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2岁男孩会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近日,一则#男孩喉咙长蔬菜图案肿块确诊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的热搜引发网友广泛讨论。
据媒体报道,杭州一名两岁男童因声音嘶哑接受治疗。喉镜检查发现其喉部有菜花状肿块,诊断为喉乳头状瘤。
是啊!2岁男孩怎么会感染“性传播”病毒?年纪轻轻,怎么会和人乳头瘤病毒有关系?!让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
这个男孩两岁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家人发现他的声音越来越沙哑,睡觉经常会惊醒。由于长期睡眠不好,生长发育指标一直落后于同龄孩子,这让他找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李勇。
喉镜检查发现,男孩的喉咙里有一个花椰菜样的肿块,呈红色,表面不均匀。肿块已经在男孩的喉咙里占据了相当大的空间,这也是他声音越来越沙哑的原因。如果不做手术,随着肿块体积的增大,会进一步导致呼吸不畅,直接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在李勇主任医师的建议下,孩子接受了低温等离子消融手术。最后在高清喉镜下,一点点剥离切除肿瘤,半小时后手术成功!事后病理报告提示这是喉乳头状瘤。
后来主任医师李勇经过询问得知,男孩和母亲都感染了人乳头瘤病毒病毒,孩子是顺产,很可能是在生产过程中感染了病毒。
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留言评论,各种感叹和质疑:
网友表示,这么小的孩子受此罪;
有网友说,妈妈是从哪里感染的?这是自发的吗?
甚至有网友问,男性也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吗?
事实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渠道有很多。我们不知道母亲是从哪里得来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孩子真的很痛苦。对于男性感染的问题,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并不区分男女。男性感染后,一般会得扁平疣、寻常疣、尖锐湿疣。
虽然黏膜中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被认为主要是由性传播引起的,但研究也发现,在处女、婴儿和儿童的口腔和生殖器黏膜中也发现了一些黏膜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表明也存在非性传播。
例如,芬兰一项针对6岁以下儿童口腔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纵向研究发现,新生儿出生时口腔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高达22.8%,随访36个月时最低感染率达到8.7%,6岁时上升至20.4%。可见,包括婴儿在内的儿童口腔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并不少见。
问题是,这种病毒感染如此可怕,那么人乳头瘤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下面,我们来谈谈三种常见的传播方式:
1.性传播:这种传播途径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大多数人与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病毒的患者有直接的性接触,并通过受损的皮肤和粘膜受到感染。
2.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携带人乳头瘤病毒病毒,在自然分娩过程中或羊水中感染,容易导致新生儿喉乳头状瘤。
3.医源性传播:在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防护不当,接触感染患者的血液或分泌物,也可能造成自身感染。同时,医务人员操作不当也可能造成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4.间接接触:接触被患者污染的生活用品,如内衣、浴巾、毛巾、床单、被褥、马桶等。,也可能引起人乳头瘤病毒的传播。
最后,医生提醒,虽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不会影响胎儿发育,但仍有少部分新生儿会感染人乳头瘤病毒,主要是由于接触了被人乳头瘤病毒病毒污染的羊水。此外,对于自然分娩的孕妇,孩子经过产道时间过长,导致宝宝接触产道内的病毒分泌物,也可能诱发感染。
简而言之,你应该在计划怀孕之前做一次健康检查。如果你有任何症状,你应该在怀孕前进行治疗。这样大人少受点苦,孩子少受点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