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左一右,幸福生活。

?一个

郭校长本人。

一切都是因果相连,所有的相遇都是命运安排的。

十四五年前,在姚村镇一中的校园里,我第一次见到了郭艾德校长。当时他还是采桑镇中心学校的校长,年纪轻轻就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心里充满了羡慕。

之后被调到教体局办公室任副主任,一系列珠联璧合的文章见诸报端。我也开始背唐诗宋词,开始了文化积累和性格养成的过程。

都说郭校长的字写得极好,“推敲”书法的艺术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此外,他谦虚谨慎,书法也很好。他被视为业内翘楚,当选为林州市书协主席。

黄辉第二小学

2009年,郭爱德校长调任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任校长,开始了他的展翅之旅。再次进入校园,他确立了“一心清正,二事读书写字”的理念。文化人有自己不平凡的想法,贯穿了他在第二小学的10年,越来越真实,越来越清晰。

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一直是教育上的标杆。前任校长们在任期间,一步步将学校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峰。郭主席初来乍到会有什么新动作,我们拭目以待。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书法艺术成为郭校长治校之宝。教老师写字,教学生写字,充分利用手头的“教学资源”,开展名家书法家进校园活动。一时间,校园里书法飘香,学书法蔚然成风。经过一段时间,学生书写正确,做事认真,书法成为学生勾勒和指引人生航向的有力推手。学校门口,栏杆上,墙上,到处都是学生写的书法,书法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写作与阅读齐头并进,搭建舞台助力成长。郭校长的博览群书和书法影响了师生。培养青年教师,打造班级特色。唐诗宋词品鉴课程、李俊立成语教学特色课程、侯华丽语文主题特色课程,成为走出林州、走向全国的知名品牌。

“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林州第二实验小学不仅走出了林州,也走出了河南,走向了全国。2017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

书法比赛

2065438+2006年9月,林州市永和希望小学在大家的期待中开学了。新学校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她的重点在哪里?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阅读和写作,作为学校的立足点和支撑点,成为所有永和教育工作者的学问。如何实施是我们头疼的问题。我们多次去第二实验小学,向郭校长请教。郭校长一向豁达,什么都给对方,我们也是带着希望离开,满载而归。

背靠大树乘凉。2017年春节前夕,为了提升学校的文化氛围,我们学校想举办书法比赛,被主办方找到了。但是因为我们是新建的学校,名气不大,怕舞台刚刚好。没有人参加。这时,我们想到了第二小学,想到了郭校长,再次上门求助。郭校长爽快的答应了,解除了我的很多后顾之忧,也帮助我们解决了活动中途的很多困难。

在郭校长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墨香二小,相约二小”书法大赛于2017年3月如期举行,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二

书法与管理

记得在“墨香二小,相约永和”的会议期间,郭校长曾经去过永和。在车上,我们聊起了语文教学。郭校长说:中国的文学是一种意象,是为了培养人的审美素质,树立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所有的中文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要在阅读中掌握和想象,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大量深入地阅读。

书法大赛现场,林州书法圈名人纷纷来到现场,一展风采。当时的郭校长手指鞘发炎,但他还是忍住疼痛泼墨,成为书法会上最难忘的回忆。

始终关注永和书法的发展,著名书法家进校园2018,郭校长再次视察永和希望小学,对学校的书法教育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对永和书法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林州市第二小学不仅在林州市名列前茅,在安阳市乃至河南省也是如此。学校已成为林州教育的窗口。全国各地的游客蜂拥前来学习,好评如潮。第二小学也成为了一艘“航母”,有四个校区,200多名教师,8000多名学生。

郭校长作为管理者,举重若轻,二小的发展突飞猛进。用制度说话,用文化育人,第二小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春天。在2018春节前的教体局工作汇报会上,听了郭校长“一群人推一群人”的报告,深有感触。

郭校长在主管第二小学的十年里,从来没有对老师发过脾气,从来没有红过脸。他用一颗善良的心,他优雅的气质,他的知识,他的巧手,他的文化素养,引领着第二小学的发展。

郭校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经常走进教室,讲解学习汉字的方法和汉字的发展历史,给学生讲三国演义,让每节课安排三国戏,把学生带入广阔的文化王国,从而开了文人办学的先河。

除了繁忙的工作,郭校长还经常写文章。《魂归当涂》《姚村三墓》《深夜遇鬼》等文章一经在其微信官方账号发布,便引起广泛关注,惊叹其学识广博,引经据典,成为真正的文章大师。

郭校长始终认为,教育是照明,教育是唤醒,教育是一朵云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校长成为主任

2019年春,对局内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德才兼备的郭校长调任教育局任副局长,从大校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完成了从郭校长到郭局长的华丽转身。

“治大国如烹小鲜”。郭主任主管该局的基础教育和教学工作。井井有条的学校管理为他的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工作之余,他还经常回到第二小学这个热点地区给孩子们上课,用自己的言行影响老师,感染孩子们。

前段时间我就在想,如果能请到郭主任给我们师生上课,应该是一件造福师生的大好事。没想到,与我们镇相邻的和顺镇中心学校周一抢先一步,开了郭主任到乡镇讲学的先河。

我马上给郭主任打电话邀约。就像当年他答应举办书法比赛一样,他满口答应只要有时间就过来讲课。它确实令人兴奋。

?三

三国演义

“都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分久必合。周末,七国分而治之,并入秦国。秦灭后,楚汉相争,并入汉。汉朝由汉高祖造反白蛇传,统一全国。后来武功兴盛,传到狄咸,分三国。”在永和会客室,郭校长谈到了《三国演义》的阅读策略。

“如何阅读名著?不能为了读书而读书,要读它的内涵和写作方法。这是三国演义的开头:都说天下大事必合久,必分久。这是概括,下面的话是对他的分述,而且是由远及近,由略及详。”

“语文主题学习解决了阅读广度的问题,但要想深入发展,解决阅读深度的问题,还得从经典入手。小学生不建议看红楼梦或者水浒传,看三国演义西游记是非常好的选择。”

伴随着郭主任的指点,我想起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中国,把经典名著的厚脑袋读100遍的人很少,大概只有三个人:一个是巴金,读了100遍的《古代文学观》;另一个是茅盾,看红楼梦100次。还有一个是苏,小时候放牛的时候看邻居的《三国演义》100遍。这就是100次通过薄书看厚书的现象。任何一个善于阅读并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都会成为伟大的乐器。

“如果你关注《三国演义》的话,刘备、关羽、张飞的长相是不一样的。刘备:此人长七尺五寸,耳垂肩,手放膝。他能自理,面如冠玉,唇上涂脂,天性宽广和谐,沉默寡言,喜怒哀乐不形于色,永远胸怀大志,善于结交天下英雄;关羽:他身长九尺,胡须两尺,面庞如重枣,唇上覆脂,双目赤红,眉卧,相貌英俊威严。张飞:他身长八尺,豹子头,豹子眼,络腮胡子,声音如雷,犹如奔马。显然可以看出刘备写的很详细。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他们,这是一个详细而恰当的,明确的优先事项,次要人物的出现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

“每个人还应该注意一个细节。刘邀请诸葛亮来来往往三次,占了书中好几章。浓缩之美在于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三分天下的论述是全书的核心,是《三国演义》的精髓。”

三国中对场景的描写尤为突出。《温酒斩华雄》没有写打斗的场面,而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写了关羽夸海和华雄的人头,这是一个很好的间接描写;《三英战吕布》声情并茂,打斗场面特别激烈。这是直接的描述。

《三国演义》诠释正统儒家历史,宣扬“仁、礼、智、信”。刘备是“仁”的代表。就算身后有追兵,他也要领着人过河。关羽是“义”的代表。他在桃园三杰宣誓就职,忠实追随刘备和美国从前,被后人尊为“关圣人”。诸葛亮是“智”和“礼”的代表。隆中对,天下三分天下,论辩集团为江东儒学。是三国志,主人公泪流满面。

“草船借箭是赤壁大战中最精彩的一环。但在选入小学课本时,删除了最重要的环境描写“笼罩在河面上的雾”,这是一个错误。删了之后,大大削弱了草船借箭的神秘感和魔力,有点平庸。”

“在第二小学,我们试图读完整本书。我们经历了好几年,走了好几步。起初,我们给学生布置阅读作业和背诵作业。老师赶在后面,学生被动的看书,看似热闹。其实读本很无聊,效果也不是很好;后来干脆给班级布置了课本戏剧作业,把经典搬上舞台,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孩子们善于表演的天性被点燃了,他们阅读的兴趣被激发了。这简直是一个无法了结的问题!”

“当务之急是读完整本书,对其中之美的阐释要与教材写法紧密结合,深度和广度要跟上,这样阅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是啊!在我们的小学,给孩子种下阅读的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快乐识字课

“每一个汉字都是活的,活的,都有文化史。在和顺小学,我告诉学生的是“月”字旁边。左边“月”字旁边的任何东西都与月无关,都是肉的意思,而右边的“月”字是月的意思,但“月”字旁边也有一些字,既不是肉的意思,也不是月的意思。比如“向前”这个字和里面的月份都是象形字。”郭主任一开口,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他是一部“活字典”。

“永远谦虚,永远谦虚”,走进5 (2)班的教室,郭主任制止了我的介绍。看到学生们准备好了词典,他开始教这一课。

郭主任在与学生们简单了解后,直截了当地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汉字是怎么产生的吗?”同学们,你们看着我,我就看着你们。有点“张耳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同学回答:仓颉造词。”郭主任适时地给予了表扬“是啊,这位同学还懂得造字的知识。那么造字方法有哪些呢?”然后他在黑板上写了几个象形文字。在他的启发下,学生们认识了木、火、水的性格。郭校长顺手讲了象形字,介绍了六种构词方法,分别是点、识、形声字、转注、假借* * *。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进入了一个神奇的文字王国。

“今天,我们主要谈谈激进的文化。学生们所说的“王”是什么意思?是国王的意思吗?”郭主任一边提问一边记下了“理由”二字。对于这个耳熟能详的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不解,连我们都不知道为什么,有点傻眼。但也有同学大胆猜测,说是“王”的意思,却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就算他们说了,也有点牵强,只“望字兴叹”。

"学生们争论说,"国王"这个词意味着国王的国王,那么珍珠王子也意味着国王吗?哦,有同学说,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是国王的。”同学们哄堂大笑,“居然!王二字在左,非王二字。”郭主任满脸笑容地看着吃惊的孩子们和老师们。“它!是玉字!”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发出“啊”的一声惊叫,然后小声说“学而时习之,贵在疑”,“学问千万,起点在问”,这正是郭主任所期待的。"学生可以查“李”这个词,看看它是什么意思?"

“老师,文字管理就是玉雕出美丽的图案。”

“对了,李是有条纹的玉。王这个词不是王,而是玉。古时候的“玉”字和“王”字是三横一竖写的,没有点。不同的是“玉”字的三个横向分布均匀,长度相同;“王”字的三条横线中间稍短一点,近一点。现在,学生们用手中的字典来查字典。以小组为单位,看哪组在王字旁边找到的字最多。每个学生都在找你过去不认识的字,每个小组派代表,不拿书,看谁记得做的多?”几句话过后,孩子们开始齐心协力,忙着查字典,仿佛有灵丹妙药,有一对传说中的高手,把孩子们引入了识字的迷宫。

“我没闻到声音,但我闻到了翻页的声音。”用指尖轻轻划过纸面,像抚摸婴儿娇嫩的脸庞。每个角色就像一个美丽的音符,演奏着自己的音乐。《萨沙·武贾西奇》的笔音就像一条虫子,慢慢吞噬心中的杂质,只留下一颗清澈的心。“静能生智”。这一刻,一颗宁静的心灵蛰伏,思绪飞扬。

郭主任不时在学生中转悠,给孩子们指点迷津;有时站着,拿起字典,专注地看,参与学习。

大约10分钟后,各组记者陆续上台炫耀。同学们一个个积极认真,态度端正,字体工整,多多益善。一眨眼,他们就占满了黑板的下半部分,才敲响了金钟罩。

郭主任及时对展览进行总结,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并纠正了学生的一个错误写法,细致入微,从古到今无所不知。

“同学们,玉旁边都是王这几个字吗?”郭主任紧追不舍,抛出了另一个问题。

“不,像‘得到’这个词!”有同学马上举了例子。

“那么,你说的国王是什么意思?”学生们都在挠头,却无言以对。郭主任笑着说:“其实上面还是玉,下面还有两只手。小心,是两只手,不是三只手,三只手会变成小偷。”学生和老师都笑了。他在黑板上生动地画出了两只手的样子。“两只手在一起,就会演变成这个样子。”

接着,同学们提出了“绝”、“半”、“点”、“球”等词,郭主任一一详细讲解。两块玉相碰,珏发出悦耳的声音。类中间是刀,意思是一刀把玉切成两块;球,意为求玉;斑是指玉石中间的花纹。学生有诉求,郭主任回应,知识储备,可见一斑。

“黄”是“黄”的原字。“黄”和“王”的意思是辉煌和明亮。“黄、”。另外,“黄”的意思是像太阳一样灿烂。"国王,既是声音又是形状,最高指挥官说. "一横一纵都是文化,一点一滴都有渊源。

“看字,底下的王二字,就是站着的人往上看的意思。”

“同学,旁边是不是有这么个王字,既不是王字,也不是玉字?”之后郭导演一笔写下“琴、苏、琵琶”四个字。“这四件乐器上的八个王字,既不是王,也不是玉,而是由古琴乐器的形制演变而来的!”听课的师生频频点头,充满了敬佩和崇敬。

转眼间,上课铃响了,一堂有趣的扫盲课结束了。学生们还想要更多,他们非常怀旧。郭主任讲的是知识,孩子们收获的是方法,对古文化的新认识,对识字方法的新认识,一种点亮,一种觉醒。

一出牡丹,一波万重山,一个长城长十字架,一个铿锵的竖子,一幅蝴蝶成双成对的画,一次江南之行,一点茉莉花香。满族文化源远流长,汉字艺术博大精深。

“文化课可以这么有趣。学生读了很难忘记。”这和班主任是一致的。

谈论书法

“才上完第五节(第二节)课,我又进了和声厅。”郭主任的助手不可能休息。“谈书法其实是扯淡。如与实际情况有出入,以账面记录为准!”在一番谦虚谨慎的开场白后,郭主任又和我们开始了“谈书法”的旅程。

这次来永和希望小学,包括上次去和顺,都是用字典看书,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我们老师一般在课堂上借助短文阅读,这是一个特定的语境,但是离开了特定的语境之后,单词之间就没有关系了,所以会有硬性要求学生抄写100遍。简单快速的阅读和识字是我们的目标。借助字典里的偏旁识字和文化素养,我们这方面的困惑就很好解决了。左边部首的“月”字表示肉,右边部首一般表示月亮,但也表示既不是月亮也不是肉。王字左边是玉的意思,右边一般是王的意思,但也有偏旁既不是王也不是玉的。带叶的词一般与人脸有关,如顶、顶、衔;旁边带有讽刺意味的词语都表示人们手里拿着的东西,比如放牧、教育教学、政务等,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我们的课不是教孩子什么,而是点燃孩子的学习兴趣。如果能尝试在一个学期内用字典部首识字的方法教学生几课,孩子会觉得识字也很简单。201个偏旁,一半有意思。通过我们老师的教学,打开孩子的思维是有好处的!

书法史

说到书法是什么,郭主任举了很多例子,讲述了汉字的发展史,一幅幅生动的书法画卷呈现在老师们面前。

“甲骨文”一词与“小篆”同源,是隶书的分水岭,是古今字的分野。草书出自官方,风格回归异地。楷书细致,行书绵长抒情。文字有发展史,书法家有新人,书法是一门艺术,创新是最重要的。

一部书法从《轩辕古藤》到《珍草丽印》的进化史,就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史。郭主任讲得很有感情,老师们听得津津有味,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如饥似渴地品尝着知识的盛宴。

隶书是分水岭。它有两个儿子——草书和楷书,楷书的儿子是行书。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草书是行书的前辈,它幽默的叙述纠正了我们过去的误解,就像一阵凉风吹过干枯的心。

书法故事

从甲骨文开始,哪里有文字可考,从王到刘鹗,从“铁云藏龟”到安阳“文远”,从天津大学到张家口铁路在湖北甲骨文中收回它,再到香港拍卖,真是惊心动魄。尽管灾难重重,但忠诚的人也不少,叙述者对“没文化真可怕”的幽默也不少,可见其娴熟的文化驾驭能力。

青铜器铭文的经典代表是司母戊大方鼎,可谓一波三折。仅在日寇时期,安阳人孟喜增夜以继日,不辞辛劳,让人相信每一件青铜器都有一个鲜活的故事,每一个文化故事都有纯洁坚韧的节操支撑。

介于大篆和小篆之间的石鼓文,有一个离奇的故事,它跨越了唐朝和宋朝。魏韩愈为其作《石鼓之歌》,司马池求九鼓一鼓未果。宋仁宗坚持了很长时间的探索,跨越数千英里寻找它。故宫博物院的宝藏令人印象深刻,叹为观止。

袁叔的曾祖父袁安写了《袁安碑》,几千年后在洛阳的一所小学里被发现。而唐代李斯的泰山石刻和李(继“篆兴”代表人物李斯之后被称为篆书第一人)则有着持续的文化传承。郭导演说袁安是《叱咤曹操之人》的曾祖父,特别逗。

唐太宗李世民和《兰亭序》的传说更是书法史上的佳话。御史萧艺摇身一变,成了落魄书生,加入了辩僧寺,成了几天无话不谈的知己。那份期待,其实是太宗送来的“杰作”,被骗去做了原作,要了。唐朝有这样的国王,只有想爱才有办法,说“万人来韩”也是有道理的。

书法知识和品格

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是天下第二行书,苏轼的《寒食帖》是天下第三行书。“文房四宝”指的是湖笔(浙江湖州)、徽墨(徽州,今安徽歙县)、宣纸(今安徽泾县,古为宁国政府,政府以治宣城名义制作的纸张)、端砚(今广东肇庆,原名端州)、佘艳(今安徽歙县)。

根据人品看人品,德高望重,有艺术修养,写好汉字,做好中国人。书法蕴含文化,博大精深,教给老师中国梦,培养接班人。说者急于倾诉,听者却谨记在心。

说到书法,颜真卿的纪念碑,颜体的庄重楷书,都是中国书法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安史之乱时,他对迷失方向的安禄山手下给予了全力支持。为了表示诚意,他甚至派自己年仅10岁的儿子做人质,以示投降的诚意。虽然最后遭到了叛军的攻击,但世人都见识到了颜真卿的骨气和勇气。这种品质让颜真卿不仅赢得了皇室的赏识,还为他赢得了荣誉,多次受到表彰,被授予了非常了不起的职位。颜家可以说是忠义满满,前后三十多人共赴国难* * *,真的是书和人品的典范。

宋代的一个书法家,不以做人为耻。宋代四大书法家是苏黄,蔡元则是蔡京。但因为他是一等汉奸,书法好,人品却很差,就被毫不客气地踢出了这个“圣人”,蔡襄取而代之。

中国梦

唐代是中国发展史上的巅峰时期,是“万人朝”的时代,是书法大师辈出的时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复兴中国梦,作为教师,必须要有自己的教育梦,就是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培养人才。郭主任的话发人深省,令人深思,他感到特别有责任。

郭主任博采众长,广记广引,剖析了汉字的演变过程和文字保护的艰难过程。中国书法艺术的辉煌和历代书法家的家国情怀。搞笑的语言,生动的描述,把这里的老师们带入了书法艺术的世界,痴迷其中。

转眼三个小时过去了,暮色四合,灯火通明,文化在传承,爱心在传播,初心不改,努力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