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学校教育是一个伦理的整体结构,这意味着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包含着价值和道德教育的可能性。只要这种可能性得到充分发挥,并对学生素质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就是德育的意义所在。我先从学校教育的伦理道德说起,谈谈小学生的德育特点。
第一,超越
学校道德教育旨在寻求教育者发展的可能性。它存在的价值,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引领教育者走向更丰富的道德可能性。不断把可能性变为现实,即在教育的价值导向中,使学生在道德认识、道德判断能力、道德经验、道德智慧、道德品质等方面不断更新和发展。学校教育只有具有超越性,才能引导学生实现价值的可能性。
学校道德教育之所以具有超越性,是因为它是基于对善的价值追求和社会进步、个人发展的理想。作为德性建构的价值导向,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渗透着人的价值和理想。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新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作为美德建设的价值导向,必须超越德育方向。小学生单纯,天真无邪,学校教育是他们道德发展的重要条件。间接道德认识、道德判断能力和实践性的发展,如对道德理想的认识,只有通过学校的系统教育才能系统地获得。可以说,在学校获得的道德发展对个人终身的道德实践和道德追求都有影响。因此,德育要紧扣时代主题,努力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人生价值理想,从更广阔、更丰富的层面帮助他们建构道德精神;引导他们去发展,去创造,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
党中央提出“教育要面向未来”这意味着道德教育指向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任何组成部分都具有超越性。同时也意味着教育要努力改变社会现状,推动社会发展,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新人,实现对现有社会和现实人的超越。因此,道德教育不仅要关注现实的存在,而且要关心人们未来将面临的问题。人不会满足于现状,社会也不会维持现状。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发展是一种世界性的竞争,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比如,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多变性、竞争性和发展性,使得每个人随时面临着多种选择、风险和思想道德方面的诸多现实问题。人们需要消除对未来发展的困惑,避免挫折和失败。道德教育必须引导人的发展,依法进行预测、预防和引导,帮助人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种预测和预防在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可见,道德教育也是一种有目的性、超验性的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和人的主体性的增强,道德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道德教育只有紧扣时代主题,大力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才能彰显其时代特征,体现其超越性的本质属性。如果道德教育不能实现人和社会对现有状况的超越,而只是维持现状、现实社会秩序和人们现有思想水平的手段,那么道德教育就会逐渐陷入保守主义,无所作为。道德教育不仅由过去和现在决定,也由未来决定。因此,学校在构建学校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时,确定了与各年级素质培养相对应的具体目标,以帮助引导学生建立和实现道德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在道德教育中,道德目标的追求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必要的张力”(道德教育社会学)。这样,学校德育就具有了超越性,有可能引导学生实现价值的可能性。因此,具有超越性的道德教育就是具有目的性的道德教育。
第二,指导性学校道德教育是道德价值导向和个体道德追求相结合的独立活动。引导意味着道德教育的影响是建立在教育者的自主性基础上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我深信,只有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只有学生把教育当成自己的需求,并愿意接受,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基础,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把“我要做”改为“我要做”,把“他律”改为“自律”,才能启动学生的内在活动,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正如陶希平同志所说:“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形成内驱力,从而促进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各种良好品质。“这种良好品质的形成,需要教师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各种良好习惯。从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特点来看,低年级甚至中年级儿童的道德行为大多是在老师的要求下或通过模仿他人来实现的。在一个高龄,他的道德行为的意识已经变得日益明显。所以,好习惯不能自发形成,必须引导和培养。同时要明确,习惯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坏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养成许多习惯的最初阶段。乌申斯基有句名言,“好习惯是储存在某种神经中的道德资本,它不断增值,人们一生都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说明了良好的道德习惯对人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在高度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从小学生开始就要注重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注重从生活实践中逐步引导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道德品质自我建构。比如,在创设各种德育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正确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方法论等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研究为核心,创设有利于发展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环境和适宜的教育方法,从而引导和激发儿童的自我教育动机,促进儿童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从而获得“变他律为自律”。这样,学生就能从独立的生活实践和自身的道德体验中逐渐获得自我超越,获得在多元价值中选择自我的价值取向,从而自主地培养自己的德性品质。
我们的时代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德育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我校德育工作者应努力更新观念,教育的思路和手段也应随之变化。他们应该以长远的发展观和社会观来正视自己的教育对象,不负教育的光荣使命。我们的学生最终会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人。一个人步入社会是为了适应环境,获得知识和技能,还是为了事业上的成功,取决于他自己的努力,也就是说,取决于他的不懈努力,而他是否努力、努力到什么程度,与他自身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而他的综合素质又与他自身的能力相关。自我教育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也就越强。因此,只有从小学生开始积极引导和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
第三,定向学校教育是一个伦理整体结构,它在学校课程、管理实践和学校创造的精神环境方面具有宝贵的启示。对于学生的道德发展,都是互动的教育结构。从整体上看,学校教育把人类社会的崇高价值观作为构建教育目标、安排教育内容、策划和开展学校教育的各种活动、美化教育环境的价值基础,并把这些崇高价值观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因此,学校教育作为一个伦理整体意味着学校教育在实践中具有价值取向。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德育的意义,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产生价值影响,即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包含着德育,教师会以各种方式进行一定的方向性的德育创造。比如教育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习题、考试,这就是诚信教育;上课不迟到早退,这就是守时教育;遵守课堂纪律,不影响其他同学,这是自律和纪律教育;学会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这是尊重教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这就是合作教育。还有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团队活动等等,对学生有积极的教育作用,会促进学生道德精神的成长。事实上,一个合格的教师,在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时,可以充分利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作文课、班会等活动,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的德育评价能力,逐步从现象走向本质,从依赖他人走向自我评价,从片面走向全面发展。有时甚至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批评和一个预期的惩罚等等。,都有意识地控制和改造学生的行为,最终形成预期的行为习惯,他的德育方向非常明显。当学生处于良好的道德成长状态时,自然会向道德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预期的行为习惯。
因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形成一致的、有效的、正确的德育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激发学生的道德意向和情感体验,形成稳定的情绪和正确的情感取向。通过认知体验,把道德教育的内容带入人的生活情境,与个体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认识价值、体验价值、实践价值,实现道德行为。
此外,我们应该从伦理的角度对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反思。因为学校教育是一种伦理性的社会实践,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是价值评价的对象,是否贴近现实的道德生活,是否合理合乎道德,是否能有效正确地教育学生,是否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这样,让道德在反思现实生活和具体生活的基础上得到提升。这种提升是针对道德的可能性的,因为可能性意味着道德现实的进一步建构,意味着道德精神在更高、更广、更丰富的层面上的建构。
第四,虽然实践性学校道德教育是在学校中组织的,并通过道德教育的内容、手段、方法和情境来实施,但学校道德教育从根本上是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的经历来发挥作用的。因为道德表现在日常行为中,本质上是实践的,包含在人的具体生活中,也指向具体生活。道德的学习和发展也是在生活实践中进行的。没有生活,道德教育就没有意义,没有效果。这样,学校德育始终以关怀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价值取向,学校德育的实践性是指学校在价值导向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德育实践活动,实现儿童品德从“知”到“行”的目标。例如,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和各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获得对生命、世界、人生的反思和感受,了解现实生活中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而打开学生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形成学生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道德关怀意识。因此,良好的道德教育是生活所固有的,并与生活的意义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德育实践的意义。
其次,从我们教育对象的年龄来说,是孩子。在道德形成的过程中,孩子往往会有很多错误的观念或混乱的观念。因此,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不应该讲空洞的道理和抽象的概念,而应该在通俗的说理和评价的基础上促进小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进而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道德行为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当学生从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按照一定的道德要求行事给集体和他人带来了好处,并受到舆论的好评时,他们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教育者道德要求的正确性,从而更加坚定和渴望继续贯彻这些要求。
第三,随着德育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德育手段也应随之变化。如果学校只是用各种手段来奖惩和约束孩子在生活中的行为,那么道德教育就会变成道德控制。这种道德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道德自主性和道德判断力,还可以培养儿童服从诺诺教。在如此缺乏生活实践性的情况下,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只是变成了道德灌输和道德控制,很容易失去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在学校教育中,一切都会被认为是绝对合适和必要的。其实这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而是严格的道德监督。孩子小心翼翼地生活在伦理中,道德的独立发展无从谈起。一旦他们离开学校,那些道德戒律就没什么用了。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社会心理环境的变化。学校作为整个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因此,学校教育的理念和手段也要改变。比如,在德育方式方法上,可以积极开展“注重实践,体验过程”的专题讨论活动,做到“三结合”,即“以人为本”和“依法治校”;“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要充分发现和利用学校及其周边社区的各种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德育资源,积极创设德育情境,让学生在学校接受德育信息的同时,在现实生活中获得亲身体验,真正理解和内化教育者传递的道德内容,把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言行。
在我看来,要想让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要了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强烈的感情。要拓宽思路,广泛开展丰富多彩、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实践,形成较强的习惯;在活动中,增进感情,收获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可以和谐相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
基于以上对道德教育几个特征的描述,说明学校道德教育如果离开学校教育各方面的协同影响作为伦理结构,就无法对学生的道德发展形成有效的价值引导;同时也说明学校德育不仅仅是学校组织的德育课程和德育活动,而是贯穿于教育的各个方面。因此,我认为学校的道德教育应该以国家的教育政策为指导。努力营造有利于个体道德发展的良好环境,即创设以人为本、以个体自主、自由、自律、自觉为基础的教育活动,以宽容、健康、快乐、善良的精神与个体开展教育交流,引导学生培养个体德性,追求美好生活,从而建构最佳的道德精神和道德品质。