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行为守则

要求孩子像小学生一样遵守规则和纪律,少玩耍。很多幼儿园把小学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搬到了幼儿园,并严格控制。比如绝对服从老师,听话,不顶嘴,不找借口,不无礼;上课专心听讲,不要心不在焉,不要说话,坐直,回答问题时注意力集中,举手示意;不要追逐打闹,不要跳跃奔跑,不要大喊大叫,安静的休息或者打游戏,准备下一节课。

(二)学习知识

要求孩子们像小学生一样努力学习。许多幼儿园违背素质教育的原则,随意增加英语、拼音、识字、珠算、心算等课程,不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他们不是组织孩子从游戏中学习,而是要求孩子像小学生一样上课,像小学生一样学习知识,像小学生一样做作业。办园方向和目标严重脱离幼儿实际。讲课一味地给孩子灌输知识,缺乏教具、图案和色彩,缺乏生动的游戏,干巴巴的说教令人生厌;课后要求孩子做作业,一个字母或一个单词抄十遍甚至一页,100以内的加减,英语,心算等。作业很多,幼儿园做不了,回家还要做。

幼儿教育中“小学化”的危害

(一)扼杀儿童天性,严重损害儿童身心健康。

孩子处于身体发育的早期,身心极其脆弱。孩子天性好动好玩,对一切事物都有新鲜感,通过玩游戏获得乐趣和知识。幼儿教育中“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心和游戏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小学化”片面强调孩子。

孩子们“灌输”知识,甚至布置作业,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和竞赛,等等。这些“小学化”的做法超出了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容易导致儿童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产生厌学、恐惧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严重影响孩子身体和心理的正常发育,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扼杀儿童的学习兴趣,这对初等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幼儿教育的“小学化”使孩子过早地承担了学业负担,也给学校的教学计划带来了麻烦,扰乱了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幼儿教育的“小学化”也误导了社会教育氛围。有的家长“鼓励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要求幼儿园实行“小学化”教育;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违背了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偏离了幼儿教育的正确轨道,这必将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影响青年衔接工作正常进行的。

由于一些刚进小学的新生学习了拼音和书写,有的甚至学习了加减乘除,导致班里学生的学习进度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教学计划。更让小学老师苦恼的是,由于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教学不到位,使得一些孩子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写字姿势不正确、笔顺不正确、发音不规范等。,而他们进入小学后需要下大力气纠正。在幼儿园接受“小学”教育的孩子,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因为他们已经学完了这个阶段的课程,所以在学习上会比暂时接受正规幼儿园教育的孩子感觉轻松一点,但是孩子对重复性的东西不感兴趣,学习不努力,上课不专心,有的甚至养成了上课走神的坏习惯。接受正规幼儿园教育的孩子,在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提前接受“小学”教育的孩子,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