两周培训三个地方都有,有的地方比较普遍。这些假期培训得到了当地相关部门的认可。为了不与省里文件精神冲突,有的社会教育机构出面或者委托他们来组织并收费,有的还有专门的假期培训中心,但实际上教学生的还是他们自己的老师。有些同学不想参加,但是又怕老师在假期培训的时候教他们上课不讲的东西,所以不想参加的同学不在少数。
除了上述校服、保险、假期培训等费用外,其他费用明显属于乱收费。其中,饮用水费用已经包含在杂费中,即使学校提供桶装水,也不能单独收取,但个别市(区)收取饮用水费用是普遍现象。
2.地方政府制定的收费标准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格格不入。考虑到我省各县(含县级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省物价、教育、财政等部门只规定了部分收费的最高限额或收费幅度,将收费的制定权下放到县(县级市、区)一级,由各地根据自身经济发展和群众收入水平确定收费。但实际上,各地并没有很好地执行这一要求,基本上采用了省里规定的最高标准收费,尤其是每个人都要缴纳的杂费和代管费,并没有体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梯度(见上表)。
以余杭区和龙泉市为例,根据农户调查,2002年龙泉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余杭的47%;被调查的家长估算余杭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6914.5元,龙泉为2558.8元,龙泉仅为余杭的37%。但农村小额学杂费和代管费(以下简称“两费”)合计为221元,余杭为165元,龙泉比余杭高出33.9%。余杭的借读费和住宿费比龙泉高,但因为借读生占寄宿生的比例不高(尤其是借读生),所以对群众影响不大。由此,龙泉小学生的成本负担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11.8%,初中生占19.9%。虽然余杭小学和初中学生的绝对费用分别比龙泉高80元和295元,但仅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5.6%和11.6%,明显远低于龙泉的负担水平。这说明,如果不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些地方即使按照标准收费,农民仍然会感到负担很重。
此外,一些学校在收取柴火费和减免学杂费方面做得不够好。比如,大部分家长认为一学期的柴火费用最高在30元左右,但学校收取的标准大多在60元左右。再比如,贫困生的学杂费很难减免。根据家长自己的申报,只有2.3%的学生享受到了减免,远低于省“一局两厅”文件规定的10%的要求。
面对沉重的教育负担,广大农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希望减轻孩子的教育负担,尤其是义务教育,应该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困难的家庭要自愿购买校服和保险,学校不应该要求他们在升旗仪式等集体活动中穿校服,否则对买不起校报的贫困家庭孩子的自尊心是一种打击。
(二)学校经费短缺,负债办学现象普遍。
目前,农村中小学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经费严重不足。即使在很多发达地区,资金也不宽裕。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运转主要靠杂费维持。虽然一些地方教育局或镇政府拨出少量生均公用经费给学校作为补充(一般在每生每年20-50元之间),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所以现在很多农村中小学的校长都把重点放在要钱上,找教育主管部门,找乡镇领导。真的没有办法向学生收费。对于教育乱收费,社会各界往往归结于学校,归咎于校长。实际上,校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为政府分忧,为政府受苦”。
由于学校资金短缺,仍有许多学校不同程度地负债。在被调查的15中学中,有11所学校负债,* * *负债822万余元,平均每所学校近75万元。其中,余杭2家,平均每家负债654.38+0.9万元;金华5家,每家平均负债82万元;龙泉4家,每家平均负债93万。在调查的15所小学中,有6所负债,负债1.43万元,平均每所学校近24万元。其中,余杭1负债1.8万元;金华3家,每家平均负债31万元;龙泉2家,每家平均负债654.38+0.5万元。负债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为建教学楼、综合楼、食堂、宿舍、操场等。有的拖欠新华书店、印刷厂、教育局资料室等图书资料费;有的因为要创建绿色学校和省教强镇,通过装修校园、购买仪器设备和书籍来欠钱;一些人因为提供信息技术课程购买电脑和建设校园网络而负债;还有拖欠的办公费和教师奖金。金华一中甚至欠了60万的个人贷款。
或者因为资金短缺,很多学校的教育设施没有得到改善,校舍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缮和增加。调查中,51%的家长认为学校的教育设施设备很一般或者不太好;30所学校中只有8所有标准操场。虽然近年来中小学危房改造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许多农村地区仍然缺乏教学和生活用房。龙泉市教育局表示,与我省建设三类学校的标准(最低标准)相比,全市尚缺11万平方米的学校用地和8.6万平方米的校舍。在金华,有老师开玩笑说自己学生的住宿条件还不如牛。有的校长知道自己的老师宿舍是危房却不敢上报,否则就封起来,让老师没地方住。
(三)优秀教师流失较多,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从全国各地的报道来看,目前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流失现象较为普遍。据被调查的30所中小学统计,近三年来,有21名教师(其中初中19名,小学2名)因待遇低离开教师队伍从事其他工作,45名教师去了待遇较好的市(镇)学校。现在一些民办学校经常去乡镇中小学挖人才,年薪往往能涨1倍左右,工作量还是比较少的。比如余杭塘栖一中,今年有4名老师离职,民办学校给的年薪是5万元(目前他们老师的年薪只有2.5万-3万元)。在他们学校,一个英语老师要教三节课,而在私立学校,只教一节课。有的地方民办学校甚至不需要档案,可以把招进来的老师重新建档;有的地方还规定去民办学校的教师档案可以放在教育局。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要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估,把一些优秀的教师调到城市学校或者其他教育质量好、待遇高的靠近城市的学校。这些教师大多是县(市、区)级骨干教师或教学新秀,是学校师资队伍的顶梁柱。学校往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培养他们。他们的离开不仅造成了学校教育计划一定程度的混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质量,对学校培养教师工作的信心是一个打击。有校长说,以后要把教师培养成“半成品”,也就是培训后不能报“骨干教师”或“教学新秀”,以免被挖走,但这样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
骨干教师流失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农村学生流失。在一些地方,农村地区的学生流失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一些优秀的学生或家庭更富裕的学生流向了城市地区更好的学校。例如,金华市靳东区夏玲镇中心小学今年有142名毕业生,其中只有75人升入当地初中。一个班54人,只有9人升入当地初中;余杭塘栖三中去年有90多名学生去了其他学校,今年有50多名学生出国。余杭潮汕中心小学外出就读70余人,占学生的10%。
在优秀教师流失的同时,由于条件相对较差、生活艰苦,难以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到农村中小学工作,教师素质低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从家长的反馈来看,45%的家长认为学校的老师条件一般或者不是很满意,部分家长认为老师责任心不强,专业性不够。反映的问题有:部分教师教育时间缩水,往往让学生自学;有的老师不批学生作业,有的甚至不批试卷。他们只是根据平时的印象给分。有些老师很容易惩罚学生。从教师学历来看,金华和龙泉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分别为13.9%和22.5%,比全省平均水平30.3%分别低16.4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两地大专以上学历小学教师比例分别为23.1%和28.4%,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34.4%低11.3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
订阅报纸和期刊的任务很重。
在我们的调查中,农村中小学校长普遍对报刊订阅意见很大。我们调查了2003年9所中学和9所小学的报纸订阅情况。每所中学平均报刊支出达13459元,占总杂项收入的14.1%,其中7273元为非自愿订阅,占报刊支出的54.0%;每所小学报刊平均支出6099元,占杂项收入的19.4%,其中1974元为非自愿订阅,占32.4%。非自愿订阅多是因为上级的任务或者相关部门领导的招呼。订阅的报刊种类繁多,包括中央、省、市、县各级党报(党报数量越低越多)。有各级晚报、求是、党员中的* * *、潜江连超、半月谈、时代先锋、湖南宣传、今日湖南、新农村、人民公安、江南警察、价格通报、质量杂志和中国。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一位曾经担任某中学校长的业内人士也反映,为了完成订阅报刊的任务,当地一位宣传部领导亲自来到学校,让他订阅报刊。有点不愿意见他。他说我来吃饭的时候你总是要招待我。如果你没有订阅,你多招待我几次不是更好吗?言下之意,不如主动认购。
(E)教育收费卡制度执行不力。
为切实减轻农民教育负担,防止教育乱收费,近年来,教育部门出台了教育收费公示制和收费卡制度,即教育收费不仅要公示,每个家长还必须有收费卡。但事实上,这一制度的实施并不理想。在接受调查的300名中小学家长中,66.8%的家长反映学校没有实行收费卡制度。有的学校认为实行收费公示后就没必要搞收费卡了;还有的以学生抚养权容易丢失为由,家长签字后学校“代为保管”。没有收费卡,不利于家长在学期中间监督收费。省里对代管费的开支有严格的规定,但很多学校还在代管费中收取水电费、报刊费。这些学校不可能在期末给家长开出“收费清单”,代管费多退少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五、关于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80%的人口在农村,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教育的主体。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让广大农村适龄儿童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更是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证。应该说,自1985实施义务教育以来,我省义务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全省六年制小学入学率达到99.8%,小学入学率达到99.99%,小学毕业生入学率达到99.98%,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达到98.36%和99.79%。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农村义务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农民受教育程度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我省6岁及以上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62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78年,与我省经济地位不相称。我省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优质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将极大地促进我省的现代化,大量不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农村劳动力必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负担。农村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基础性工作。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形势从数量上看(如小学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巩固率等)是喜人的。),但提高教育质量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改革官员考核方式,真正重视和发展教育。
因为教育投资没有有形投资来得快,所以教育的重要性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的,但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实力都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国际上在这方面也有很多经验和教训。英国是现代工业的发源地,也曾是老牌经济强国。大约在1850年,大量的英国工人从农村搬到城市,在新工厂工作。但是英国政府没有为这些工人的孩子建学校。到19世纪末,由于缺乏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英国对电力、冶金、化学等技术的掌握远远落后于重视教育投资的德国。所以进入二十世纪,英国在技术和生产力上并没有保持原有的巨大优势。相反,爱尔兰是另一个例子。爱尔兰是欧洲小国,面积7万平方公里,人口380多万。1973年加入欧盟(欧盟的前身)时,还是一个农业国,也是欧洲最穷的国家。加入欧盟后,爱尔兰政府非常重视教育,并大幅增加了教育支出。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西方国家中名列前茅,这导致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欧洲最贫穷的国家变成了最富有的国家,这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目前,爱尔兰是世界上15至29岁人口中入学率最高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均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软件开发超越传统的美国和印度,成为世界第一,年出口额6543.8+02亿美元。这两个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在我国,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包括文盲在内的绝大多数家长所认识。他们省吃俭用,把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投资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从调查中得知,一些贫困山区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下山在城市(城镇)边缘搭起非常简陋的棚子,用打工甚至拾荒挣来的钱供孩子在城镇上学。因为他们知道,教育是解决贫富差距的最好办法,也是改变孩子命运的有效途径。但是,我们的许多干部对教育的重要性还不够了解,或者只是在言行上重视教育,在行动上做得很少。联合国负责教育的官员说,中国政府对教育的投资约占GDP的2.2%,不到联合国建议的6%的一半。政府预算仅占教育支出的53%,其余47%要由家庭或私营部门支付。政府预算不足也是10年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联合国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有形投资约为教育的15倍,明显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很多地方政府有钱搞发展,没钱搞教育,这是政府指导思想的偏差。事实上,许多政府官员作为父母,也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对文教卫生的重视程度低于GDP的根源在于上级对下级的考核制度。目前上级对下级的考核往往参考经济增长。
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