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形成性评价参考内容(二)答案

一、教材介绍:

在这本教材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包括认识一万以内的数,得到一个简单的分数;能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以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简单的分数加减运算;常见的量应该被称为千克和克,以及24小时计时方法。重点:识别和四则计算;难点:24小时计时法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要知道矩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简单物体的三视图,知道周长的含义,这样才能计算出矩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重点: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难点:观察物体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或不相等的。重点:把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出来,用统计表或柱状图呈现;难点: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实践与综合运用”领域安排了4个操作活动和1个场景活动。着重让学生知道在自主探索的同时要加强合作与交流,明白“倾听”、“尊重”、“互补”会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难点:如何有效组织活动。

二、教材特点的分析:

1.教学内容的选择

“数与代数”领域侧重于万以内数的识别和四则运算(书写和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以一位数、两位数的加减),排列认知常数单位(克和千克,24小时计时法)和直观认知分数(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得到一个分数和一个分数)。

“空间与图形”领域在二年级观察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讲授物体的正面、侧面和顶部,安排从这三个角度(三视图)观察一些简单的物体和三个大小相同的立方体组成的物体;在高一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直观认识的基础上,讲授这两个平面图形的特点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在学生对“可能”、“一定”、“不可能”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事件的可能性有时较大,有时较小,因此学习用“经常”、“偶然”等词语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在“实践与综合运用”领域,安排了5项实践活动,其中“称一称”、“周末日安排”、“周长是多少”、“打牌下棋”均为操作性活动,“农村新面孔”为情景性活动。

4.教学内容安排

在这本教材的教学内容中,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没有明显区别。数学知识应尽可能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使数学思维、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培养目标落实到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几个领域教学内容的交叉安排,有利于各个领域教学的相互支持,形成有机体,这是一个亮点,也是我们在教学中所追求的。比如数和代数领域的许多数学活动方法,应用到其他领域的学习中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条形图和线段恰当地应用于数和代数领域,可以直观地显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发现规律;理解和把握统计与概率中的“可能性”,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其他领域时更全面地思考。

3.教材编写

选择学生身边有趣的、数学内涵丰富的事物作为教材,以现实的、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方式呈现在教材中,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并不陌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和热情,激活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例题的编写重在安排教学活动的内容、线索和呈现方式,为创造性的“教”和“学”留下必要的空间。例题一般不是直接呈现和现成的解题方法,而是突出场景中的数学内容,指向解题的操作和实践活动,学生自主探究后相互交流。习题的编写注重学生掌握和巩固新知识需要适量的习题,同时避免机械模仿、记忆和重复训练。经常设计一些问题组,让学生在同一组内比较几个问题,分析异同,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教材中也有很多开放性的题目,可以提高学生灵活思考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这本教材开始,教材中增加了“你知道吗”一栏。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引入一些数学史料和与数学相关的科普知识,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验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作用,感受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本书中,有一些改进问题,体现了教材的灵活性,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使所有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教学建议:

1.紧扣学生实际,从已有经验入手。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通过观察、操作、类比等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比如一位数教三位数的时候,因为它的算法和两位数一位数的算法基本相同,

[1] [2] [3]下一页

09-10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很容易有效迁移。在教学中,教师不必呈现具体的计算过程,可以适当提问,引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独立思考,独立探索。比如在教学中查除法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知识,而是通过例题的教学提醒学生乘法可以查除法。这样,除法验算的教学就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仅有利于他们理解乘除关系,也有利于学生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

注重学生的探索、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转变角色,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造性地设计一些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的机会,让学生的创新落到实处。比如加减整数千、加减整数千和相应的减法时,教师不展示例题,而是在认数后的“思做”中展示相应的习题,让学生充分探索时间和空间,通过让他们计算、比较、交谈,让他们探索算法、交流经验。在讲授两位数加减口算方法时,让学生先试着口算出结果,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让自己的算法得到确认或修正;在讲授矩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矩形和正方形折叠起来,进行测量和比较,探索矩形、正方形和角的特点,在理解周长的基础上,探索和交流一般平面图形和矩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这种安排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思维方法和知识经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3.培养学生的数感,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数感”是对数与数的关系的良好直觉,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漫长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数感的培养需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估计可以发展学生对对数的理解,同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加以说明。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例如,为了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这些一万以内的大数的实际意义,我们可以借助于数立方上的小方块和拨号计数器来理解数的构成,让学生感受到一万以内的数以不同方式表达的实际意义和大小,培养他们的“数感”。现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估算。比如买一些物品需要100元还是用200元就够了?在教学中,要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或发展,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或习题,让学生去估计。比如第40页第6题,先估算谁走的路最短,再计算;第42页的问题5和6要求学生先估计结果,然后计算结果。有了这样的安排,特别是通过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也让学生觉得估算是有用的。

关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应用意识。

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给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时善于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其次,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发展多元化的解题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在“思做”、习题、复习中适当安排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比如,在讲授“乘车”解决的实际问题时,可以创设有趣的场景让学生收集有效信息,学生可以自由提问,让学生自主解决“买六袋球要多少钱?”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明确解题的基本思路,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单元结束时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情境提供的各种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孩子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学生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有合作交流的机会,分享同学的活动成果。

6.教学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在课堂观察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现。比如,既要评价学生对乘除法等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