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中国最大的农村特殊贸易区竟然是杨楼洞。

包括湖北南部的浦阴、崇阳、桐城、铜山、咸宁五县和湖南临湘、江西的修水在内的羊楼洞茶区,曾是海内外著名的茶叶贸易集散地和制造中心,从而形成了明清时期最大的农村贸易特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羊楼洞茶业的全盛时期,先后有俄罗斯、英国的商人,山西、广东和本省的商人来此投资经营茶楼,茶楼多达200家。还有商人争先恐后地在这里设立工厂、营利性城市、银行、酒店、洋行,全镇人口超过4万,让这个小小的古镇一时繁华拥挤。

据《茶业通史》(中国农业出版社):“在1850左右的高峰期,有70多个茶叶品牌,生产30万箱红茶,每箱25公斤,被英国、俄国洋行抢购一空。”

我们只能从《普贤录》中的一些大事记片段来领略杨楼洞的文明与繁华:1904年(光绪三十年),杨楼洞建立了高等小学;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广东魏建斌首次用手摇发电机发电,在羊楼洞放映无声电影。1913、濮阴县公立女子学校创办于羊楼洞;1914年,粤汉铁路武汉机务段科长饶胜杰运送一台电报机在羊楼洞开展电报业务;1920,架设武昌至羊楼洞长途电话线通话;羊楼洞“长生川”茶楼老板张忠山从武汉买了1旧机车压制砖茶势力。

羊楼洞特区盛产茶叶,毁于战乱。曾国潘与太平天国决战,曾以羊楼洞为重要战场。1921年,王占元与赵恒惕之战,也是杨楼洞第一战。真正破坏杨楼洞的是日本侵略者。1938 165438+10月中旬,日军烧毁了杨楼洞观音口至海湾一带港口两岸的上千间房屋,并拆毁了梨树嘴茶馆街的所有房屋...

如今,这里过去茶叶贸易的繁荣已经荡然无存,没有商店和商人。整条街虽然都是镇民居住,但人烟稀少,寂静无声,没有历史上“小汉口”的痕迹。只有石板路上被独轮车压出的深沟,似乎还在诉说着小镇过去的繁华。

据冯祖祥等人撰写的《湖北茶市》记载:“自古以来,羊楼洞盛产红、红茶。康熙二十二年,评定为湖北230元,杨楼洞为纳税地区之一。有清廷官员称,湖北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杨楼洞,每年收银20多万两,这里生产的红茶销往外国和东西方。”

由于羊楼洞茶区的特殊地位,早在唐宋时期,朝廷就对这一地区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政策扶持,使之成为“家园”和“卖茶”之地。自元明以来,朝廷就在此派驻武官,并设立部门管理,称为“洋楼部”。

咸丰五年(1855),清政府见羊楼洞茶叶市场兴旺,在羊楼洞设立厘金专署,并在道口、浦银、崇阳、通口、白盾、阳坊周边产茶县镇设立分支机构,征收茶税。每年征银183,820两,钱114,900两。为了提高种植和生产茶叶的效益,清政府还于1909年在羊楼洞建立了示范茶场,这在当时的中国并不多见。

除了利津专署之外,清代湖北地方政府还在杨楼洞设立了邮局、电报局、警察局、公教科和高等学府。有些机构的规格远远超过了浦阴县的同类机构。

1905湖北省官钱局在羊楼洞设立代办处,委托当地实力相对较强的茶楼如兴隆茂、德泰康、宜兴等代为兑换或换票。《历史地理社会论文月刊》第1936期发表的《(陈其华)羊楼东区的茶业》一文,谈到“财运”时说:“晋商赚钱的人,到东镇经营茶叶,就是把财宝当钱运。线轴每锭重5122。如有零星尾数,则用碎银或数百枚当地铜钱、铜钱支付。由于海外贸易较远,银洋正逐渐取代宝。纸币大行其道,银币越来越少。茶商把茶叶运到张家口、蒙古,销售后换成牛羊毛皮,再转卖给羊毛皮贩子。出售所得将由银行存入汉口银行。而且喝茶需要钱的时候,可以随时卖给当地的大店,一式三份。有汇票的店铺可以从韩堆进货,运到东镇销售。出售的款项将支付给茶店。”

1936年6月,人民教育博物馆羊楼洞分馆在此成立,创立了全国罕见的“羊楼洞工人教育实验区”。

1914年3月,粤汉铁路武昌至蒲阴段建成前夕,湖北专门成立了舞阳(武昌、羊楼洞)列车捐货局,规定铁路运至武昌的茶叶每包(150斤)收580铜钱。

湖北有句话:“先有小汉口,后有大汉口”。

美国作家威廉?20世纪初乌克斯写的《茶经》记载:“卖给俄国的砖茶,是中国以杨楼洞和汉口为中心制造的。这个行业起源于古代,当时骆驼被用作陆地上的交通工具。为方便起见,特制此砖茶。”

清朝时期,汉口茶商刘子靖是中国最大的茶商,也是汉口和浦阴的首富。他家曾经长期垄断世界茶叶市场。庞大的茶叶产业链,让产茶地杨楼洞比各县都繁华,同时也汇聚了茶叶边贸中转站汉口的商人。剧作家何作欢的书评《汉口第一个刘》和作家方的著作《汉口往事》都记录了这段历史。

羊楼东石板街是一条主要建于明清时期的古街。老街很窄,不到3米宽,伴随着几条T型的小巷,都是用绿色的条石铺成的。街道两旁是两层青砖瓦房,一栋一栋,曾经是寸土寸金之地。即使在20世纪90年代初,羊楼洞也是一个繁华的城镇。有市内唯一的师范学校,有出口海外的粉丝筷子厂,有观音泉酒店,还有很多小商店小饭店。

早在100年前,湖北省地图上最著名的两个地方就是汉口和以制茶、种茶闻名的杨楼洞。在《清朝帝国国土全图》中,杨楼洞的标记与汉口相同。

(冯)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